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

正在备孕或怀孕中的准妈妈们,你了解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吗?

有些准妈妈可能会说,我身体健康,不会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1)

要知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疾病,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我国HDP的发生率约为5%~12%。也就是说,8~20个孕妇中就有1个患有HDP。而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我国高龄孕产妇比例增加,HDP患病率会进一步增加。

所以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和预防;若确诊,则需要积极配合治疗。

什么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与血压升高并存的一组疾病。可导致母亲及胎儿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危及到母亲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2)

根据《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目前分为4类,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另外还有特殊类型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高血压

• 妊娠20周后首次出现

•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产后,产后12周内恢复正常

• 尿蛋白检测阴性

• 收缩压≥16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为重度妊娠期高血压

子痫前期/子痫

子痫前期:

• 妊娠20周后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且伴有下列任一项:

(1)尿蛋白≥0.3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0.3,或随机尿蛋白≥( )(无法进行尿蛋白定量时);

(2)无蛋白尿但伴有以下任何一种器官或系统受累,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的异常改变,胎盘-胎儿受累等

子痫:

•在子痫前期基础上发生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的抽搐

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出现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妊娠期无明显加重

• 妊娠20周后首次诊断高血压并持续到产后12周以后

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 慢性高血压孕妇,孕20周前无蛋白尿,孕20周后出现尿蛋白≥0.3g/24h或随机尿蛋白≥( )

• 孕20周前有蛋白尿,孕20周后尿蛋白定量明显增加

• 出现血压进一步升高等重度子痫前期的任一表现

特殊类型妊娠期高血压

• 白大衣性高血压(妊娠20周之前)

• 隐匿性高血压(妊娠20周之前)

• 一过性高血压(妊娠20周之后)

HDP对孕产妇和胎儿有哪些危害?

对孕产妇的危害:

慢性高血压孕妇产后出血的风险比血压正常孕妇增加2倍。

合并子痫前期的慢性高血压患者,孕产妇及胎儿的临床结局及预后均更差。

子痫前期会导致产妇呼吸、循环、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及神经机能的障碍,特别是子痫发作多数合并严重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昏迷、意识丧失、卒中等,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其死亡风险较血压正常产妇增加3.73倍。

对胎儿的危害:

慢性高血压孕妇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患病率分别为28%和17%,较血压正常孕妇,其小于胎龄儿的风险增加2倍,胎儿围产期死亡的风险增加4.2倍。

合并严重高血压及相关器官损害、继发性高血压的孕妇,胎儿围产期死亡率会进一步增加。

合并子痫前期的慢性高血压孕妇,其早产儿的风险进一步增高,48%的胎儿为小于胎龄儿。子痫前期孕妇的早产儿死亡率增加4.51倍。

近期研究发现妊娠期慢性高血压还与胎儿的先天畸形相关。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3)

哪些孕妈妈更容易患HDP?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

(1)年龄≥35岁;

(2)肥胖:孕前体重指数>28kg/m2;

(3)遗传: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家族史(尤其是母亲及姐妹);

(4)既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病史:既往有子痫前期、HELLP综合征;

(5)既往妊娠期糖尿病;

(6)孕前合并疾病:孕前合并抗磷脂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疾病、高血压、易栓症、妊娠前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

(7)子宫张力过高:羊水过多、双胎、多胎或巨大儿及葡萄胎等;

(8)情绪因素:孕期精神紧张、负面情绪;

(9)初次妊娠:子痫前期更容易发生于无其他明显危险因素的健康初次妊娠者;

(10)应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

(11)再次妊娠与上次妊娠间期>10 年;

(12)膳食因素:高盐饮食;缺乏营养素,如蛋白质、钙、镁、锌、硒等。

怎么预防和干预HDP?

1.积极获取宣教知识:

重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充分了解自身情况。

2.慢性高血压患者备孕注意事项:

慢性高血压患者备孕时,若无靶器官受损且未使用降压药物者,可采用减重、控盐、有氧运动等生活方式控制血压。

对于正在使用药物降压者,建议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之后再考虑备孕。

对于已存在靶器官受损者,建议暂缓妊娠,经专科治疗后再考虑妊娠。

3.重视风险因素筛查:

根据不同等级风险因素可以将孕妇筛选为高危人群、中危人群及低危人群,以便分级管理。

4.重视血压监测:

孕前及孕期的血压监测非常重要,血压增高是早期最直观的预警信息,血压的动态监测帮助早期识别病情进展的程度,避免不良母胎结局的产生。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4)

5.重视临床预警信息:

靶器官受损所表现出来的征象均可作为子痫前期的预警信息,如:病理性水肿、体重过度增加、低蛋白血症、胸腹水、头痛、视物模糊、不明原因腹痛、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转氨酶升高、胎儿生长受限、羊水过少、死胎等。早期识别发现病情进展的征象,可预防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6.改善饮食结构,重视营养干预:

改善膳食习惯,合理调整膳食结构,增加奶类、蛋类的摄入,减少甚至不吃咸菜泡菜。增加钙、镁、锌、硒、维生素E、DHA等营养素的摄入。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5)

一项对13项试验的荟萃分析报告显示,钙剂降低子痫前期的发生风险,在基础钙摄入量较低的人群中效果最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建议,对于低钙摄入人群(<600mg/d),推荐口服钙补充量至少为1g/d以预防子痫前期。

另有相关研究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体内Omega-3水平较正常孕妇降低。一项丹麦前瞻队列研究显示,DHA摄入量越高,子痫前期和重度子痫前期风险越低。

孕期为什么有血压高的现象(如何正确认识和干预)(6)

了解完以上信息,正在备孕或怀孕中的准妈妈们,你们最应该做的就是积极进行早期排查,做好早期预防和预警,做到早诊断、早干预、早处理,为自己和胎宝宝降低不良风险。

参考文献:

[1]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管理专家共识(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03):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

[2] 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0(01):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

[3]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学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指南(2020)[J].中华妇产科杂志,2020,55(04):227-23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