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

如果想要反思我们童年受到的教育里藏着多少性别歧视,作为女性应该想什么,做什么,有一个故事不能错过——《玛蒂尔达》。

最近来到国内巡演的英国音乐剧《玛蒂尔达》,是具有平权和反抗意识的一部作品,不但适合带家里的女儿去看看,更适合女性观众通过作品来审视自己的人生。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1)

《玛蒂尔达》的原作者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罗尔德·达尔,写过《查理和巧克力工厂》《圆梦巨人》《了不起的狐狸爸爸》等,这些都曾被改编成电影。在英国举行的“我最喜欢的作家”投票中,达尔还曾超过JK·罗琳,位列榜首。

《玛蒂尔达》早在1996年就被改编为电影,而2011年改编的音乐剧版本更是精彩绝伦,得过特别多专业奖项。

这个故事中的女性主义视角非常的细腻和有启迪性。

《玛蒂尔达》说的是小神童玛蒂尔达的故事。

玛蒂尔达是早慧、正直勇敢又热爱读书的5岁小女孩,但她出生在了错误的家里。玛蒂尔达的父母庸俗势力又目光短浅。玛蒂尔达自出生就被她的父母嫌弃着,痛恨着。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2)

女孩子们所遭受过的歧视,都是藏在所谓的“常识”里的。和很多女孩一样,在玛蒂尔达的成长的过程中,总有伴随很多可怕的声音,更可怕的是,这些声音在我们的生活里都出现过。

比如——还是儿子有用。玛蒂尔达重男轻女的爸爸从头到尾都直呼她为“boy”。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3)

还有,“女孩负责美貌如花”“女孩子别读太多书”“读书的女孩没意思”。玛蒂尔达的妈妈相信女人只要有美貌就能过得更好,觉得玛蒂尔达没有女孩样,对爱看书的她奚落不已。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4)

有些歧视性言论,是针对所有孩子的。玛蒂尔达进入了小学,又碰到了恶毒的校长。她的教育理念是“要教育小孩,我们必须打败小孩”,于是日日在校内实行体罚,压制所有孩子的天性,践踏孩子的尊严。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5)

以上所有的歧视,出现在英国故事里,而直到现在也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重男轻女的故事常常在社交网络上出现,大学校园里公然出现过“女孩子不适合做学术”“导师不想收女孩”的言论,一个女孩不热衷打扮,就可能遭到疯狂的嘲笑——她还算是个女人吗?

升学、找工作,明明都是打开人生新局面的时候,而女性收到的,还有可能是歧视。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6)

从家里到学校,玛蒂尔达眼前是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可是她小小的身体里却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

她的这种反思精神,也是很鼓励每一个女性的。

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敏感”,正视自己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不要就这样对性别歧视麻木下去,要去问去想,究竟应该怎样挣脱成见,去做个更大写的人。

5岁的玛蒂尔达,看到书里面女主角的悲剧故事,第一反应总是:为什么她们不能改写自己的命运?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7)

即使家庭和学校教育很糟糕,遭遇到各种否定,玛蒂尔达也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而是拥抱自己的不同,以自己身为女性而自豪。

是的,我们的性别没有任何错误,不要因为你是女性就承受不必要的羞辱,歧视女性是这个社会的问题,不是女性的问题。

在歧视面前,玛蒂尔达永远有自己的判断,有自己的反击。

爸爸叫她“boy”时,她会坚决地回答他:“I’m a girl!”

妈妈说“女人美就够了”,玛蒂尔达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求。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8)

玛蒂尔达就像一颗倔强的种子,不会任由事态麻木发展下去,她始终在主动争取更多自由。她机智地找到方法可以上学获取知识;在学校里坚持和恶毒校长斗争,解救身边的小伙伴。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9)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个像玛蒂尔达这样澄澈透明的人,是更快乐的,反倒是蝇营狗苟带着各种有色眼镜看人的大人们,日子一团糟。

尤为难得的是,“知识”和“热爱”的重要性在《玛蒂尔达》里很有体现。这恰恰是隐形性别歧视教育里最不需要女性的素质,为了打压女性,所谓的“东方贤惠女子”画像里,既不鼓励女性获取知识,也不需要女性有自己的主动性,有自己的爱好,被歌颂的只有顺从和风险。

而在玛蒂尔达陷入困境时,正是“知识”和“热爱”这两样东西帮助着玛蒂尔达做出更好的选择,开发着她的创造力,让她在孤独的时候得到慰藉。

不要以为自己是女性就不行,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要学习更多知识,一定要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去投入。这是可以让一个女性受益终身的生命感悟,对小女孩是这样,对成年女性来讲更是这样。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10)

一部优秀的作品是有充分解读空间的。

对于所有孩子来说,《玛蒂尔达》是一次关于知识、善良、坚持的教育;当然,对于女孩子来说,这是一个很有女性主义视角的鼓励。对于教育者来说,《玛蒂尔达》告诫着大人不要小看小孩子,不要歧视女孩。

对于所有女性来说,这个故事让我们想起曾经被打压过的童年,也能唤醒女性更多的思考和探索。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11)

《玛蒂尔达》里的歌曲《When I Grow Up》歌唱的是小孩子对长大成人的渴望,一旦长大,他们就可以吃很多糖果、放肆地躺在阳光底下,有能力承担起生活重担,还可以勇敢的挑战怪兽......

每个孩子都曾有这样的憧憬,但男孩总是被鼓励追求自我,女孩却总是被打压。

即便如此,也不应该放弃对美好的追求,女性的梦想应该是不设限制的。

《玛蒂尔达》给予着那些受伤的人很多安慰。剧中的重点角色蜜糖老师就是这样一个童年受伤的女性。她虽然善良聪慧,但因为父母早逝和姨妈的凌辱,蜜糖老师一直困在童年的梦魇之中,怯懦地生活着。她似乎是一个,别歧视性教育毁掉的女性。

而音乐剧版故事在改编上的一大优点是,丰富了蜜糖老师的故事。让“大孩子”蜜糖老师找到灵魂知己,她在和玛蒂尔达的相处中互相拯救,学会成长。这段迟来的“成长”对于有过相同经历的成年女性来说,也是一种抚慰和鼓励,女性无论什么时候开始觉悟,想找到自己,都是来得及的。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12)

本剧在教育上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作者罗尔德·达尔对亲子关系看得通透:虽然我们无法选择出身在什么样的家庭,但是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人没有必要禁锢在血缘关系之中,因为真爱而联系在一起、组合在一起的才叫做家人。也只有这样的家庭,才能让孩子活出自己。

不可错过《玛蒂尔达》音乐剧版本的一大原因还在于,这部音乐剧强大的音乐剧制作班底——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从音乐、演唱、歌舞到舞台设计,这都是一部无可挑剔的音乐剧。

美妙的舞台表演会让观众沉浸于绚烂缤纷的童话世界无法自拔。但在魔幻的呈现之下,每一个细节其实都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从性别意识再到对教育、家庭关系的反思,给大人孩子都带来无限感动,这样的音乐剧才是真难得。

被女儿支配一天的感觉(我竟然被五岁的小女孩教做人了)(13)

也正是这样,《玛蒂尔达》在教育学和女权主义上,都有着深远的意义,小女孩需要了解,成年女性更需要了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