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林校长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

李海林校长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1)

校长:程俊杰

李海林校长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2)

校园春色

李海林校长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3)

续范亭塑像

李海林校长谈教育(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者)(4)

全国“明天小小科学家”竞赛金牌教练

全国科技创新大赛金牌教练

全国著名教育家

中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学会会员

中国亚太经济发展中心行业高级研究员

山西省青少年心理与教育学会理事

山西省心理学会会员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ISEF优秀教练

行走在教育一线的先锋

程俊杰,1961年7月生于岢岚,研究生学历,中学物理高级教师,党员。1984年7月毕业于忻州师范专科学校物理系,同年8月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分配到忻州一中工作。1989年12月参与组建学校政教处,1990年8月主持学校团委工作,1991年2月担任忻州一中政教处副主任、团委副书记。1993年参与筹办希望中学,担任忻州希望中学负责人。1997年担任忻州一中工会主席,1999年任忻州一中政教处主任,2004年担任忻州一中校务委员、示范学校建设领导组组长,同时担任学校研究性学习领导组组长、科技处主任。2008年8月,由忻州市委组织部任命为职业技术学院副处级领导干部,9月任电子系支部书记。2011年7月任山西省立范亭中学校长。

曾组织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赛,获1个国际大奖,2个全国一等奖,4个全国二等奖,近百个山西省一二等奖。在科技创新和小小科学家竞赛中先后两次填补山西省空白。

忻州希望中学作为全国第一个校中校,曾被国务院内参报道。

任范亭中学校长后,他率先推行“双班制度”“半军事化”和“双向教学监控”等管理模式,实施“全员备课”“诵读记忆”“推门听课”和“同境考试”等管理方法,使范亭中学的教育教学成绩显著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程校长教育理念面面观

担任范亭中学校长以来,他不断对基础教育进行参悟反思、补充延伸,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教育理念。现摘录程校长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理念如下。

一、以学生教师为本,用范亭精神育人

学校管理要处理好学生和教师的比重,不过分强调学生,把教师当作学生接受教育的工具,也不过分强调教师,以致忽略国家对教育的需要和辜负社会对教育的期望,在提升教学水平的同时,应以人文关怀为基点,同时观照教师和学生。范亭中学有着厚重的历史,也因其厚重呈现出鲜亮的特色,范亭精神应当成为范亭中学的核心精神,范亭中学应当以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为根基,不断培养世纪英才,把续范亭作为范亭中学师生立身立德的榜样,漂染其保家卫国的大情怀和文韬武略。

二、能自食其力的人手,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能独树一帜的人物

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在培养“人物”和“人才”的时候,前提是先培养学生成为能自食其力的“人手”,再将“人手”培养成“人才”。这是程校长对教育目标通俗的阐释,字句间闪耀着求真务实的光芒。富强国家取决于优秀人才培养,因此不能仅仅把德育停留在“知”和“志”层面,而忽视学生的“行”和“果”。要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杜绝把“劳动者”培养成“寄生虫”。

三、文明其言行,“野蛮”其身心

应注重学生体能锻炼,心有蛮劲,身有蛮力,才能担得起重任,经得起挫折打击。学校不能仅把体育当摆设,而应切身实地注重学生的心智和体能同步发展,学生的阳光向上取决于其身心健康,学校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有勇有谋”,而不是把学生培养成头脑发达、四肢无力的新式“东亚病夫”。

四、有使用价值才有价值

使用价值越大,价值才越高。程校长一贯强调鼓励学生练就一身本领,全面培养自身技能,养活家人,服务他人,脚踏实地,认真细致,做社会和家庭信任依靠的人。而不能脱离社会需要,眼高手低,耽于不切实际的幻想,最终造成好高骛远、毕业即失业的局面。

五、为国为民,有文有武

忧家国之忧是续范亭将军的人生信条。应让学生把这种精神当作人生的目标,并以此为荣。范亭中学有责任将范亭精神传承下去,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品质。1947年,毛泽东主席曾为续范亭题写挽联:“为民族解放,为阶级翻身,事业垂成,公胡遽死?!有云水襟怀,有松柏气节,典型顿失,人尽含悲。”学生应树立远大志向,既要有“松柏气节”,又要有“云水襟怀”,以所学所长回馈社会。

六、仁、义、礼、智、信

程俊杰曾花费十年时间研读《论语》,提出了自己对仁义礼智信的认识:“仁”是“爱心”“同情心”,“义”是“正义感”“责任心”,“礼”是“规矩意识”“敬畏心”。这是为人的三条基本原则。“智”是“知识”“能力”,就是平常说的“有本事”,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感性智慧和战术性行为的总和。“信”可以从“相信”和“守信”两方面去理解,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性智慧和战略性行为的总和,“智”和“信”是“处事”的两条基本原则。“仁、义、礼、智、信”这五个为人处世基本原则,应当成为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学校应把学生培养成有“同情心(仁)”“责任心(义)”“敬畏心(礼)”的人,培养学生成为“考得上(智)”和“靠得住(信)”的人。

道而化之以治教

为进一步明确范亭中学的办学方向,程俊杰认为学校应充分发挥和挖掘自身潜能,激发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努力走上观念高品位、师资高素质、教学高质量、设施现代化、校园人文化和办学特色化之路,从而实现学校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为此,他集思广益,深入研究,提炼出范亭中学的工作纲领:第一,学习贯彻范亭精神,推动红色学校建设,加强德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三大基地建设,促进学校的作风建设和育人工作。第二,严格认真完成省教育厅高考改革实验任务,完善综合实践作业本,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第三,认真做好“十选五单元课堂”全市研讨会的工作,争取最大限度地获得国家课题的经费支持。第四,做好以研促教工作,推动教师教学成果的转化,实现“人人有课题,节节是好课”的教师培养目标。第五,推动“半军事化”管理制度,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权衡利弊得失,并借鉴优异管理办法而制定符合该校实际情况的新的管理模式。第六,推行“三层课堂”模式,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同时考虑,有的内容精学,有的内容泛读,有的内容熟练掌握,分层要求,分类提高。第七,贯彻落实“推门听课”和“师生同境考试”,校领导不打招呼听原生态的课,促进教师的主动备课和保持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和学生一起考试。通过考试,了解教学得失,掌握教学主动权。第八,加强专用教室建设,完善音乐、美术和体育建设设施,完善机器人工作室和创新工作室建设。第九,加强党团工作,进行学校作风建设,加强员工教职管理,促勤促廉,治庸治懒,实现新工资管理方法全覆盖。第十,推进完善双师制教学模式,建立尖端人才培养方阵,以“低进高出,高进尖出”为办学特色,高要求全方面培养人才。

程俊杰说:“范中仍在走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创新,只有从实际出发,提出与时俱进的治学理念,适应当下环境并不断调整改进,最终才会推动范中走向理想的码头。”

整理 王丹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