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早几年有位茶友提问。

“他买了一个密封性很好的玻璃罐,是牌子货,每次单是拧开罐口都很费劲,密封效果绝佳,但他将半斤2016荒野银针放进去后还没半年,就感觉香气味道都变了,这是怎么回事?”

很明显,如果一款茶刚买回来,茶香茶味韵味俱佳。

越往后,茶味越存越淡。

背后原因只有一个——这罐茶被存废了!

说实话,不建议大家用玻璃罐存放茶叶。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2)

最大的症结问题,是不避光。

茶叶内部的天然色素类物质(比如叶绿素)、芳香类物质、以及包括茶多酚、茶氨酸在内的多种茶味物质,清一色对光线很敏感。

茶叶存放期间若是不避光,会将好茶直接存坏。

色香味彻底垮掉,毫无饮用价值。

以现在的荒野银针市场价,并且还是7年陈的老银针,若是存放到位,那可太稀罕了。

就算现在能准备出大几千近万元的购茶预算,未必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好品质。

细想来,白白存坏半斤荒野银针,着实让人太心疼!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3)

《2》

除了不避光外,玻璃罐不适合存茶的原因还有很多。

玻璃材质特殊,导热速度快。

前几天刚分享过文章,因导热快,易烫手,玻璃盖碗压根不受茶圈欢迎。

玻璃罐本身,同时存在“吸热”和“导热”影响。

七八月盛夏之际,阳光灼热。

伸手摸向窗玻璃,哪怕仅有短短几秒,都能感到烫手。

这时候,又怎能放心将自家的好茶放进玻璃罐内?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4)

万一到了夏天后,家里没有开空调。

等到太阳晒进房间后,室内温度热得像是火炉,动辄超过30℃以上的过高温度,肯定会影响好茶的安然久存。

除非是放在阴凉干燥的推拉柜、储物柜里。

退一步,即便暂时解决避光和导热影响,部分玻璃罐依旧不值得信任。

市面上有不少玻璃罐的罐口橡胶条,凑近一闻,一股难闻的塑料橡胶味。

将茶叶放进去,万一串味变味,再去后悔就来不及了!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5)

《3》

短期存茶,许多茶友会偏好用茶叶罐。

开罐就能取出茶叶,方便日常泡茶喝。

结合上述内容,既然玻璃罐不适合存茶,那陶瓷罐会不会好一些?

事实是,陶瓷罐存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首先,陶瓷罐是易碎品。

型号小、容量小巧的陶瓷罐,或许不会太笨重。

但大量存茶时,专门定制一个类似大水缸一样的巨大陶瓷瓮/陶瓷罐,搬运不便,容易打破。

对于现代生活来说,并不实用!

其次,陶瓷罐和玻璃罐一样,都存在封口困难现状。

玻璃罐的内壁,是滑溜溜的。

陶瓷罐的内壁,也是滑溜溜的。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6)

伸手摸过去,特别光滑。

为了封口密封,市面上不少陶瓷、粗陶、紫砂、玻璃等易碎材质的罐子,常会在盖子上加一层软布或橡胶圈,增加弹性。

合盖时,往下摁紧。

利用弹性收缩,从而达到盖子与罐口之间相对密闭密封的效果。

只不过,软布也好,橡胶也罢,它们迟早会因老化磨损,导致弹性下降。

到最后,合盖合不紧,留有缝隙。

罐内的茶叶注定要面临跑气、受潮、发酸发霉的灭顶之灾。

除非是,买到螺旋口“旋紧”的陶瓷罐,密封效果会好一些。

但这对工艺制作要求难度大,倒不如铁罐实用。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7)

《4》

日常存茶,铁罐更具实用性。

铁罐vs紫砂罐,光是一招就能制胜,铁制品不像紫砂材质那样透气,密封性更好!

铁罐vs陶瓷罐,自身重量更轻便,入手成本低。

平日买茶叶,打算买一小罐茶回来尝试风味。

铁罐装可比陶瓷罐装更实惠。

年底了,若是买茶送礼,特意选那种一层礼盒 一层内衬 一对厚实陶瓷茶叶罐的浮夸华丽包装。

逐层打开后,里面的茶叶实际重量不足1两。

包装重量三五斤,茶叶克重不足一两,这样的包装成本,浪费巨大。

买这样的茶,起码有大半成本都砸在了外包装,压根没有性价比。

铁罐vs玻璃罐,铁罐可以做到避光,避免茶叶颜色、香气、滋味被无端破坏。

再综合起来看,和上述点名到的茶叶罐相比,铁罐不怕摔。

重量轻便,风格百搭。

逢年过节,买两罐茶叶回家,再适合不过。

铁罐包装的白茶,和大箱收藏装相比,另有独到优势。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8)

因为罐子里能装入的茶叶不会太多。

买入手后,即便自己喝茶频率不高,也不必担心茶叶喝不完,后期跑气存坏了造成浪费。

另外,船小好调头。

买入小罐装的白茶,利于尝鲜试水。

每当遇到新品上市,自己又拿不准主意该买还是不该买时,少量买一罐茶“投石问路”。

即便最终风味和自己想象当中的有所出入,也不必交出太多学费。

比起装入三层包装(纸箱、食品级塑料袋和铝袋)的白茶来说。

罐装白茶更利于日常取茶。

不必经历割开纸箱,解开塑料袋,解开铝袋,才能取出箱内茶叶的繁琐取茶过程。

逢年过节,直接开车搬运一大箱茶去送礼的情况,极少。

往礼品袋里装两罐茶,一并提着送给对方,更加适宜大众!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9)

《5》

短期存茶,除了铁罐外,密封袋也是不错的选择。

密封袋的统一造型,呈现为四边形。

只留一边开口。

开口处,另外设了塑料密封条。

需要取茶时,轻轻一拉,就能取出茶叶。

取茶过后,耐心细致捏紧袋口,就能顺利合拢。

存放茶样、存放大半个月左右常喝的口粮茶、出差去外地带几袋茶出门、存放一饼经常撬开喝的白茶饼等,密封袋都很实用。

但要注意不能选那种薄薄一层,一扯就裂开的塑料密封袋。

因为和玻璃罐一样,不能做到避光。

密封袋存茶,最好别反复多次使用。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10)

哪怕这个袋子看着还有七成新,但二次利用时,万一往里面装入的不是同款茶。

比如,用先前装过茉莉花茶的袋子,再去装老白茶。

最后肯定会有串味变味,茶味喝着口感怪异的问题!

考虑到密封袋的独特性,不建议长期使用。

短期存放3、5个月,暂无大碍。

如果长期使用,超期使用,一旦密封条出现老化磨损痕迹。

捏紧之后,压根“合不拢”。

如此老旧的密封袋,不要也罢。

反正入手成本不高,如果家里经常需要分装茶叶,不如到网上买一包新的密封袋回来备用,更利于妥当存茶!

存茶叶用锡罐还是紫砂罐(玻璃罐铁罐陶瓷罐)(11)

《6》

存茶的做法分为两种。

一是短期存、临时存、日常存放。

一是长期存、多年藏、平日轻易不会开箱。

经年累月贮存一箱老白茶,平日写过不少存茶干货分享。

避免频繁开箱翻扰,非常关键。

举个例子,当你买了一箱4.5斤的2021春寿眉回家。

平日需要喝茶时,不建议隔三差五开箱。

最好是趁着开箱时,从中抓出一罐茶,独立密封起来。

不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

更能弱化存茶变质风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