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必备装备大全(登山装备一览表)

登山运动是以达到顶峰为目标的登山岳运动,广义的登山运动不限制所登山岳的高度、攀登的方式、使用的器材等等,而狭义的登山运动则指利用专门的装备和技术攀登一定海拔范围的山峰。登山之前一定要装备齐全,才能身形轻松。那户外登山需要哪些装备呢?接下来小编为您带来登山装备一览表。

【登山装备】登山装备一览表 户外登山需要哪些装备

英国登山家马洛里1922年站在珠峰脚下回答一个记者关于“为什么登山”的问题,他指着身旁的山峰说:因为山在那里。后来他详细解释说:

我们登上山顶不会带回金子银子,登山没有什么实际的功利目的。我们从探险中能够获得只有乐趣,就是只有当你历尽千难万险到达山顶后的乐趣,这种乐趣类似到达了生命的尽头。就好像我们并不是活着为了生存为了赚钱,我们之所以活着是为了享受乐趣。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登山必备装备大全(登山装备一览表)(1)

备份食物

携带一些备份食物是必要的,我们可能会因为恶劣的天气、迷路、受伤及其它因素而迟归或受困。

由於是备份的所以也有意味著紧急使用的味道,故所带之食物应以质量轻、不需要烹煮、容易消化而且长期储存不易变质者较佳。以肉乾、核果、乾果、葡萄干和糖果之组合粮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市面上有许多免煮或烫过开水即可食用的调理包、速食饭、速食粥... 等好像也不错,但您在选择上应特别注意它的重量、内容及保存日期等,在山下仔细衡量它是否适合於登山时使用,不要到了山上才来後悔。

备份衣物

保温是野外求生的第一要义,在紧急状况下备份衣物可能会救您一命,在登山活动的过程中除了身上所穿的登山衣物外,还应准备一些备份的衣物来应付千变万化的天气。备份衣物没有一定的选择,一件保暖的外套、羽毛背心或一套排汗内衣裤都可能是很好的选择,这主要是依您在这次行动中衣著系统的搭配而定。在郊山活动中一件轻便的夹克;在高山或溯溪的场合除了保暖的外套以外,可能还需要备份帽子、手套、排汗内衣裤... 等。由於背包的防水能力有限,这些备份衣物必须用夹链式封口塑胶袋或防水袋包好,以确保其乾燥。

急救包

虽然在山中可以作的医疗行为非常有限,但如果没有急救包则连一些基本的外伤处理,也显得困难重重。急救包的内容以外伤、烫伤、虫咬、退烧解热、消炎、抽筋防治及个人特殊需用药为主。

对於调理食物、生火、急救甚至攀岩,刀都是必须的,所以每个人都应该随身带著刀。刀是很有用的基本工具,我们常能利用它来制造其他工具或解决问题。俗话说:「刀有两面,一面是『利』;一面是『害』」,故刀虽好用但在使用时则应特别注意安全。持刀时应保有戒慎恐惧的心情,千万不可以拿刀开玩笑,以免伤到别人或自己。在山上我们最可能使用的刀有二把,一是小型刀;二是中型刀(刀刃长度在一尺左右)。中型刀是生火、辟径及自我保卫的最佳利器,而小型刀在料理食物或处理某些事项上则比较顺手。

生火工具

现在登山没有不带炉子的,那又为什么要带生火工具呢?当然是为了万一时可以派上用场,只要您想到炉子是团体装备,不是每个人身上都有。万一有需要时,那生火工具,可以帮助您在野地里迅速地生起一堆火。不要幻想钻木取火,在雨天生火点燃湿木头那更困难。最常见的、最简易的生火工具为打火机及火种。打火机应该多带几个而且必需作防水处理,火种可以用蜡烛替代。

雨衣

撑把伞在雨中漫步,很有情调;骄骄艳阳下撑把伞感觉蛮秀气的。但如果是以登山为目的,我想雨伞并不是最佳的选择。有人带雨伞上山,但这只能在路况良好的郊山使用,或是在高山作为辅助雨具(照像、营地活动....等)。雨衣是衣著系统里最重要的一环,登山要带雨衣应该已形成基本的准备行为,因未携带或携带不当雨具致使愉快的登山变成一场梦魇的例子,实在是看太多了。登山没有每次都好天气的,在山上遭遇风雨侵袭是正常的现象,此时如果没有雨衣那简直是没救了。

登山必备装备大全(登山装备一览表)(2)

求生盒

求生盒应该为一金属容器,以便必要时可以当炊具煮食。求生盒内可以放置一些细绳、铁线、求生纸、求生对策卡、暖暖包、火种、打火机、针线包、反射镜、哨子、小吸管... 等较小且零散的求生用品或修补用品。

外帐

外帐或塑胶布可以让您很容易地搭配地形建立起一个临时的避难场所,外帐虽然很轻小但它的功用就有如一顶帐篷,在某些场合下甚至比帐篷更好用。这里所说的外帐是指四人屋式帐的外帐,千万不要搞错了拿了蒙古包的外帐,那就很难用了。

其他的重要小东西还有水壶、太阳眼镜、防晒用品、护唇膏... 等。山上通常比较干燥,为了保持体力和防止脱水,一天的活动大概需水一公升左右,因此我们必需准备相当大小的容器,1.25公升的保特瓶或是专用的 1公升登山塑胶水壶都是不错的选择。保温瓶不论在夏天装冰凉饮料,或在冬天装温热饮料都相当具有实用性。铝制水壶也是一种相当不错的选择,不但重量轻、无臭味,而且不论冷热饮料,甚致油料都可以装。目前台湾的登山者使用铝制水壶的不多,使用时应避免与燃料罐混淆。

