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

1889年,当巴黎的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落成的同时,在城北的巴黎蒙马特区,一家叫做“红磨坊”的 歌舞厅也正式开业了。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

如今的红磨坊

这时候的法国娱乐场所,竞争相当激烈,长江后浪推前浪,很多不给力的歌舞厅,一不留神,就会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比如,这个“红磨坊”的前身——煎饼磨坊。

下图这幅名画,一些时候,很容易被误读成“红磨坊的舞会”,其实,它的本名,叫做《煎饼磨坊的舞会》,是1876年,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比人们口中那个大名鼎鼎的“红磨坊”的开业,早了13年。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2)

作为“红磨坊”的前辈,“煎饼磨坊”也算得上历史悠久。

1814年,反法联盟攻到了巴黎城郊,一名叫做德布雷的小业主,组织了周边居民,自发抗敌,并英勇杀死三名敌军。

没成想,德布雷弄死的三个敌人,是俄军中的哥萨克骑兵,向来是出了名的不好惹,非常记仇。

很快,德布雷被一队哥萨克复仇者们抓了起来受尽折磨。死后,他的头颅还被割了下来,挂在他家磨坊的风车上进行示众。

几年后,波旁王朝复辟,法国和巴黎又重归于平静,德布雷的长子小德布雷为了纪念这段惨烈的英雄事迹,在当年老爸的勇敢对敌,壮烈牺牲的地方...建了一个歌舞厅,并以当年老德布雷的产业——“煎饼磨坊”命名。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3)

《煎饼磨坊》梵高 1886年

这个...脑回路,就不得而知了。毕竟,咱们也揣测不清楚,19世纪的小德布雷,当年是个什么心理活动。

只能说,这...很法国。

而且,在“煎饼磨坊”的带动下,蒙马特一带就这么灯红酒绿地发展起来了,形成了集歌舞厅、红灯区等产业的一条龙“服务区”。

有阵子,“煎饼磨坊”曾经无比风光,堪称当年巴黎人民休闲娱乐生活的绝佳之地,尤其是对那些屌丝来说,特别的友好——只需0.2法郎的入场费,就能尽情跳个痛快。

然而,好景不常在,到了19世纪末,大量廉价的平民歌舞厅开始集中涌现,“煎饼磨坊”陷入了严重“同质化”的瓶颈之中,最终走向了破产。

盘下“煎饼磨坊”的,是西班牙人约瑟夫·奥雷和法国人夏尔·齐德勒。这两人看好“煎饼磨坊”周边的娱乐商业价值,投入了不少本钱。

跟主打平价,吸引劳动人民的“煎饼磨坊”不同,他们要以奢华奔放的美女艳舞阵容吸引游客,并将其更名为“红磨坊”,主攻中上层有钱人士。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4)

妮可·基德曼主演的电影《红磨坊》,就发生在这个时代

这时的红磨坊,被扩建升级成了能容纳两千余人的大型歌舞场所,主打以歌舞、杂耍、仿技等趣味和“风俗类”节目招揽观众。

在表演模式方面,约瑟夫·奥雷开发出了“浸入式”歌舞,通过各种出其不意的手法,让观众充分融入剧场——比如,利用弧形的舞台设计将观众“包围”起来,吊着钢丝在空中“飞翔”的演员会突然从观众头顶上掠过,旁侧的墙上隐蔽的伸缩舞台随时可能送出歌唱的演员,歌手和舞女还会借助道具,神乎其神的穿梭在观众当中。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5)

电影《红磨坊》截图

这些手段,令观众们更像是个“参与者”,获得了一种和端坐在其他剧场里截然不同的乐趣体验。

尤其是此时红磨坊互动式的“热舞”,堪称一绝。

当年的巴黎舞厅,非常流行一种香艳且挑逗性极强的舞蹈——康康舞。就是下图这种,左二为红磨坊的头牌舞女,Louise Weber(都说胖子柔韧性好,看到Louise Weber,我信了)。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6)

这个康康舞,属于法国“国粹”。咱们一般爱管它叫“踢大腿舞”。

因为它的表演形式,主要就是热情展现大长腿和翘臀——一群舞娘站成各种队形,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冲观众左一下右一下地掀开裙子,高踢腿,时不时来个大劈叉。裙摆要掀到下巴,踢腿要高过鼻尖,故意让观众看到自己的黑丝大长腿和性感的蕾丝底裤。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7)

在西方文化中,女人的腿有着非常强烈的“性暗示”,以至于长期以来,欧洲女性的脸庞和脖颈,甚至事业线都可以大方地示人,唯独双腿属于极为隐私的部位,除了自己的男人,其他人要见着了,那就是在“耍流氓”。

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西方女性的裙子还长至脚面(下图这样的),别说露大腿和底裤,一般的女子就是在公共场合被别人看到了脚踝,都会感觉特别不体面甚至心生羞耻。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8)

20世纪初的淑女们

比如,当年的欧洲保守势力异常反对女性骑自行车,主要原因就是,骑车必须露出脚踝,而且,在骑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风,小腿没准也会被人瞧见....如此操作,这还了的!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9)

