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吝啬的三个富豪(他为什么如此节俭)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世界上最吝啬的三个富豪?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世界上最吝啬的三个富豪(他为什么如此节俭)

世界上最吝啬的三个富豪

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大概说的是,有一位身家过百亿的大老板,他开的车是一辆跑了十多年的大众宝来,周围人都劝他换一辆更加符合身份的车,他也不为所动,后来可能是这个“老爷车”实在不行了,时常出故障,他就决定换辆车,旁人想着,这样的身份、地位、财富,不说劳斯莱斯、宾利吧,至少也应该是百八十万的奔驰宝马吧,结果呢?最后,他买了一辆“新宝来”。(大众宝来落地价大概不到二十万吧)

任正非也有过类似的故事。在华为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时候,他开着一辆“旧车”,可能也就十多万的车,跑了很多年了。后来好像是因为这个车经常在路上抛锚还是怎么的,才不得不换了一辆。在“多方施压”情况下,他现在的车是宝马740,但他依然是自己开,没有请司机。

两三年前吧,华为因为受到美国制裁,一时变得比较困难,任正非被动地出来接受采访。他就说道,在二十多年前,华为刚刚赚到一点钱的时候,他们没有把这个钱用于买房买车等个人消费,而是用于公司的发展上。

其实,这种事也不完全是我们具有东方智慧的黄种人所独有的。

之前我记得看一个纪录片,那个老先生是欧洲某个大型连锁超市的创始人,生意做得很大,个人财富应该也是几十亿欧元这种程度。他也是自己开车,车子也是非常普通的十多万的两厢车。

几年以前,我初次看到这样的人的时候,脑袋里面想的是,他们应该是“刻意为之”吧,因为害怕太高调,遭人妒忌,对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利,所以故意用大众消费的产品来“隐藏自己”。(当然,不排除有些守财奴故意装得自己很节俭,实际上干的是,晚上钻到被窝里面数钱,自己偷着乐)

今天,新的自己有了新的认识。

我几乎可以断定,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并非“有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而已。

此话怎讲?

作为在事业上很有成就的人,他们今天的“辉煌腾达”是怎么得来的呢?不是靠任何其他人的施舍,也不是靠所谓的“时来运转”,最主要的原因是“靠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努力,拼命工作”得来的。

他们把几乎所有的生命都倾注到事业当中,无论是睁开眼还是闭上眼,无论在办公室、飞机上还是在哪里,他们的心思始终在“如何让公司更好地发展”上面。

换句话说,对他们而言,车子,只要能起到“交通工具”的作用,就可以了。

洞察真谛的人都明白,不要想着靠别人,你只能够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创造。所以才能够对于某些“虚幻的、肤浅的、虚荣的”所谓面子问题,根本就毫不在意。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成本意识,或者叫做节俭意识。

所有企业,无论它规模多大,每天无非就是在做两件事:尽可能扩大销售额,以及尽可能合理地缩减成本。

这些白手起家的创始人深深懂得这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道理。

比如你一个月赚一万,省吃俭用能存下来六千,另一个人月入两万,但却是一个寅吃卯粮的月光族,月底了不仅存不到钱,反而刷信用卡超前消费。

一年下来,你有七万二的存款,另一个人呢?一千块也存不下来。

企业经营也是这样,赚得多花得多不是本事,赚得多但花得少才是真本事。

所以作为从“穷苦日子”过来的创一代们,这种“勤俭节约”的管理理念已经根深蒂固,他们觉得“只是一辆车而已,能在路上跑,把我送到需要去的目的地就够了,为什么非要多花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冤枉钱呢?这多花的钱完全可以花在更有必要的地方啊!”

如果他们没有这样的思维方式,那就很难把一个中小企业变成一个大型企业。

这个事特别有趣:越是没钱的人,越是乱花钱,结果就是,永远存不到什么钱,始终一副穷人样;越是有钱的人,越是懂得“合理使用钱的道理”,所以,他们能够积累起来越来越多的财富。

这就是“宇宙两极规则”。

不够用的把仅有的也要给你夺走;充裕的还要让你更加盆满钵满。

最终加速循环,促成周而复始的自我闭环。

既然要来丰富多彩的地球走一遭,与其用仅能看到表面的“凡夫肉眼”,倒不如用“智慧之眼”去洞察万事万物的本质与原理。

但你必须要非常努力,非常积极进取,才有可能获得这稀缺的火眼金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