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

人海战术

人海战术是一种以数量和巨大的消耗换取其他方面优势的战术,包括时间、空间、进攻或防守,是指在没有掩护或伪装之下,大量步兵以密集队形正面攻击敌方的战线。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

其目的在于冲入地方战线,使敌方难以使用火力歼敌,以近战击溃敌人或迫使敌方撤退,有三个国家将人海战术运用的淋漓尽致。

苏联的乌拉冲锋

二战时期的苏联在陆军的战场上一直喜欢用火炮和装甲部队配合,在进攻之前调动所有的火炮进行齐射,对对方阵地上的有生力量达到毁天灭地的效果。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2)

苏联如此依赖炮兵以至于最后被称之为“大炮兵主义”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3)

而苏军的乌拉冲锋,主要是在大纵深作战的要求下,苏联步兵掩护坦克集团对德军坚固设防地域进行突破的战斗,主要的打法为重火力将对面打成渣渣,在看不到敌方的威胁火力之下,苏联步兵端起波波沙和步枪,一边喊着“乌拉”一边向对面的阵地冲过去,杀伤敌方的幸存势力。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4)

这种打法是二战中苏联和德军交战的主要打法,直到车臣战争都一直有这样的打法,活下来的士兵往往最后获得一身勋章,并且获得战争的胜利。

日本的“板载冲锋”(万岁冲锋)

二战时期,尽管日本军队的武器装备优于东亚、南亚的军队,但与美国、苏联军队相比较,却落后了很多,特别是其陆军装备,根本没有可比性。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5)

板载冲锋最早出现在在太平洋战争中,日军想出了各种应对美国人丧心病狂的战术如:神风特攻、樱花炸弹、回天鱼雷等反人类的武器,在硫磺岛上,瓜岛上日本陆军苟延残喘。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6)

他们的进攻目标已经不是保护自己的阵地,而是大量杀伤美军士兵,他们会躲在提前挖好的地道中,在美军用炮火轰炸之后清理战场时,日军敢死队会突然从地道和伪装好的坑中跑出来,用99式步枪与美军近身肉搏,而在每次冲锋时他们都会大喊一声“天皇万岁”或是“板载”(日语意思为万岁),再开始冲锋。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7)

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日军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他们不愿投降因为从小他们就被告知投降是耻辱的,只有自杀才是最好的选择,而这样一种自杀式战术,旨在为天皇效忠。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8)

其中,日军还采用过臭名昭著的“玉碎冲锋”、“自杀冲锋”、“猪突冲锋”等,都是视死如归,不想活命,或与对手同归于尽的打法,这一度让美军心惊胆颤。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9)

最为著名且有历史记载的,应该是1944年7月的塞班岛战役,5000余名日军,在佐尉级军官领衔下,端着上军刺的三八或九九步枪紧随其后,口中高呼“板载”,向美军阵地发起军刺冲锋。在美军强大的火力面前,最终全部死亡,但日军前赴后继地赴死,宁愿全都战死的意志,让美军官兵大为吃惊。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0)

“板载”冲锋是日本军队的最后一击,是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搏。

集结号冲锋

人海战术的概念是西方军队,尤其是美国军队蔑称我军的说法。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1)

按照美军将军李奇微的说法,人海战术就是:志愿军以密集的战斗队形,采取波浪式的冲锋方法,连续不断地冲击美军阵地,直至被美军密集的火力击退。

其实并不是我军想用人海战术,主要是当时联合国军在军备,人员素质上都比志愿军强,美军拥有海陆空三维立体的作战能力,我军只能凭借自己的人员数量优势进行进攻,而往往美军依仗其密集的火力,在地形有利、士气高涨时,可以抗击我军密集的步兵冲击的。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2)

毕竟朝鲜战场上是一群二战老兵,他们大多在太平洋战场上待过,见识过日军的“板载”冲锋,对于我军的人海战术往往并不感冒。

但是志愿军与死板的日军不同,日军毕竟只是苟延残喘,而志愿军拥有更大的智慧,志愿军利用迂回包抄战术,这与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军的钳形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3)

往往美军打着打着就发现自己被包围了,被困在了志愿军的人海中。而一旦包围完成,志愿军就会开始发起冲锋,冲锋前是一阵阵冲锋号,响彻朝鲜的群山,这声音成为了美军和联合国军的噩梦。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4)

人海战术只是针对于对方比己方强大而做出的迫不得已的战术,每次的冲锋都会损失大量的人员。

前苏联乌拉尔(苏联乌拉冲锋日本)(15)

在两伊战争中伊朗的人海战术导致了自己国家几乎损失了所有战斗力,所以当国家军事实力上来了,人海战术这一原始战术才会越来越少,从而减少士兵的伤亡。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