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

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1)

求那跋陀罗

求那跋陀罗,这里叫功德贤,是中天竺人,因为学习大乘有名所以世人号称摩诃衍。本来是婆罗门种姓,学过五明(声明、因明、医方明、工巧明、内明)等论,后来遇见《杂阿毗昙杂心认经》,刚一读就惊悟了,于是深深崇敬佛法。他家世代信奉外道禁绝沙门,他就舍家偷偷到远方求师,接着剃度出家专精志学,以及受具足戒博通三藏,到师子等国都受到供养。后来有缘东方,随船泛海中途遇风停止,淡水用完全船的人都忧心惶惶,跋陀说:“可以同心协力念十方佛称观世音圣号,有什么不感应呢?”于是密诵经咒恳切礼忏,很快就有风暴起直到密云降雨,一船人得救了。南朝宋丞相南谯王义宣镇守荆州,盖大殿请讲《华严》等经,而跋陀想到自己不善说汉语心怀愧叹,就早晚礼忏请求观世音菩萨暗中感应,于是梦到有白衣人带剑举着一人头,来到他面前说:“为什么忧愁呢?”跋陀就说明原委,来人说:“不用担心。”接着用剑砍他的头换上新头,然后让他转动转动说:“不痛吧?”答:“不痛。”跋陀豁然感觉心神喜悦,早上起来就完全领悟汉语了,于是开讲。元嘉末年谯王常做怪梦,跋陀回答他说:“京都将有祸乱。”不到一年就发生叛乱。

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2)

孝建初年谯王阴谋反叛,跋陀面容忧戚还没说话,谯王就问原故,跋陀劝谏恳切,然后流泪而出说:“必定没有希望,贫道不能随从。”谯王因为他受大众敬信,就逼他一起出阵。梁山(属安徽)大战失败后逃兵乘船拥挤,又离岸很远,跋陀判断无法保全所有人,只有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自己手拿竹杖跳到江中,水到膝盖,用杖刺水,水流深急,见一童子忽然从后面来牵他的手,他回头对童子说:“你小儿怎么能渡我?”恍惚之间觉得走了十几步,就到岸上。跋陀当即脱下纳衣想报答童子,再看周围却不见人了,跋陀全身毛发竖起。当时宋将领王玄谟督战梁山,宋世祖刘骏命令军中要抓获摩诃衍,善加护理。传令下去后,不久就抓到跋陀,下令用船送到京城,世祖马上引见问候安慰,说:“盼望很久了,今天才相遇。”跋陀说:“既然沾染有罪,理当粉身碎骨。如今得到接见,等于重生。”问还有哪些贼人?答:“出家人不参与战事,但是张畅、宋灵秀等逼迫过贫道。我明白过去难以预料的因缘才有这样的事。”世祖说:“别担心了。”当天吩咐住在后堂供施衣物,出行坐轿,等到中兴寺建成后再搬过去住。后来在秣陵境内凤凰楼西边建寺院,每到半夜就有推门呼唤吵闹,去看又不见人,众人屡做怪梦。跋陀烧香祝愿说:“你们过去有缘在这里,我现今建寺院,常为你们做法事礼忏超度。如果留住的就作为护寺善神,如果不能留住的就各自随缘。”祝愿后信众十多人,晚上都梦见鬼神一千多搬走了,寺众遂后安宁了。

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3)

求那跋陀罗译《八吉祥经》记

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4)

求那跋陀罗译《胜鬘经》

宋大明六年天下干旱,祈祷山川几个月没有灵验,世祖请跋陀求雨说:“一定要有感应,如果没有感应就不用相见了。”跋陀说:“仰望凭借三宝、陛下的天威,一定会降雨。如果不降雨不再见陛下。”然后前往北湖钓台烧香祈请,不吃不喝默诵经文,又加秘咒。第二天下午三时西北云起,初如车盖,日落时风起云涌,随后连着几天降雨。跋陀寻常捧着香炉从不放手,每到吃饭时飞鸟就来聚集手上取食。后来到太宗朝跋陀的礼遇供养始终隆重,宋泰始四年正月觉得身体不舒服,便与太宗及公卿等告别。临终前三天一直站立而望着天上的云,见到天花和圣像后,回到房中圆寂了,享年七十五岁。

西域僧传(神僧传求那跋陀罗)(5)

求那跋陀罗舍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