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

“陈老师,我们的作品评分标准我们来定!”

“陈老师,我们觉得重音应该放在这个字上,那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这些稚嫩中透着一丝老成,率真中不乏睿智的声音响彻我的语文课堂,显然,孩子们已成为“课堂主人”。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而我们老师要做的便是引领,用自己专业的语文素养,新颖的教学理念,去开启学生的心智,证得“菩提”,做一个精神明亮的引领者。

佛教说“花开见佛性”。这花即指莲花,“花开”即指修行者达到一定智慧的境界。回顾我在杏坛上的苦苦修行,我总是会联想到素洁的莲。

01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

小荷才露尖尖角

2007年我大学毕业加入海亮,成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初入职场,有的是干劲和理想。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2)

记得入职的第一个月,学校便组织了新教师课堂比武,我清楚地记得那堂课上,我将几个设计好的问题一一抛给孩子们,可总是无人应和,那种冷场和尴尬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把我的信心和期待一下子击得粉碎。课堂上鸦雀无声。

课后我哭了,哭完后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我终于想到问题就是出在我搬了网上现成的教案,生吞活剥,亦步亦趋,完全不顾学情,再加上对教材浮光掠影式的解读,在教学中自然无法随机应变,失败也是情理之中的了。

于是我决定先吃透教材。每每备课前我会反复阅读文章,读到会心处做批注,写感想。那段时间,我的语文书每一页都写得密密麻麻的,好似漫天繁星。这是对文本的深入阅读,也是与作者思想上的交流碰撞。教案也由先前的简案变成详案,同时更多地关注学情,不但备教材,更备学生。因为有了厚积薄发式的积累,我在课堂上渐渐游刃有余,课堂气氛也慢慢开始活跃起来。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3)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4)

“我觉得莫怀戚的《散步》传达的是一份亲情,是一家人的那份和谐相处。”

“我不这么认为,我觉得作者想要表达一份中年人的责任和担当,我的爸爸也是跟作者一样。”

“老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只匾下的梅花‘鹿’与‘禄’是同音,‘树’与‘书’谐音,正说明在那个时代里,要想得到高官厚禄就要读书,这隐含了鲁迅对封建教育的一种批判。”

一个个智慧碰撞的瞬间,便是火花四溅的绚丽。我从孩子们眼中看到了心灵交汇产生的默契的愉悦神情,我知道我开始走进课堂了,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田。

因为坚持写课堂反思,入职的第二、三年我的论文便相继在诸暨市崭露头角,连续两年荣获一等奖。那时候的我就像一簇小小的荷花,在明媚的初夏时光里,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一个年轻老师对这份职业的崇敬,也开始明白,越在困境里,越要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因为你的明亮不仅会照亮你,也会照亮别人。

02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5)

映日荷花别样红

2013年夏天的那节课,我至今记忆犹新,那是我第一次站在诸暨市优质课比赛的舞台上,也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个优质课一等奖。那是一堂关于小说的课,也是这个机会促发了我对小说阅读的无限兴趣。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6)

小说,正因为其言语组织内部包含着丰富的意义,也暗示了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对其进行多元解读。韦勒克认为:“一部文学作品,不是一件简单的东西,而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于是我和第一个小徒弟便开始了对多篇小说的解读。

《红楼梦》中林黛玉一句“我要饶了云儿,再不活着!”道出了黛玉的毁灭性人格,即使在对云儿的玩笑话中仍可见一斑;宝钗一句“我劝你们两个看宝兄弟面上,都撂开手罢。”足见宝钗不持什么立场,也甚是圆融。可见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理解需把握话语中的个性。

再如《我的叔叔于勒》中一个极典型的人物——约瑟夫的母亲。当绝大部分孩子都给这位母亲贴上“虚伪、冷漠、自私”的标签时,一个男生提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母亲”是值得被原谅的,因为她经历了生活的暴击,她所表现出的狼狈和暴怒都是应对生活的一种常态,我们是否应该怀着一种悲悯的心态看待这样的人。听到这样的解读,我内心一怔,这是我在预设过程中没有想到的。

课后我查阅资料发现,这样的人物被称为“圆形人物”,即有一个比较稳定的性格轴心,同时又呈现不同的性格侧面和层次,且相互交错融合。由此可见,小说阅读要关注人物的复杂性。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7)

“留白”本是指书画艺术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在之后的很多堂关于小说的课中,我发现小说中也有这样的“留白”。

以小说《最后一课》为例,在最高潮的部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我的朋友们啊,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韩麦尔先生究竟想说什么?是怎样难以言状的痛苦?请做一回先生,说出他没有说出的话。沿着人物自身逻辑,抓住这样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留白”阅读空间。学生很快走进了人物内心,回答自然也是异彩纷呈,他们已然触摸到了人物的情感脉搏,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小说要说七分,留三分,才会给读者产生更多的想象。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8)

小徒弟常对我说:“师父,我真佩服你的毅力,一个课堂中的知识点,你会如此投入地钻研!”我说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钻研教材不仅要“基于文本,也要深入文本,更要超越文本”。《语文新课程》中也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远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也往往是多元的。”学无止境,教无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时候的自己就像夏日骄阳下盛开的一朵红莲,用热情和干劲,探求与思索将语文的一池天地点缀得绚丽动人。王开岭先生说:“只有恢复孩子般的好奇和纯真,只有像儿童一样精神明亮,目光澄澈,才能从最平凡事物中注视到惊奇与美丽。”池水轻轻荡漾,天光云影徘徊,一如孩子们清亮的眼眸。

03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9)

