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多少个典故(闲聊龙文鞭影十一)

且自草衣同牧竖,不须骢马列官曹。古来勋业真堪笑,三士杀身争二桃。

今天咱们接说《龙文鞭影》,桓典乘骢。

龙文鞭影多少个典故(闲聊龙文鞭影十一)(1)

春秋五霸齐桓公后人的一支,在西汉中期的时候,迁到了谯国龙亢,就是现在的安徽怀远。到了西汉末年的时候,这个家族出了一个了不起的读书人,叫桓荣。桓荣跟老师程普学“欧阳尚书”。虽然天下大乱,可是桓荣没有放弃,一边教书一边学习。终于在自己六十多岁的时候,得到了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刘秀见识到桓荣的学问和为人后,发过两句感慨——一句是“得生几晚!”(得到先生太晚了) 另一句是“此真儒生也”。(所谓不如意事古来多,真读书人天下少,桓荣真读书人也)。

桓荣做了太子刘庄的老师,后来,刘庄当了皇帝,更是对桓荣礼待有加。桓荣未遇之时,与族人桓元卿一同挨饿,可桓荣仍是苦学不辍。桓元卿嗤笑他:“学这玩意有啥用,能当饭吃啊?”等到桓荣做了关内侯,桓元卿叹道:“我农家子,岂意学之为利,乃若是哉!”这就叫书中自有千钟粟。

龙文鞭影多少个典故(闲聊龙文鞭影十一)(2)

也就是从那时起,龙亢桓氏一直到东晋甚至唐代都算得上显族,开始以家传经学立世,后来以显赫军功再起,几百年活跃在历史舞台。在东汉,桓荣、桓郁、桓焉祖孙三代曾为汉明帝、汉章帝、汉和帝、汉安帝、汉顺帝五代皇帝的老师。桓焉的孙子,就是咱们今天要说的桓典。可以这样说,桓典是龙亢桓氏家族史上一个转折性的人物。

桓典生活在东汉末年,又赶上天下大乱,他也想着像祖先桓荣一样,读书教学,期待明主,但是,这次天下的震荡,远远超过王莽篡汉。一时间没有出现刘秀那样的天选之人,桓典大概等得花儿都谢了,可这局势呢?却愈演愈烈。

恰在此时,沛相王吉推荐了桓典。桓典开始出来做官。推荐桓典的王吉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能力、有学问、有权势、有手段,有正义感、却是个酷吏。他在沛地任职五年,杀了一万五千多人。所以,这样的酷吏也往往自食其果,最后死于洛阳狱中。王吉因罪被杀,王吉的亲朋故旧都没人敢去收尸,桓典呢?冒着极大风险收敛了王吉,负土成坟,而且专程辞官,服丧三年,还给王吉立了祠堂,“尽礼而去。”这就叫知遇之恩,恩同再造。由此可见,桓典跟他的先人们不一样,他身上除了儒生的学问外,还有一份侠义的担当。

后来桓典当御史,咱们看三国都知道,当时宦官专权,桓典呢?执法严格,最敢怼宦官,桓典做事,京师震恐,桓典常骑着一匹青骢骏马。王维写诗,良人玉勒乘骢马,挺拉风。骢马是青白杂色的马,这有点暗喻了桓典的为人,清清白白。

龙文鞭影多少个典故(闲聊龙文鞭影十一)(3)

当时社会上流传一句话:“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走路时候长着点眼,别在骢马御史跟前嘚瑟。从那以后,骢马可以借代御史,所以桓典给御史这个官职做出了榜样。

黄巾起义,桓典奉命督军,击破了荥阳黄巾军主力,桓典本来可以封侯,正是由于他曾经触犯宦官,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赐。桓典在御史的位置上干了七年,后来终于,被贬为了郎官,越做越小。

汉灵帝死了,大将军何进掌权,桓典成了何进的谋士,桓典谋划诛杀宦官,但何进犹豫不决,结果反被宦官所杀,桓典的计划也胎死腹中。汉献帝即位后。董卓很看重桓典,加封关内侯。董卓倒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也很看重桓典,任命他为光禄勋。

桓典作风比较强硬,但有一点,和他的祖先是一样的,而这一点,恰恰是最根本的——那就是他们都向往儒家的文明秩序,忠于东汉王朝。这份忠心,对于桓典来说,既是道统上的追求,也是家族命运使然。所以在桓典看来,城头变幻大王旗,不管你董卓还是曹操,都是一群乱臣贼子,所以终其一生,他没有给董卓、曹操献一计、上一策。建安六年,一生刚正的桓典死了。

桓典的儿子是桓范,桓范跟他爹的选择不太一样,桓范为曹爽出谋划策,号称“智囊 ”,结果, 高平陵政变,桓典与曹爽被司马懿诛杀,从此,政权落到司马家族手中。同时老桓家和司马家族结下了梁子,这梁子一结就是100年。

龙文鞭影多少个典故(闲聊龙文鞭影十一)(4)

到了东晋之时,刑门之余的桓温和桓玄,也就是桓范的六世孙七世孙,重创了司马家族的政权。差不多置东晋于死地。桓玄在位时间很短,但是颁布过一道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诏书,那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废弃竹简,改用纸张。从那时起,咱们才开始广泛使用纸,做书写工具。这是不是也算桓氏家族的一项贡献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