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的纯度计算公式(含量标注定价更明白)

产品的纯度计算公式(含量标注定价更明白)(1)

产品的纯度计算公式(含量标注定价更明白)(2)

□ 本报记者 张尚姝/文 陈丽光/摄

从今年5月4日开始,国家《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新规正式实施,其中删除了“千足金”等纯度表示方法及相关内容,规定“足金”是标准规定的首饰产品最高纯度,其贵金属含量不低于99.0%。这意味着,今后即便是贵金属首饰的纯度达到99.9%或99.99%,也要统一用足金(银、铂、钯)来命名。同时,已有14年历史的“千足金”标签将退出历史舞台。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部分金饰店发现,绝大部分的知名珠金饰店已按规定,统一以“足金”标注。关于新规,有业内人士认为,新的黄金标识方法被市场全面接受可能至少需要1—2年的时间。另一方面,尽管消费者需有一个接受、认识的过程,但新规含量标注亦让金饰消费更清晰,投资金饰也并不会因新规而受到严重影响。 “千足金”标识已改为“足金”

5月15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金店发现,大部分知名珠宝品牌如周大福、周生生、菜百、老凤祥等都已重新更换了标签,此前在黄金饰品标签上明确标注的“千足金”、“足金”,全部统一为“足金”标签。

随后,记者又分别走访了王府井、菜百等几家大型商场内的金饰品专柜,均没有看到“千足金”或“万足金”等标签的身影。据老凤祥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四月,他们分店就接到了总部下发的调换黄金商品标签的文件,并且按数量上报了店内库存,如今标签已经全部更换完毕。同时,她也表示,店里的标签虽然全换了,但大部分产品还都是原先的产品,虽然现在“千足金”、“万足金”统称为“足金”,但是也会注明含量,因此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在一家周生生金饰店内,专柜导购员告诉记者,以前,各家金店都有标有“千足金”标签的饰品,有的金店饰品环扣上还印有“千足金”钢印,新国标落地后,这些饰品都得返厂处理,新标签只能出现贵金属纯度、材料、宝石名称和首饰品种,名称的前后都不能再有其他内容。 新标含量标注让消费更清晰

“以前又是‘千足金’又是‘万足金’的,种类多,自己不懂含量的情况下,还真不知道要买哪种好。现在好了,换成了统一的称呼了,挑选的时候也免去了不少麻烦,买得明白,买得放心。”5月7日,在周大福店内挑选母亲节礼物的马女士这样告诉记者,来到金店后看到所有金首饰的标签都换成了“足金”,感觉这样更好挑选了。

“‘千足金’进入国标14年之久了,虽然现在执行了新标准,但顾客对于新标准的接受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其实取消了‘千足金’的说法,就是要打破人们一味追求黄金纯度的固有看法,这样也可以引导消费者更加注重贵金属首饰的工艺、设计、品牌等含金量之外的元素。”做了多年黄金饰品制作与回收生意的王先生此前对媒体表示,新标准的实施,也在最大程度上规范了现有市场,尤其是对于一些以次充好的不良商家也起到一定制约作用。“足金”就要保证含量,摘掉“帽子”,去掉噱头,才能让消费者不花冤枉钱。 取消“千足金”定价更规范

那么,取消了“千足金”,金饰的价格和质量是否会受到影响?据周大福专柜的一名导购员告诉记者,以前店内的“足金”价格是348元每克,“千足金”的价格为349元每克,统一名称后,价格只有“348元每克”这一种。对消费者来说,不会再出现以前那种千足金比足金高一块钱的现象,定价也更规范了。取消“千足金”对饰品定价并未带来太大影响。

以前的“千足金”产品虽已改为“足金”,不过消费者仍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有多重选择。记者了解到,标准修改只是统一了纯度命名规范,并不限制“千足金”等高含量产品,企业仍可通过企业标准,向消费者明示其产品的贵金属含量,把产品质量信息详细准确地告诉消费者。

在六福珠宝柜台的一些饰品标签下面,记者看到了“厂家标称金含量999‰”的一行小字,专柜导购员表示,虽然现在没有了“千足金”称谓,但产品含金量依然为“足金999”。以前的“千足金”等同于现在的“足金999”,只是叫法不同而已。 投资金饰不受新规影响

有消费者担心,取消“千足金”,市场上将不存在高纯度黄金饰品。对此,国家注册珠宝评估师卢慧此前向媒体表示,“国家标准只是规定了含量最低的限度,纯度990‰以上的都叫足金。如果企业愿意,也可以做纯度999‰的首饰。含量、品质没有变,只是名称上有变化。”

有业内人士建议,消费者买金首饰时最好携带一只放大镜,看清首饰上的标识,按新标准规定,商家在标注“足金”外,还需对该商品标注“含金量”,防止商家混淆纯度。

有消费者还提出,黄金饰品取消了千足金,投资金条是否亦会受影响?对此,专家表示,投资金条不在该新标范围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