这样的环境中,大家可以脑补一下男人们(当然,观众里也有女性)欣赏康康舞的时候,心中的巨大震撼....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0)

尴尬的是,这个火辣的康康舞,各大舞厅都有上演,一个比一个跳的奔放。那么,如何让红磨坊的康康舞打出名气,这个就非常依仗它的宣传力度了——毕竟,你就是跳的再使人流鼻血,也得先让受众们知道有这么个夜总会的存在才行。

于是,红磨坊的另一位合伙人,屠夫出身的巴黎夜总会大佬,夏尔·齐德勒,开始出招了。

夏尔·齐德勒,特别擅长公关,拉拢起人脉关系来,那可是一套一套的。他靠着自己的公关能力,不但招募了大量优秀且心理素质极佳的歌舞演员和音乐人,还成功请到了不少王公贵族、报业巨头过来捧场,更别出心裁的找了多位知名画家,现场作画,用以进行视觉宣传,扩大知名度。

这其中,最成功的,当属此时被誉为最潮艺术家的印象派画家,艺术界的“意见领袖”级人物,图卢兹·劳特累克。

这位劳特累克,看形象,那是相当的有识别特色——身高145不到,走路的时候,腿还一瘸一拐的。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1)

虽然劳特累克是个侏儒形象,但他的出身,可算是正经八百的“高富帅”。

他来自于法国阿尔比的一个世袭贵族家庭,祖上带着伯爵头衔,而且,劳特累克还是家中长子,属于家族的第一继承人。

可能是因为过于追求纯血,家里人世代近亲结婚的缘故,劳特累克虽然心智正常,但身体发育迟缓,十四五岁的时候,身高才长到140多点。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2)

只看上半身,忽略腿的话,劳特累克伯爵的形象还是可以的

更悲催的是,这段时间,他连续两次意外摔倒骨折,而且很“寸”的,一次伤了左腿,一次伤到右腿。

好不容易恢复了行走能力后,他的身高也不再增长了,走路时,还有点坡脚。

不过,资质惊人,家境又好的劳特累克身残志坚,仍旧靠自己的实力考上了巴黎大学。

可是,刚入学没多久,他就对老妈说:我不想读书了,我要改行去画画。

难得的是,贵为伯爵夫人的母亲,在劝解无效后,还是全力支持了儿子的选择。

渐渐地,在以印象派为王的当年巴黎艺术界,这个与众不同的画家,形成了自己非常独特且令人惊叹的风格,虽然身材矮小,其貌不扬,但周边从不缺少美女。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3)

劳特累克的一位女友,著名画家苏珊娜·瓦拉东,虽然她比红磨坊的姑娘们还美,但劳特累克仍然不停的寻花问柳

而且,作为当年罕见的贵族画家,劳特累克那个名门之后的风度和高贵的出身,也令他在一众印象派艺术家中,显得特别瞩目。

正如前面说的那样,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劳特累克,已经“修炼”成了巴黎艺术界“意见领袖”级的人物。

红磨坊为了凸显格调,加大宣传力度,不但免费邀请这位贵族画家来自家来体验“艺术”,现场作画,还高薪聘请劳特累克为御用画家,为红磨坊量身打造宣传海报。

试想,当艺术和娱乐合体,由高贵的伯爵老爷执笔的高大上的海报一问世,这下,全巴黎的男女不都慕名而来了嘛。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4)

劳特累克为红磨坊画的宣传海报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5)

劳特累克笔下的红磨坊

按一般人的理解,要做宣传,那肯定得把红磨坊画得美轮美奂,如同人间天堂一般。

然而...劳特累克,他偏不。

比如,这“红磨坊”的二号舞娘,被称为“康康舞皇后”的珍妮·阿弗莉的真人照片。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6)

这是劳特累克笔下的珍妮。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7)

还有这样的(眉眼还真的很相似,但这个表现手法..)。为此,珍妮·阿弗莉曾经多次抱怨,甚至以辞职作为威胁,但各种抗争无果——这些海报竟然效果出奇的好,宣传手段非常成功。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8)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19)

真人和海报对比

下图这张名为《红磨坊舞会》的画作,曾长期挂在红磨坊的大厅内,属于红磨坊的一大标志性象征符号。

巴黎红磨坊简介(巴黎红磨坊)(20)

对于劳特累克,后世评价他的作品说:

他的画面常给人一种伪装高贵与尊严的印象,节奏感极强,荒谬又可笑,他以极其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洞悉了这个“人间乐园”骄奢淫逸的本质。

具体表达的是什么,我也说不太清楚,大家可以细品品。

后来劳特累克还被称作了“现代广告画之父”,这显然离不开他当年对红磨坊的成功宣传。

就这样,通过这位身高一米四多的小矮人,整个巴黎,甚至是法国和全世界,都深深地记住了红磨坊夜场里的那些热情奔放的“大长腿”。

可能,这就是艺术界的“明星带货”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