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太当回事(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

关于成熟,有一点新的感悟。

我发现,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不再逢人便说自己有多努力,叫嚷着要如何如何努力。

换句话说,在成长和努力这件事上,真正成熟且优秀的人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

有这样的感触,是源于一个朋友,他最近跳槽去了一家新公司,直接进入管理层。

这些年,给我的感觉就是他一直在不断地向上走,每次见面,都感觉他比之前变得更好了,无论是事业还是生活,乃至于身材都是如此。

但与不少人喜欢立flag不同的是,他始终处于静默的状态,你不曾听过他许下什么豪言壮语,就像紫茉莉花一样,在晚上独自开花,根本无所谓是否有人欣赏。

随着年岁增长,见过不少人和事以后,我发现这种「闷葫芦」式的人似乎更容易成功。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太当回事(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1)

01

为什么悄无声息的人容易成功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实墨无声空墨响,满瓶不动半瓶摇。

意思是说,装满墨水的瓶子不会有响声,或者响声是很小的,而没有装满墨水的瓶子,则容易发出很大的声响,也更容易摇晃。

言外之意,指那些真正有水平的人更有内涵和修养,讽刺一些没什么本事的人反倒喜欢高谈阔论,夸夸其谈。

我初二时的数学老师就特别用这句话来警告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尾巴翘上天的同学。

现在再回头看看,好像确实如此。

那些真正成绩很好,一直都很稳定的尖子生,往往都比较低调、内敛,好像考个年级前五那是应该的事,特别淡定。

而且这些人在考砸一次以后,通常也不会有太多的言语,还是同以往一样,默默地钻进题海里。

不管是学生时代,还是在成年人的职场世界里,优秀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特性,默默地成长,默默地发力。

可以说,这是优秀者身上的一种共性。

既然是共性,那么就说明这种特质很可能就是一个人变得优秀的原因。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太当回事(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2)

实际上,这种「悄无声息」的背后,藏着两大隐形的成功必备要素:

1. 脚踏实地,高度专注;

2. 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很多时候,努力往往只能达到普通的水平,只有脚踏实地,心无旁骛的持续努力,保持极高的专注度,才能优于常人。

很多人之所以优秀,其实胜就胜在够坚持,够吃苦,能耐得住寂寞,心无杂念。

这是成功做好一件事的必备条件之一。

此外,一个人要想有这样的境界,保持这样的姿态,是需要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的,而这种驱动力通常来源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所谓独立思考,其实就是能和自己对话,很清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

所以,他们往往不会向外界大声宣告自己的志向,也不会在取得成绩时炫耀自己,他们只想完成自己所想,做自己想做的,这也可以理解成「成熟」。

这种成熟的认知,远比外界的施压和刺激来得行之有效,这也是做好一件事的另一个必备条件。

为什么那些悄无声息的人往往都很厉害,原因就在于此!

02

为人处世,请明白这三件事

基于这样的话题,在为人处世方面,有这么三点思考和总结想和各位分享。

1. 如果没有天赋和资本,那就请默默努力

第一点思考是关于做事。

如果你想做好一件事,收获到比别人更多的东西,那么请你一定要做到默默努力,潜心成长。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太当回事(往往都是悄无声息的)(3)

这个时代发展很快,什么都讲究快,这也导致浮躁的情绪蔓延,其实很多看起来很轻松的事,背后往往都有你看不到的付出。

有人只看到岳云鹏如今的光鲜亮丽,却看不到他曾经默默地说了十多年的相声,曾经干过很多杂事,为生活奔波。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没有谁的成功是轻松的。

特别是你如果没有天赋和资本的话,那么默默努力对于你来说,就是最靠谱,也是最好的选择。

2. 别四处炫耀和倾诉,没几个人真正在乎

第二点思考关于做人。

不管你有多远大的志向,不要在还没有成功的时候就四处传播,广而告之,一是容易打脸,二是没有几个人真正在乎。

同样的道理,即使当你取得了一点成绩,也不要四处炫耀,真心为你感到高兴的人,少之又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很微妙的。

这种看似疏离的处世态度,反而更容易让人愿意靠近你,也更能真正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3. 生活是自己的,请活得自我一点

第三点思考是关于处世,是顺着第二点而来。

生活是自己的,人生是自己的,是好是坏都是自己的,所以很多时候请活得自我一点,清醒一点。

所谓清醒,其实就是上面所讲的「独立思考」,你要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然后走好自己选择的路,坚定地走下去。

这无关乎成功,人生中的很多事并不一定都要以成功来衡量,自己觉得有价值就挺不错的了。

老话说,人生在世,难得糊涂。

其实,人生想要活得清醒、通透,也是很难得的。

愿往后余生,我们都能戒骄戒躁,静悄悄地成长,默默潜行,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作者简介:哈叔,青年畅销书作家,著有《决定你成功的不是情商,是逆商》,擅长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简练精辟,深受当代年轻职场人的的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