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为什么不加入北约(奥地利共和国)

奥地利共和国通称奥地利(德语:Österreich),是一个位于中欧的内陆国家,但在历史上也被分类成西欧或者东欧的主权国家。奥地利与多国接壤,东面是匈牙利和斯洛伐克,南面是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西面是列支敦士登和瑞士,北面是德国和捷克。首都兼最大城市是维也纳,人口超过170万。国土面积83,855平方千米(32,377平方英里),同时因阿尔卑斯山存在的缘故,奥地利成为了一个山地国,只有32%的国土海拔低于500米(1,600英尺),最高点海拔3,798米(12,461英尺)。

奥地利为什么不加入北约(奥地利共和国)(1)

如今的奥地利是一个半总统制的代议民主国家,下含九个联邦州。奥地利是当今世界最富裕的国家之一,2012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6,330美元。其人类发展指数在2014年排世界第21位。同时自1995年以来就是欧盟成员,是OECD的创始国之一。1995年签订申根公约,1999年接受并于2002年起使用欧元。奥地利曾是统治中欧650年到1918年哈布斯堡王朝的核心部分,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匈帝国的首都,并且奥地利在民族上属于日耳曼民族的居住地,和德国、瑞士、卢森堡同为德语区,在历史上和中欧及东欧的的匈牙利、捷克、波兰都有紧密的关联。

奥地利为什么不加入北约(奥地利共和国)(2)

根据考古发现,奥地利在旧石器时代已经有人类活动。在罗马以前,有多个凯尔特人的部落在此地区活动。其后罗马帝国占领了凯尔特王国诺里库姆并设立为行省。

罗马帝国衰落后奥地利曾先后被匈人、伦巴第人、东哥特人、巴伐利亚人和法兰克人占据。一支斯拉夫部落向阿尔卑斯地区迁移,占据了现今奥地利的中部和东部地区,建立了卡兰塔尼亚王国。公元788年查理曼征服了该地区,鼓励拓殖,并引进了基督教。查理曼之后,法兰克帝国分裂,奥地利地区成为独立的东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当时该地区被称为“marchia Orientalis”(拉丁语“东方边疆领”之意),由巴伐利人领袖(后来的巴伐利亚公爵)管理。976年被封予巴本堡王朝的利奥波德,作为对抗南斯拉夫人和匈牙利人的前线基地。

奥地利这个名字最早见诸记录是在996年,当时写作Ostarrîchi,亦即“东方边疆领”的古德语翻译。1156年的小特权将奥地利升格为公国;1192年巴本堡王朝又获得了施蒂利亚公国。1246年奥地利的腓特烈二世在莱塔河战役中战死后,巴本堡王朝绝嗣,奥地利遂落入波希米亚的普热米斯尔·奥托卡二世之手。但1278年在边疆领之战中奥托卡二世败于德意志的鲁道夫一世,从此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止,奥地利一直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

哈布斯堡家族在14、15世纪积极扩张领土。1526年奥地利取得了波希米亚和奥斯曼帝国未有占领的匈牙利,两大帝国之间的摩擦日益增多。1683年9月12日的维也纳之战中奥地利联合来自波兰的援军将围困维也纳两个月之久的奥斯曼帝国军队击败。这场战役阻止了奥斯曼帝国向欧洲中西部扩张的行动,并维持了哈布斯堡王朝在中欧的霸权;随后的一连串军事行动,导致1699年卡尔洛夫奇条约的签订,奥地利获取匈牙利全境。从此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覆亡之前,哈布斯堡家族便等同神圣罗马帝国。

随着普鲁士的崛起,奥地利开始了与普鲁士之间长期的争夺德意志地区霸权的斗争。同时奥地利也先后伙同普鲁士及俄罗斯两次参与瓜分波兰(第一次和第三次)。

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而在此两年前,弗兰茨一世(即神圣罗马帝国的弗兰茨二世皇帝)宣布自己为奥地利帝国的皇帝,统治范围是以奥地利为中心的哈布斯堡王朝世袭领地。1867年,为了化解奥地利在普奥战争中的失利对帝国的冲击,哈布斯堡王朝被迫对帝国内强大的匈牙利贵族做出妥协,宣布将奥地利帝国更改为所谓共主邦联──奥匈帝国,匈牙利地区在理论上升级为奥匈帝国内部的一个王国,并拥有自己的国王(在奥匈帝国半个世纪的历程中匈牙利国王始终由奥匈帝国皇帝兼任),议会和海关系统等;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在一战中战败的奥匈帝国被分割为多个小国家,其中原先内莱塔尼亚的一部分成为了奥地利第一共和国(在1918年10月21日至1919年9月21日间的11个月称为“德意志奥地利”),并被禁止与德国(即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合并。1938年,纳粹德国实现了德奥合并,奥地利到二战结束前的7年都受其统治。

纳粹德国于1945年战败后,奥地利进入盟军统治时期,直到1955年奥地利国家条约签订为止。在奥地利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之后,占领奥地利的各同盟国军队陆续撤离,奥地利最终获得独立并成为今天的奥地利第二共和国。1989年,东欧共产党政权解体后,奥地利逐渐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又于1999年加入欧元区。

奥地利是一个位于欧洲中部的内陆国。地势西高东低,阿尔卑斯山贯穿奥地利的西部和南部,这使得奥地利成为著名的冬季运动胜地。山地占国土面积的70%。山脉南北两侧是石灰岩带,中央是结晶岩带。最高峰为大格洛克纳山,海拔3798米。东北部是维也纳盆地,东南部和北部为丘陵地型及高原。多瑙河流经东北部,在境内长350公里。南部有穆尔河和德拉瓦河,西部则有因河和萨尔察赫河等。奥地利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过渡区内,气候温和,冬季寒冷、夏季凉爽。奥地利的森林覆盖率约为46.7%。

首都为座落于多瑙河边的维也纳。其它主要城市包括萨尔茨堡、因斯布鲁克、格拉茨和林茨等。

总面积约83879平方公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