风定池莲自在香

“我们的课堂既要脚踏实地,也要仰望星空。”这是我的师父时常跟我说的话,我无比赞赏,也努力践行。在之后的青年教师素质比武中、学科论文评选中我都过五关斩六将获得了一等奖,并荣获诸暨市教坛新秀的称号。2020年吴亚敏老师将海初教研组长这神圣的一棒交与了我,我想这是一份信任,更是一份责任,同时也意味着自己踏上了新的征程,我要尽我所能引领海初这个38人的大团队向前迈进。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0)

然而刚接手的第一年,我就像极了在风雨里被打得左右攲斜的那朵莲。

我始终认为,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有机结合,语文学习不该只限于高大上的“象牙塔”,更应该是学中做,做中学。但我明白打破常规,突破壁垒,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我决定从自己的课堂开始转变思维,身先士卒,趟出一条路来。部编教材实施以来,对我们的课堂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精神价值的引领上要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有机渗透,既要立德树人,还要养成一系列的语文素养。

第一次教研会议上我就跟老师们指出最重要的三点并得到了认可:首先我们要从传统的单篇教学走向单元整体式教学;其次活动探究单元必须以任务为轴心,以阅读为抓手,整合多个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最后把我们丢掉的“综合性实践”捡起来。我们得尝试做项目,做课题。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1)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2)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3)

首先从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始,以七上“文学部落”为例,我做了一个项目化活动,核心任务是制作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班刊---《等你》。孩子们在这中间经历了“招募会”,过了一把编辑瘾,彰显了美工和排版的能力,更可贵的是增强了沟通和协调能力。当沉甸甸的班刊拿到手里时,孩子们的神情里溢满了激动。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4)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5)

有了一些经验后,我在七下又开始了不一样的尝试,开展了“我的语文生活”为专题的系列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社会各个角落做调查访问、搜集整理。因为两个班的孩子们来自四面八方,最后在“正眼看招牌”、“广告词我来写”、“寻找最美对联”三个活动中展现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公开课上,“店小二们”“广告商们”“对联宣讲员”们也是各显神通,各尽其能,欢乐无尽,收获无限。

我的第三步试验放在了八上的探究单元“新闻阅读”版块。学期一开始我们师徒五人便开始讨论这个项目的驱动任务,最后定为做一份属于自己班级的“HBA体坛快报”。整个活动由选题-提纲-采访-写稿-排版组成,在新闻选题上我们采取“组长竞选-头脑风暴-世界咖啡-他山之石-成果汇报”这样的方式。小组内的思维碰撞,帮助他们更好地树立了“读者意识”,提升自己的选题质量。活动中孩子们化身为一个个小记者,对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一一采访,体验了一把现场采访的刺激和乐趣。难能可贵的是孩子们在采访思路、提纲设计、采访要点的记录等方面不亚于专业记者。最后孩子们设计的萌新小报也是精彩纷呈,屡获好评。这次活动让孩子们真正站在了“舞台”中央,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体验到了新闻采访的内涵和真谛。被寿校评价为“一次学科与校本文化的完美邂逅”。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6)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7)

这样的项目化活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教学应该是一个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学内容的架构向语文核心素养的纵深处伸出更远触角的过程,它能极大地培养学生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这样的活动最关键的一环不能漏,就是“有效评价”。我记得班上一个平时在课堂上沉默寡言的孩子,在他的自我评价单上写了一句话:“我从来没有想过语文课可以这么有趣,在小组内我可以帮他们画画、设计版面,我好像没那么讨厌和畏惧语文了。”我相信这样的话对我们每个老师都是一种深深的触动,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发生变化的时候,评价方式也一定要随之而变,再也不能只是停留在纸笔测试的题目和分数上,应该是要转变为基于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态度表现的过程性评价。当然评价的规则要由老师直接给出慢慢转向为孩子们自己制定,来实现他们是“舞台C位”的真正目标。

智慧课堂研修日志(我和我的课堂陈憬憬)(18)

兜兜转转十五年,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的每一堂课都是自己成长的见证,也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我想我是幸福的,那种摒弃了一切繁华与喧嚣后的沉淀,让我对教学始终保持了一份纯真、好奇、汹涌的爱意,我要带着我的团队,在海亮教育这片沃土上,努力成为一群站在孩子背后的精神明亮的引领者。

做一朵智慧的莲,不急不躁,不蔓不枝,不卑不亢。证得菩提,启迪智慧,得一份精神上的自在光明。十五载的教学生涯,不断感悟,点滴积累,诉至笔端,是回顾,是告慰,更是一种自我激励。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愿清风吹拂时,你我都能如莲一般,馨香盈满心间。

作者名片

陈憬憬

海亮初级中学807、808班语文老师

海初语文教研组长

诸暨市第一届语文研修组成员

2008年 诸暨市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

2009年 诸暨市“优秀团干”

2012年 诸暨市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

2012、2016年 诸暨市初中语文学科论文一等奖

2016年 海亮教育集团优秀教师

2016年 指导诸暨市第二届中小学经典诗文朗诵《乡愁》获二等奖

2016年 海亮教育集团首届教师现场演讲比赛二等奖

2017年 诸暨市第五届青年教师素质比武一等奖

2017年 海亮集团优秀员工

2017年 考上教师编制,选择继续留在海亮任教

2018年 诸暨市第十三届教坛新秀

2019年 《中国石拱桥》在全国中小学优质课电视展示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2019年 诸暨市第二届教师技能比武二等奖

2019年 论文《浅谈初中语文课改中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文存》杂志刊登

2020年 指导708班姜震昊同学获得“绍兴市书香少年称号”

2020年 指导708班蒋博文同学荣获诸暨市阅读文化节现场朗诵比赛二等奖

2021年 指导第一届“我爱这土地”现场课文朗诵比赛 707班魏逸帆获绍兴市二等奖、诸暨市二等奖;708班蒋博文获诸暨市一等奖第一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