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

“盗墓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 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 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 那样温良恭俭让,盗墓是一门技术,一门进行破坏的技术。古代贵族们建造坟墓的时候,一定是想方设法的防止被盗,故此无所不用其极,在墓中设置种种机关暗器,消息埋伏,有巨石、流沙、毒箭、毒虫、陷坑等等数不胜数”

这是摘自小说《鬼吹灯》的句子,小说写的极好,看时我是完全沉浸其中而无法自拔,里面描写的古墓神奇无比险象环生,让人实在是为胡八一几人捏汗。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1)

“摸金校尉”的名头实在是唬人,让人不禁肃然起敬,可这毕竟是小说,现实里的盗墓贼哪里有这般身手,且古墓里也绝对没有粽子尸蟞,现实中的盗墓贼到底是怎么样的?

这期章书就跟大家掰扯掰扯,历史上的著名盗墓贼。

变态盗墓狂人——陈叔陵。

盗墓通常是觊觎古墓珍宝,但陈叔陵却不是,这家伙身份贵为皇子,更掌握四州军事,位极人臣,几乎是一人之上万人之上,钱财不缺,出身高贵的他,竟是个变态盗墓贼。

他盗墓不是为了钱,是兴趣,陈叔陵每每遇到名人古墓,都会去盗,不仅将墓中宝物洗劫,甚至连墓主人的尸骨都要带走,制成各种器具,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拿条人骨头做成的乐器敲弹。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2)

东晋名人谢安的墓穴就被他盗过,陈叔陵生母去世,这家伙挖了谢安墓,不仅是墓地,就连墓穴都霸去。

历史最大最臭名昭著的盗墓贼——温韬。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3)

温韬是唐末五代人,曾出任耀州节度使,这家伙利用职务之便,疯狂盗倔古墓,在为七年,唐朝十八个皇帝的帝陵都盗过,据说,唐太宗李世民死后把王羲之的《兰亭序》带进陵墓,温韬盗昭陵,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毁坏。

唐十八帝陵,除了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没被盗,据记载,温韬也曾去过乾陵,但上山之时,天色大变,狂风暴雨,疑是鬼神降怒,随才离去。

皇帝虽坐拥天下,但也会盗墓。

乾隆,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也干过盗墓这种缺德事。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4)

乾隆好大喜功,无论是生还是死,都是将就排场要豪华,对待自己死后的陵寝,他曾是无比的重视,乾隆的裕陵单单是选址就花了七年,陵墓建造更是前后花了九年,地宫里珍宝无数,所用材料皆是顶级,单说木头,用的就是金丝楠木!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5)

金丝楠木

金丝楠木取材极为困难,有着一千人进,五百人出的说法,也就是说一千人进山砍木,只有五百人出来了,由此可见楠木之难得。

裕陵面积极大,哪里有这么多的楠木?

盗!

乾隆打着修缮明朝十三陵的名头,盗取明陵里上好的楠木和石料,将其用在自己的陵墓里,待到明十三陵修缮完毕,竟然是小了一圈!

除了乾隆,譬如明朝的天启皇帝朱由校也盗过墓,不过不是像乾隆这般无耻据为己用,他盗的是金国太祖完颜阿骨打的陵墓,是为了断努尔哈赤后金龙脉,而掘了他的墓,比起盗墓,更像是破坏墓葬。可查看之前文章《龙棺凤椁流沙积石墓,断龙脉泻龙气究竟为哪般?》

不管如何,掘人坟墓都是缺德事,有损坏阴德,历来盗墓者都没有好下场。

陈树陵被乱刀斩杀,尸体被抛下河里喂了鱼;温韬被后唐明宗李嗣源斩杀,不得好死;盗人墓的乾隆死后不会想到自己的陵墓也被人盗了,他的尸骨更被取出散落一地死无全尸;而那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没断成后金龙脉,最后自家江山反而是被推翻。

有因比有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希望大家都能从善,福泰安康。

鸡鸣灯灭不摸金整句(鸡鸣灯灭不摸金)(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