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将数据认定为生产资料合理吗)

问题:现在越来越多人认可,数据将作为新的生产资料进入世界经济的舞台。不同于传统生产资料越用越少的事实,数据是在使用过程中越来越多。这种特征,可能会对新的商业政策与规则制定产生哪些较为明显的影响。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将数据认定为生产资料合理吗)(1)

生产资料是生产力中的物质因素。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生产资料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抽象的数据被赋予了物质属性,变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劳动对象之一。劳动者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作用于数据,使原始数据根据劳动者的需求发生了形态和数量的变化,这种变化本身不创造价值,但由于用上述技术处理后的数据应用到劳动过程中能够极大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所以带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既然数据成为生产资料的一部分,那么传统生产资料涉及到的商业规则对于数据来说也会涉及。比如生产资料存在所有权问题,在现实经济中,数据对应的就是“知识产权”问题。比如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中随着价值转移存在折旧,现实经济中对过期或陈旧数据库的估值也会有快速贬值的现象。当然,数据跟传统生产资料也有区别,比如数据只要能持续更新,保留的历史数据越多,数据库估值就越高,新数据加旧数据有1 1>2的效果。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程度(将数据认定为生产资料合理吗)(2)

数字经济智库高级研究员 胡麒牧博士

(提问与整理:宋恒宇)

欢迎各位媒体朋友转载使用!

转载规则:注明来源即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