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宜居为主要功能的田园新城(江宁区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现代活力新城)

生态宜居为主要功能的田园新城(江宁区加快打造幸福宜居现代活力新城)(1)

近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江宁这十年”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全面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取得的成效,描绘幸福江宁的生动模样。

党的十八大以来,江宁区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定向领航,全面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幸福宜居现代化活力新城。近十年,建成区面积由112平方公里增长至2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由114.6万人增长至192.6万人;城镇化率由70%增长至78%。一串串对比数据,见证着江宁十年来的非凡巨变。

这十年,江宁区坚持“内外兼修”,尽显现代活力时尚新城魅力。十年前,江宁区仅有1条地铁,十年后,轨道交通达8条,运营里程超250公里;十年前,江宁区首个大型商业综合体江宁万达开工建设,十年后,以百家湖商圈为代表的大型商业综合体面积超80万平方米。十年间,江宁区既自修“内功”,又重塑“形象”。厚植城市精神,注重讲好江宁故事,针对城区人口快速集聚特征,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大力实施“腾笼换凤”,生产空间更趋集约;聚焦空间提靓,立足资源禀赋、放大特色优势,加快设施嵌入、功能融入、文化代入,打造现代时尚的“城市客厅”,生活空间更加宜居;聚焦生态提优,为环境减负,为发展增绿,为生态增值,“青绿江宁”成绩斐然,生态空间更为怡人。

这十年,江宁区坚持“以人为本”,推动幸福宜居水平显著提升。一区高铁“3线3站”,公路总里程约2368公里,营运公交线路增至192条;先后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18.6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显著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实现全覆盖,获批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本土“小江家护”品牌响彻全国;积极培育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新增幼小学校124所,省、市优质幼儿园就读率达90.99%,建成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区。

同时,江宁区建成“15分钟体育健身圈”,现有体育公园32个,全民健身设施1888个,体育场地面积约910万平方米;建成“15分钟文化服务圈”,现有文化场馆29个,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2000平方米,24小时自助图书馆服务市民“不打烊”;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创成江苏省首家区级三甲综合医院江宁医院,高标准建成10个基本医疗服务中心;建成“15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新增城市公共绿地面积59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进绿、处处有绿”。

这十年,江宁区持续擦亮绿色生态发展底色,20公里秦淮河岸线“线”上成景,杨家圩光影秀、小龙湾灯光喷泉点“点”上出彩,高标准建成6.7公里沿江示范段风光带和“滨江秀林”超4000亩,“长江入苏最美门户”实至名归;从“五朵金花”到“遍地开花”,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双区叠加”,黄龙岘、石塘人家等17个村成为国家级美丽乡村典范,前杨柳村被列为中国传统村落;厚植美丽江宁“绿色基底”,成功跻身中国县域全生态百优榜第4位,大气环境质量连续两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显山露水”“蓝天碧水”成为江宁新常态。累计绿化造林、环境提升1.84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7.3%。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垃圾分类成为居民新时尚。

这十年,江宁区“严守底线”,全面筑牢本质安全防护基石。持续推进区域水厂、增压站及管网建设,供水能力增至135万吨/日,水质安全率达100%。加快能源储运设施建设,5千伏及以上变电容量突破千万千伏安,电网调度最高负荷增速突破两位数。新建燃气管线1285公里,新建LNG应急储备站3处,天然气储备和应急调峰能力全面提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江宁区将抢抓新一轮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勇挑大梁、敢为善为,真抓实干、开拓创新,高水平构建现代都市新格局,高标准打造民生福祉新样板,高品质建设生态秀美新家园,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王雯琦

(来源:江宁区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