郊山个人装备检查表

单日来回的郊山活动除了身上穿有正确的衣着、脚上穿着登山鞋外,还应携带:

物品数量物品数量
1小背包(含防水措施)一只8生火工具一组
2头灯(含备用电池、灯泡)一组9外帐(含细绳若干)一组
3地图、指北针与高度一组10水壶(冬天可改用保温瓶)一个
4保暖衣物若干11两截式雨衣、帽子各一
5急救包一个12棉制工作手套一双
6求生盒一个13瑞士刀或山刀择一
7食物(含备份粮食)若干14笔记本、笔各一

注意事项:

1.保暖衣物在夏季时可以选择一件轻便夹克即可,但必须使用夹链式封口塑胶袋或防水袋包好。

2.补助绳或伞带可以列为选择性装备。

3.对於路况较好的轻松行程,可以选择雨伞或斗笠加防雨披风来代替雨衣。

4.帽子除了防风外,在夏天以遮阳为主,在冬天则以保暖为主。

5.较零散且常用的物品可以用腰包装起来。

高山个人装备检查表

物品数量物品数量
1大背包、大背包套各一只13地图、指北针与高度计一组
2小背包一个14急救包(医药盒)一个
3登山鞋(含绑腿)、拖鞋各一双15求生盒一个
4内、外袜各两双16瑞士刀或山刀各一把
5睡袋、露宿袋、睡垫各一个17外帐(含若干细绳)一顶
6排汗内衣裤(一套为备用)二套18头灯(含备用灯泡,电池)一组
7长袖外衣裤(一套为备用)二套19盥洗用具一组
8风衣、帽子、头套各一件20个人餐具、卫生纸一组
9保暖衣物若干21生活工具一组
10两截式雨衣一套22大垃圾袋二个
11水壶或保温瓶择一23棉制工作手套二双
12个人行动粮食若干24笔记本、笔各一

登山小技巧

1、少说话

说话耗费的体力是非常大的,说话需要调动口腔肌、咽喉肌、肺肌等多处肌肉组织,需要从心脏调用血液来供应这些肌肉运动之需,更严重的是,说话消耗的氧气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说话的时候,几乎所有肺部吸入的氧气都被用来供应说话,血液中的氧含量迅速下降。如果是大声吆喝、连续说话,耗费体能的更巨大的。所以,驴途中尽量少说话,是节省体能的一个重要方法。

另外,少说话,多观察,多体会,是成熟驴友的标志之一。是一个有品位的驴的好品质。一些沿途滔滔不绝,废话连篇的驴友,是很惹人烦的,同时,听别人在耳边不停地聒噪,也非常浪费体力,并且导致心情不好。所以,不是必要的话,尽量不要多说,免得害人害己。

2、减少坐下休息的次数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一感到疲劳,就忙不跌地一屁股坐下。想走的时候,本来就十分疲劳的双腿,还要消耗很多能量来把整个身体和背包支撑起来。其实,休息的办法有多种,没有必要全身坐下:

选择树干斜靠一下,减轻双腿承负,缓解压力。

选择较高的地方坐下,最好坐在与臀部高度差较小的斜坡、石块上来休息,起身走的时候不用耗费很多体力来抬起全身。

使用驴行专用休息法:双手扶膝盖部位支持上身,弯曲上身成平衡桥,背部水平,让背包平稳地放在背上,双腿略弯曲,面向上坡方向,放松躯干,可以让双肩减轻负重感,使脊柱缓解自上而下的压力,迅速缓解疲劳,恢复体力。启动的时候,不要迅速抬起上身,而是在向上行的过程中,慢慢恢复躯干到正常位置。

尽量深呼吸,放慢步伐,慢到感觉不吃力为止,把休息分散到每一步当中,减少休息的次数。

如果坐下休息,尽量在走到前方是平缓道路的地方坐下,而不要在休息之后立即进入拔高的地方休息。否则休息之后,心肺和肌肉都处于平静状态,突然需要巨大体能,会引发危险不说,还更浪费体能。

小步、略拖着脚走。小步可节省部分体力,而上山的时候,不把脚抬很高,略微有点拖地,只要不影响行走和安全就行,这样可以节省体力这些小地方都留心一下,养成习惯,就能节省很多体力。

上高台的时候,可用手帮着把腿抬上去,然后用手按膝部上升身体。山中有很多道路,突然会需要攀上一个高石台,这个时候如果非常疲劳了,就不要来完全使用腿部的力量上升身体,因为腿在上山的过程种一直没有停止使用,肌肉在极度疲劳的时候会有些痉挛,不灵便,所以上下肢进行搭配是最好的,可节省很多体力,又保证安全。

3、深呼吸的方法

很多驴友在上坡的时候呼吸短促浅粗,没有规律,这样会越来越疲劳。上山的时候,要保持步履和呼吸适当的节奏,有意地去控制达到习惯的状态。负重陡坡尽量一步一呼一步一吸,疲劳的时候加深呼吸,有意略微减缓节奏,使体能随呼吸分布均匀。急促的呼吸是对肺肌运动的浪费。同样的运动量却不能吸收足够的氧气,这是驴友应该注意的。

好的步履和呼吸节奏,可以坚持数小时徒步而不用停下休息,并且不感到疲劳。

4、上山时尽量把重心降低

从物理学角度很好理解,重心低,不仅步子稳,也会节省体力。比如个子小的人,就比个子高的人登山节省体力。上身略微前倾到一个适合的角度,让重力帮忙你登山。如果是陡坡,最好手脚并用,这样会非常轻松,前面的斜坡刚好弥补手臂的长度,使人可以和兽一样四肢行走,这是非常节省体能的方法之一。有装备的可使用手杖来达到这一效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