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

头条中有不少反格律诗者,动不动就只知道说“现代无好诗,真诗”,若问他什么是好诗真诗,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人云亦云。

什么是真诗,什么是假诗?诗其实没有真假之分,只有好与差的区别,但诗人有“真假”之分。有的是真诗人,有的是假冒伪劣的“伪诗人”伪诗人要求抄袭剽窃,要么空洞无物,要么条理不通等等。

那些在《诗刊》上的“伪诗人”写的文字因为根本就不是诗,所以不能只用诗的好坏真假来评论。他(她)能登上诗刊高坛,是权力的产物。大家别只看到李君是主编,他其实还有一个更有权力的身份(体制内的身份),如果转业地方(降半级)那也是你我望尘莫及的。他是真正让你明白什么是“指鹿为马”,什么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

诗言志,应该是所有刚接触诗词的朋友听到的第一句话。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诗是人类用来抒发自身情感的一种文学体裁。而造物主赋予人类的情感是这世界上最复杂,最精彩善变的。人类的情感,有时并不需要亲自经历,也能感同身受。

但我们并不能说,没有亲自经历的就不是情感。同理,作者写的诗,也不一定就非要是自身经历的才是“真诗”,不是亲自经历的就是“假诗”。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1)

今我们借“诗圣”杜甫的一首《绝句》来评评这些关于诗的问题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这首诗是广德二年(764)春,杜甫出蜀入梓僻祸后重回草堂时写的,当时杜甫的心情应该是愉悦的,面对新的环境,人毕竟总是有新的希望与激情嘛。杜甫就一气口占了四首绝句,因为当时并不是拟题而作,就是随便写着玩玩(本人曾论无题有题之语),后来就干脆用《绝句》当题目了。这首是第三首,是“诗圣”杜甫所有诗中写景的代表作。

四首绝句如下

绝句四首

(唐·杜甫)七绝

(一)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二)

欲作鱼梁云复湍,因惊四月雨声寒。

青溪先有蛟龙窟,竹石如山不敢安。

(三)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四)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2)

这第一首与第三首都是四句皆对,一句一景的七言绝句。特别是第三首犹如一幅绚丽生动的彩画: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色调淡雅和谐,图象有动有静,视角由近及远,再由远及近,整个画面给人以既细腻又开阔的感受。

在创作手法上,诗人采用对仗的方法,两两相对,动中有静,景中有情,远眺近思,给我们带来了一幅甜美、广阔、和谐的美丽村居图画。特别是诗人对动词,形容词(颜色)的熟练运用,更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那么,对于当今的那一部分喜欢乱喷格律者来讲,杜甫的诗是真诗吗?

“两个黄鹂”?为什么不是一个,或一群呢,此处不真。

“一行白鹭”?白鹭又不是大雁,还一行行地飞,白鹭都是一群乱飞的好不好,这明显是为了对仗而对仗吧?

“千秋雪”?黄鹂,翠柳,不是写春天吗?怎么扯上雪了,这不合场景,妥妥的假诗。

本人前几天就曾写了一首《惜别》

【七言律诗】惜别

文/浔阳隐

说是天晴却未晴,黛烟雾里别江城。

折来灞柳随心送,惹得梨花带雨倾。

岸草知音风渐长,兰舟任意月横生。

魂殇怕听阳关曲,却道黄沙入眼睛。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3)

有诗君就说了,写的场景冲突,前面写白天,后面写晚上,说不合情理。本人回复,诗词不一定非得是一个片段,一个镜头,诗词是可以有时间,空间跳跃的,是可以有跨度的。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4)

还有一位则说是“假诗也要评?”

本人回答,现代穿越文都流行了,虚构诗词情节又有何不可,再说现代社会那有那么多爱恨情仇,难道现代人就不能写诗了吗?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5)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6)

回到正题,咱没名气,他们可以不服,但杜甫可是公认的“诗圣”,他的作品总有说服力吧!

杜甫的诗是“真诗”吗?

我的观点是真诗,只要有个人的情感、自创的,和谐的那就都是真诗,虚构的情节合乎常理一样是成立的。只是能否算好诗,则需要看作者的水平了。

公元七六二年,成都尹严武入朝,蜀中发生动乱,杜甫一度避往梓州,翌年安史之乱平定,再过一年,严武还镇成都。杜甫得知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兴到笔随,事先既未拟题,诗成后也不打算拟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从杜甫的诗中描述,我们能清晰地看见草堂周边的环境。草堂应是坐北朝南,背山面水,西边有山岭,南边是大河,东边还有药田,周围有竹林,河岸边有柳树,看,多么优美的环境啊!诗人面对如此佳境,能不口占一绝?

诗的主题内容就不过多解读了,很简单明了的,没有什么隐晦之情,讲多了还难免有抄袭之嫌。

再讲讲绝句是否需要对仗的问题

绝句,有人把绝句当成是律诗的裁句而成的,这个观点很是站不住脚,因为绝句与律诗到底是谁先出现得早,是个很难证明的问题。我个人觉得是绝句早,简单嘛,四句话而已,肯定是先有绝句再有律诗。如果这猜测成立,那说绝句是出自律诗则是谬误。

但绝句可以溶入律诗是真的,我们可以把律诗的首联尾联合一起成一首绝句,也可以把中间两联取出成一首,还可以把前四句,后四句各看成一首绝句。这可能就是有人论为绝句出自律诗的原因,但为何不能是律诗出自绝句呢?加上四句不是也说得通吗?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绝句是没有強行规定必须对仗的,不但没有反而很灵活,可以一联不对,也可以联联相对,既可以是前一联对句,更可以是后一联对句。

总之、无论写什么,语言、意境、韵律、这三点是王道,是底线。没有这三点的东西就不是诗。

就如本人曾说过,古人写作跳跃的是意境,空间。今人写作却跳跃的是语言,一些胡拼乱凑的句子整一起,就成了诗。这种诗,我一个连文言文,古籍等都尚可读明白者,却读不慬这些现代诗歌。

结语:从杜甫的《绝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诗的格律形式,还是描写手法,都是可灵活多变的。不拘一格,不限一隅。才能让作品充满灵性,才能让读者感受到优美。

杜甫绝句重点讲什么呢(从杜甫的绝句来谈谈诗的真假及如何提高写作技巧)(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