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速度高质量发展谱新篇)

高水平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速度高质量发展谱新篇)(1)

高水平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速度高质量发展谱新篇)(2)

高水平绿色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加速度高质量发展谱新篇)(3)

本报记者 悠然 通讯员 李得秀

7月22日,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第22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如约开幕。历年来,城中区持续发挥“青洽会”推动经济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扩就业、惠民生的重要支撑作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寻求经济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吸引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落户青海,一批中小微企业借力“青洽会”不断发展壮大,扎根中区,助推青海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创造高品质生活。

玛玺·奥特莱斯项目是城中区在今年青洽会上的集中签约项目,签约资金10亿元。西宁市历史悠久,是古丝绸之路“青海道”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城中区作为西宁市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中心,从锂电、藏毯等特色加工业,到“水井巷商业文化旅游街区”改造项目、中心广场北扩、南门大世界、香格里拉商业中心项目、市民中心、青海国际会展中心、元堡子生态公园、万科唐道汇、麒麟名都商业综合体等时尚品牌项目,一项项“青洽会”成果外溢效应不断显现,让活力中区更具发展潜力。

搭建平台抓源头

推动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招商引资已经成为我省跨越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调整转型、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成为让青海经济“动起来”的重要保证。

办好“青洽会”,对青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城中区委、区政府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领导牵头、分工负责、多方联动的工作机制,明确专人负责,领导带头抓项目招商、亲力亲为参与招商,并结合城中区实际,超前谋划全区重大投资项目,制定方案,明确工作机制和要求。同时,利用网络招商、“登门”招商等新方式,切实抓好招商引资源头,大力宣传招商引资政策和中区巨大的发展潜力,全力破解影响招商项目落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引进落地见效快、具有造血功能、带动能力强的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产业项目,不断夯实中区产业招商项目库,以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推动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城中区借助“青洽会”“城洽会”“双50”、“500峰会”等重大招商活动,签约招商引资项目23个,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37.9亿元,实有市场主体2.99万户,年均增长11.77%,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77万户,较“十二五”增长112.2%;仅2020年,就有招商引资落地项目8个,签约总投资14.14亿元。

跟踪服务“一条龙” 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新格局”

青海伊顿国际(Etonkids)KA儿童之家幼儿园是青海省2019年“青洽会”集中签约项目之一,总投资约3.2亿元,今年9月份正式开园,该项目的成功落地正是中区持续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纵深发展的一个缩影,填补了省市国际高端幼儿园的空白。

历年来,城中区委、区政府为招商项目落地提供保姆式“一条龙”、“一站式”闭环跟踪服务,将主要精力、工作重心、资源要素集中到项目建设上来。项目签约后,为确保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速度质量“双提升”,区委、区政府抽调机关精干力量,建立责任机制,第一时间按照各级决策部署,迅速转换工作频道,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通过对标2021年城中区重大招商引资项目,选取万科唐道汇、碧桂园珑悦兰庭、麒麟名都玛玺·奥特莱斯3个重大项目作为区级领导干部包保项目,助力招商引资项目早日落地建成。

此外,按照ABCD四个层级,对近两年来是否履约、开工、复工等进度采取分层管理、分级推进的办法,跟踪督导尽快开工履约。还通过微信、电话、工作群发放解读手册、宣传海报等为企业提供政策指导服务,了解企业开复工情况、投产进度、营收情况及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征求企业在落地项目协调服务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明确问题类别,根据“一企一策”,全力纾解困难。截至6月底,城中区招商引资省外到位资金6.99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10亿元)的69.95%。

下一步,城中区将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交汇叠加的契机,按照“一中芯、两高地、两集聚、六建设”发展定位和“北优中兴南起”发展战略,构建“一轴、两带、三核、多点”的发展新格局。

筑巢引凤促发展 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市民中心、青海国际会展中心等项目的成功落地,是城中区委、区政府以项目高质量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在做实招商引资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软实力的重要举措,为吸引更多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辐射带动强的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和项目产业落地中区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使中区逐渐成为了创业创新、投资兴业的热土。

为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和产业不断转型升级,城中区委、区政府围绕“‘中芯城区’优势和南川带动优势,突出城市更新、商贸会展、历史人文特点,建设‘中央活力区’”的总体新定位,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建的市民中心进驻各类事项81项,其中5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简化办事流程,持续推进建设项目审批、备案制度改革,对辖区各企业推行“一网通办”,发布区属22个部门440项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压缩企业设立、变更、注销时限,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零突破”;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开启“政银合作”,每年设立100万元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持续完善商贸流通体系,打造城中区15分钟幸福生活圈,推进社区商业服务网点建设,补齐便民消费短板;积极开展中小微企业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暨西宁市“引才聚才555计划”项目申报工作及城中区创新创业大赛,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优化城中区创业环境,吸引更多的创业青年来区创业、成长成才;认真筹备“青洽会”布展工作,邀请外地客商参会,巩固和加大经济区域合作力度,努力开创政企合作、联动招商的新局面。

此外,结合行业特点,联合中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1家成员单位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西宁站”接力活动,多种形式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建设,加强信用监管,健全诚信体系,强化政府服务效能,促进市场公平竞争,释放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打造优化营商环境“新高地”,为聚力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活力中区蓄势赋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