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

凌晨两点,大街上依然有扮成僵尸、扮成吸血鬼、扮成女巫的人笑着闹着走过。

一个来自西方的鬼魂,孤零零地悬空漂浮着。他尽量缩小身体,躲避着那些欢乐的人群。

长吁一口气: “真是的,扮鬼扮得这么真,吓坏真鬼我了。”

正愁着今年又找不到活人的灵魂来寄生和再生,忽然身后传来一个欢快的声音:“兄弟,嘎哈呢?”

西方鬼吓了一个激灵,一回头就看到一位东方鬼一脸笑容地看着他,重点是此鬼兜了一大堆纸币,乐不可支。

西方鬼没有说话,东方鬼又说:“兄弟咋不开心啊,我们花钱找乐子去。你看我每年收到这么多纸钱,什么时候花得完啊,你帮我一起花花……”

西方鬼叹气:“你们东方鬼每年都收到好多纸房子、车子、票子的礼物。我们是得不到祭品的。”

“为什么?”

“人家赶我走还来不及,怎么会给我烧钱?我们国家不像你们国家,习俗不一样,我也好想过你们中元节,嘤嘤嘤……”

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1)

一到过节,就愁翻了我们这些小编。写还是不写,这是个问题。写,万圣节啊。

说到万圣节,难免不让人想起中元节,然而顿时我的脑海中闪过两个画面。

  • 热闹的,古灵精怪的。“一大波僵尸正在靠近……”的群魔乱舞,孩子们的treat ortrick的调皮捣乱,活蹦乱跳嘻嘻哈哈好不自在的嘉年华。

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2)

  • 肃穆的,祭祀性的。深更半夜街上静悄悄的仿若寂静岭,路边有几人蹲在地上画一个圈,在圈内烧纸,嘴里还念念有词念叨着什么。

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3)

(随手吐糟一下画风)

同样被称为是鬼节的日子,中西方“过节”的氛围完全不同呢。在国外是狂欢、戏谑、恶作剧不断的嘉年华,在咱们就是有着诸多禁忌的、肃穆的祭奠先人。

这些都与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相关。

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4)

先来了解一下西方的鬼节的由来:

相传在2000多年前,欧洲的天主教会把11月1日定为“天下圣徒之日”,但自公元前500年,居住在爱尔兰、苏格兰等地的凯尔特人把这节日往前移了一天,即10月31日。

这有三种说法:一种是故人还魂说。因为凯尔特人认为该日是夏天正式结束的日子,也就是新年伊始,严酷的冬季开始的一天。那时的人们相信,故人的灵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活着的人则惧怕鬼魂,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鬼魂无法找寻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这些鬼魂吓走。这也就是现在大部分西方人以古灵精怪的打扮来庆祝万圣节的由来。

随后,大约在公元9世纪,基督教会考虑到许多圣徒还没有自己的节日,就把11月1日定为万圣节,由于它与鬼节相差仅一天,后来人们就把他们合二为一。以后这一节日又流传到北美和其它一些地区。随着时间流逝,万圣节的意义逐渐起了变化,变得积极快乐起来,喜庆的意味成了主流。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这一天是亡魂聚会日,据说死神会在这天将亡魂召去。鬼魅聚会群魔乱舞,让人胆战心惊,所以活着的人会点起冲天的篝火,形成了仪式。这一幕在很多英剧里都有体现,比如《马普尔小姐》的“白马饭店”那集有专门烧女巫的篝火仪式,《神探夏洛克*幽灵新娘》里也有差点烧死人的篝火晚会。还有一种说法是:祭祀女神节,向波莫娜女神表示敬意。

可见在西方基督教文明中,万圣节的风俗也会随着地域差别而有差别。

再来看源远流长的中元节:

孔子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在《论语》中明确告诫弟子:“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所以,在“敬鬼神而远之”的中国主流文化中,“鬼”是可以敬畏但不能拿来戏说的,当然宋定伯装鬼、拿鬼当坐骑、捉鬼去卖的这种事也有,但只存在于志怪小说里。

中国人面对死亡的精神层面的“方生方死”的洒脱,以至于把“鬼”作为另一种生存体验。在祭奠鬼的时候,多是通过将“鬼”的世界拟人化、务实化——给鬼虚拟一个在人间时的豪华排场,房子、仆从、金银财宝、器皿等等。

中国的鬼节文化是以我们延绵不绝的宗法、血缘传统为土壤,更与我们慎终追远、忠孝悌义的传统文化相关。所以,中国的鬼节彰显的是对先人、逝去家人的怀念。相应地我们的鬼出来的目的主要还是接受人们的祭祀而不是寻找再生的替身,这种信念构成了中西方迥异的鬼文化。

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目莲是谁?我的亲娘啊, 目莲救母的故事可是相当著名的(敲黑板)起源《大藏经》,根据《大藏经》里的记载,目莲的母亲这个人其实贪婪成性,经常趁目莲不在家大肆杀牛宰羊入食。中国有句古话怎么说来着,因果循环,天道好轮回对吧。你看吧,他母亲死后堕落在恶鬼道过着吃不饱的生活,每天都被恶鬼们欺凌。目莲修行得了神通后看到母亲在地府的日子,于心不忍便用神通化为食物送给他母亲,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他的母亲生怕其他恶鬼抢食,又生贪念最后那到嘴的食物变成了火炭无法下咽。目莲虽有了神通可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只能去祈求佛祖。佛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后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亡母。”于是就有了七月十五盂兰盆节。然而道教徒则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万圣节你被吓了吗(你见的是什么鬼)(5)

无论是七月半鬼节,还是盂兰盆节,更多体现的是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中国人的社交是由家庭为开端的。对古人来说,家族是何等的重要,族谱里包含此人的一生荣耀。以家为起点出发,去面对社会,面对未来。不论人生的路途有多么远,总有羁绊在心中,我们重视家庭和亲人,重视视若珍宝的事物。然而正是因为重视才会给至亲的人更多的保障和呵护。保险,便是提供保障,对重要之事物的保障。不论是人亦或物,我们心爱的都是想要去珍惜,想要去呵护的。

海绵保,呵护对你来说最重要的。

最后的最后,万圣节的时候出去狂欢,记得要注意安全哦,万事小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