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

“人靠饭长,地靠肥养”,施肥在对农作物增产的总份额中占比超过60%,可以说农作物要想增产稳产,施肥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很多农民在施肥时存在着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不仅导致肥料严重浪费,而且还可能导致农作物减产。今天我就向大家分享6个施肥口诀,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农业生产,非常实用!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1)

施肥讲究多!老农教你6个施肥“口诀”,无论种啥都用得上

一、化肥不能代替农家肥

化肥养分含量高、肥效快,且无臭味,因此很多人在种植农作物时完全用化肥来代替农家肥,这是非常不可取的。

首先,长期施用化肥容易导致土壤酸性加重,容易导致土壤板结,长期施用化肥不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而农家肥能改良土壤、能活化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能调节土壤酸碱平衡,非常有利于作物根系的发育;其次,化肥养分单一,而农家肥营养齐全,用农家肥种出来的农作物口感会更加好。

在施肥时我们最好将农家肥和化肥混合在一起使用,这样可以减少养分的固定,可以全面供应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2)

二、不要施生肥

生肥就是未腐熟的农家肥,未腐熟的农家肥施入土壤会继续发酵产生高温,容易引起植株烧根;其次,未腐熟的农家肥没有经过高温发酵,含有大量的病菌和虫卵,直接施入土壤容易使农作物患病虫害;再次,未腐熟的农家肥作物的根系难以吸收,农家肥腐熟后养分得到分解释放,更加有利于吸收。

农家肥在施用时,我们应至少提前2个月进行发酵,如果农家肥过于干燥,我们可以泼水拌湿(在发酵粪肥时,我们可以加点秸秆混合发酵,这样可以调节碳氮比,可以加快发酵速度),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堆积发酵,期间进行2次翻堆,一般2~3个月即可发酵完成。如果想要农家肥快速发酵,那么我们可以加入“em菌”或者其它有机肥发酵剂混合发酵,可以让农家肥10~15天腐熟完成。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3)

三、氯肥要慎用

氯虽然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作物,但是如果土壤中氯离子浓度过高,不仅会导致烧苗,而且还会抑制淀粉而合成和运输,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变低、口感变差。

常见的忌氯作物有红薯、马铃薯、芋头、辣椒、烟草、葡萄、柑橘、甘蔗、西瓜;而像大豆、油菜、菠菜、棉花就可以施用含氯的肥料,如氯化钾、氯化铵等。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4)

四、不要偏施氮肥

氮是作物生长需求量最大的元素,氮能促进茎叶的发育,氮不足时植株会长势柔弱、叶片会变黄,植株容易早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会严重降低。

很多人在给农作物施肥时,喜欢偏施氮肥,但是有的作物氮肥施用过多反而会导致产量降低。在种植辣椒、西红柿、番茄、马铃薯、红薯、丝瓜、南瓜、豆角等作物时,忌偏施氮肥,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植株旺长,会出现只长茎叶而不结果的现象,农作物的产量会严重降低。

对于茄果类、瓜类、豆类、块根类作物,在幼苗期我们可以追施少量的氮肥促进幼苗生长,而在果实膨大期、块根膨大期,我们应增施钾肥。而对于玉米以及叶菜类蔬菜则比较喜欢氮,我们可以多施氮肥。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5)

五、尿素不要表施

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肥料,也是我们用得最多的肥料,但是很多人在施用尿素时为了图方便,喜欢表施,尿素表施会导致养分严重浪费。

尿素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施入土壤后作物的根不能直接吸收,需要土壤中脲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才能被作物的根系吸收,而生成的碳酸铵或者碳酸氢铵在热空气中不稳定,容易变成氨气而挥发;此外,土壤对尿素没有吸附效果,如果遇到中雨或者大雨,尿素很容易随水流失,因此尿素应深施覆土。

小技巧:尿素易溶于水,因此我们可以在雨后土壤湿润时表施,这样可以相对减少养分的浪费。晴天中午气温高时,切记不要表施尿素。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6)

六、不要只会土壤施肥

在传统的农业种植中,很多人在给农作物施肥时只会土壤施肥,而往往忽略叶面施肥,叶面施肥具有吸收快、作用强、用量省的特点,在作物生长关键期喷施叶面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对于瓜类、豆类、块根类、茄果类蔬菜,我们可以在结荚期、果实膨大期、块根膨大期,用50克磷酸二氢钾兑水2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可以显著的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对于叶菜类蔬菜,我们可以用100克尿素兑水20公斤进行叶面喷施,蔬菜的叶片会变得更加浓绿、更加厚实。

喷施叶面肥时我们应在阴天或者晴天的早晚进行,蒸发量小时肥液附着在叶片上的时间会更加长,可以提高肥效。

施肥的正确方法和步骤(老农教你6个施肥)(7)

总结,施肥有讲究,以上6个施肥口诀无论用来种植什么作物都用得上,可以很好地指导我们进行农业生产。

原创首发,侵权必究。如果你对种植感兴趣,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