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晋书•陆机传》: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造太常张华。华素重其名,如旧相识,曰:'伐吴之役,利获二俊。'”

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1)

到太康末年,陆机与弟弟陆云一起到了洛阳,走访太常张华。张华一向看重他们的名声,见到他们如同旧相识相遇,对他们说:“伐吴一役,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得到了两个才俊之士。”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然晋虽不文,人才实盛:茂先摇笔而散珠,太冲动墨而横锦;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

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2)

晋代的皇帝虽然不重视文学事业,但有才华的文人实际上很多:张华摇动笔杆,写就的文章就像散落的珍珠;左思挥洒墨汁,成就的文稿就像展开的锦绣。潘岳、夏侯湛两位的文章像双璧般光彩照耀,陆机、陆云兄弟的辞赋展现出两位才子的文采。

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3)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南方之美者,有梁山之犀象焉;西南之美者,有华山之金石焉。”

东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会稽的竹和箭。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梁山的犀角和象牙。西南方出产的美好的东西,有华山的黄金和玉石。

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4)

上文中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竹箭是两种东西,非徒一物也。

宋•沈括《梦溪笔谈》:“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竹为竹,箭为箭,盖二物也。”

“东南之美”,本意指东南地区的名优特产,由物及人,后遂用以喻指东南地区之英豪俊杰。

“东南之美”者,实局限于东南一隅也,也有可能称得上是全国之美、甚至是世界之美。故《世说新语》有云:“不徒东南之美,实为海内之秀。”

滕王阁序里所涉及的典故(滕王阁序中的典故)(5)

王勃之后,唐人亦有诗句曰:“东南之美,生于会稽。牛斗之气,蓄于昆溪。”

今有成语“东南之美”“东南竹箭”,用来比喻某区域内的优秀人才。

与上面两个成语意思相近的说法还有一个,“荆衡杞梓”,也是成语,意思是指荆山和衡山的两种优质木材,也用来比喻优秀的人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