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

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弟弟在外地读大学,哥哥很久没有见到弟弟了,正好弟弟放假回来,哥哥想兄弟俩出去好好吃一顿饭。

到了餐厅,餐桌上的美味弟弟不好好吃,反而目不转睛地看着网红们做直播,还一边念叨着:“哎呦,又有人给她送了一个火箭,要是我能做网红该多好。”

互联网发展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渴望能成为网红,究其原因,我想到了知乎上曾有个热门话题:“学历不高的网红日入数十万,而苦逼白领月薪只有几千。”也许正是这样的工资差距,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重视学业,热衷于整容、开直播做网红,渴望一夜成名。

今天,我将从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角度来解析,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原因,以及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自我。本文主要从自我概念的定义,三种自我概念的区分,自我概念的功能来教会大家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

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1)

01、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心理学里从“自我概念”角度可以解释原因

自我概念的定义:自我概念通俗来说就是“我是谁” ,有“主我”和“宾我”之分。

“主我”是指活跃的信息处理器,也就是自我感受;例如:我看到了一只小狗。

“宾我”是指对自己的看法与信念,例如:我觉得我是一个温柔的人。

从自我概念的定义出发,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从“主我”来看,是年轻人看到了其他人做网络直播获得了高收入与名气;从“宾我”来看,年轻人觉得许多网红学历不如自己,因此认为自己也可以通过网络直播成为网红。

接下来是自我概念的三种区分。

实际自我,指个体认为自己实际上拥有的品质。

理想自我,指个体期望自已拥有的品质。

必须自我,指个体应该或者必须拥有的品质与责任。

当实际自我与理想自我或者必须自我出现差异时,它会驱使个体做出改变;若无法改变这种差异,可能会导致个人出现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从实际自我来看,大多数年轻人做着一份月薪几千的工作,工资仅仅能够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才是他们的真实现状。

从理想自我来看,年轻人通过互联网,了解到网络直播可以让普通人一夜爆红,因此他们期望自己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成为大家的中心,实现理想的自我。

当理想自我与实际自我出现差异,也就是年轻人不满意自己的本职工作,期望成为网红,自我认知出现了偏差,这就驱使他们想要改变现状,首先从容貌入手,整容、化浓妆,然后通过电脑、手机,录制自己的特长,成为网红。

但当年轻人发现,真的开始网络直播,网红根本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能一夜爆红,他们便产生了失落感,先是怀疑自己,再是怀疑世界。负面情绪的出现,影响到了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因此,通过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的角度来解释该现象,我们便能发现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本质原因,其实是对自我认知的偏差。

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2)

02、从“自我概念的功能”来看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现象

自我概念的功能:

  • 保持内在一致性
  • 解释经验
  • 决定期待

1.保持内在一致性:个人怎样理解自己,以及对自己的行为保持清醒的看法,不随波逐流。例如,当人们自认为自己没有种族歧视,但情境使人们遭遇可能被怀疑为具有种族偏见时,人们会努力做出显示自己确实没有种族偏见的行为,自己来证明自己与反对种族歧视的倾向具有一致性。

热衷于网络直播的年轻人,有的是看到自己的同学或朋友在网上做直播成功获得了大量粉丝与收益,而自己认为朋友或同学无论是长相、还是能力,都不如自己,于是认为自己也能成功。他们会努力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便保持了内在的一致性。

2.解释经验:一定的经验对于个人具有怎样的意义,可以从自我概念中得到解释。例如,一个自认为能力一般,只能获得普通成绩的学生,在他看来那些成绩好的学生,是能力强。因此,该经验也就为自己的成绩普通做了解释。

而那些看到身边的同学或朋友通过网络直播获得了成功的年轻人,他人的间接经验给了自己启示,以至于个人也想从事网络直播,获得实践经验,一步步走向成功。

3.决定期待:人们对事情发生的期待与自我认知相符合。例如,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到了期末考试,成绩考得很差,而他自认为成绩没考好是必然的结果,他有这样的期待。

对于尝试网络直播成功的年轻人,在经过了不断的尝试,经受了一次次失败的打击,他都坚持了下来,终于在网络收获了一定的铁粉,然后他在网络直播中,说出了那句“坚持了,才有可能。”诉说自己成功的经验,该成功的期待符合了自己的认知。

这三个过程完整诠释了自我概念三大功能,也诠释了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原因。

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3)

03、自我的参照、社会的导向,是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内外归因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参照效应”。

自我参照效应是指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它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网络直播等信息大都是年轻人,因此,年轻人对该信息会进行自我参照,并且接触网络直播越多,大脑对其进行加工就越多,网络直播对年轻人的影响也就越明显。

心理学解释说:“我们的自我概念的很大部分受社会导向的影响。”

在社会与媒体的对网红高收入的频繁报道下,网红经济已经是时代的趋势,社会的导向对年轻人影响巨大。年轻人渴望成为网红,个人主义倾向越来越明显。

这就要联系到心理学上“社会自我”的概念。社会自我也叫集体认同,是关于群体对自己的认同、人际关系中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可以是种族、民族、文化等的认同。

通过网络直播,成为网红,获得大量粉丝,也能够获得集体认同,满足了年轻人内心的空缺感。做网红,也成了他们改变现状乃至命运的救命稻草,因为这不仅能提高经济收入,更能提高人气,获得他人认可。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其实都可以从社会导向和自我参照效应的影响找到原因。

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4)

04、对于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的现象以及归因,谈谈该现象对我们现实生活的意义

第一,文化需要跟进时代,但不能没有底线

网红,作为新时代的产物,各种APP的推出,造就了各行各业的网红,同时也使年轻人对其疯狂,或者自己也想成为网红。和平时代,网红八卦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成为网红的门槛低,甚至可以一夜暴富,因此,网红的出现,既是时代的进步,也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的思考。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道: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

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如果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

一切公共事物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网络时代,信息泥沙俱下,很容易诱导人们走向极端。若娱乐时代,失去了底线,若无人再崇尚经典文化,人人只满足于明星丑闻、美女直播、无脑短视频,长此以往的后果,令人细思极恐。

第二,网红经济的兴起,创新了商业模式,拉动了消费

当然,网红经济的发展,也有许多好处。

网红经济商业模式的兴起,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借助直播平台依靠网红的影响力,带动消费。相比较传统电商,网红直播有超越图片文字更生动形象的传播效果,能够解决传统电商平台的痛点,克服传统商品展示单一、图文信息不能够满足消费者,缺少与消费者互动的弱点。另外,直播还具有基本的互动和场景连接,提供一个实时的消费渠道,为电商增加变现的机会。

网络直播真的有那么不堪吗(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5)

第三,传播正能量和知识价值的网红成为时代清流,为用户提供真正的知识

积极正能量的网红也是这个社会所需要的,文化艺术的传承也需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人都可以成为网红的时代,能够更多地展示和了解不同工作的内容,这也未尝不是一种收获和成长。而那些充满负能量,破坏和谐的行为,迟早会被扼杀。

例如,许多学校的老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技能,在网络授课,成为网络名师,不仅增加了自己的名气,也为学生带去了知识。社会多鼓励为用户带来真正干货的网红,只有这样,网红经济才能真正从思想上造福于人民。

总结一下: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直播,我们不能停留在表现,学会运用心理学知识来从现象中找原因。我们会有更深的理解以及更深的看法,网红经济的兴起,有利有弊,唯有扬长避短,趋利避害,网红经济,才能真正造福于人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