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多了有一条腿发凉什么原因(一走路腿脚就发凉)

行走后腿脚发凉、发麻、疼痛,是很多中老年人经常遇到的情况,很多人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年龄大了,腿脚不灵活嘛!

可您知道吗?这种发凉、发麻、疼痛的现象,可能预示着一种疾病——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

三甲天团

秦金保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

这是个什么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症,是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斑块增生、内膜增厚,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出现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甚至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

走路多了有一条腿发凉什么原因(一走路腿脚就发凉)(1)

该病早期起病隐匿,一般很难引起患者的重视,而一旦到中、晚期,斑块导致血管堵塞加重,会引起肢体重度缺血,严重的会引起患肢剧烈疼痛甚至肢体坏死,有部分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本病经常与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糖尿病伴发,故有较高的发病率。

据报道,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早期自我诊断很重要

要提高对此病的认识,中老年朋友可以在早期进行自我诊断。

该病的早期表现为麻凉感和间歇性跛行。

1麻凉感

患者皮肤颜色异常,如手脚末端的颜色变成苍白、紫色等,特别是抬起或放下肢体时颜色会改变,伴随有麻木、冷感、疼痛。

2间歇性跛行

患者步行一段距离(100~200米)后出现小腿后方肌肉的疲乏、疼痛或痉挛,此时患者坐下休息片刻(常少于10分钟),疼痛和不适感可缓解或消失,但再次行走一定距离后又会加重。

此时,动脉管腔狭窄一般已超过正常管腔的1/2,血流量减少75%以上。

随着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的进一步加重,患者能耐受的行走距离越来越短,直至最后丧失行走能力。

走路多了有一条腿发凉什么原因(一走路腿脚就发凉)(2)

如老年患者出现走几百米后小腿肚子疼痛,或脚趾发凉发麻,就应在早起和晚睡时看看自己的脚部皮肤颜色。

下肢缺血时脚部皮肤颜色往往是发白的,或是紫红色;还可摸摸脚的温度,缺血的脚会比较凉。

此时患者最好到正规三甲医院的血管外科就诊。

疾病后期,皮肤、肌肉组织缺血会导致脚趾溃疡或发黑坏死,坏死部位反复感染后常无法控制,产生所谓的“老烂脚”。

因此,早期预防就格外重要,患者应戒烟、低盐低脂清淡饮食,坚持适量的体力活动,每天最好坚持30分钟以上的步行活动。

治疗手段有哪些

一经诊断,就要尽早开始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药物治疗

除了控制好血糖、血压和血脂外,对于缺血症状较重的患者,还可以使用动脉扩张药物、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这些药物主要发挥控制疾病的继续发展、改善肢体缺血、缓解疼痛和促使溃疡愈合的作用,但至今尚无一种药物能使病变动脉恢复弹性和再通。

腔内治疗

也被称为微创介入手术,是指用特殊的穿刺针穿刺动脉,从这个穿刺眼放入一些特殊的导丝和导管,在X线的监视引导下,到达病变血管,用球囊扩张狭窄动脉;然后用特制的金属支架支撑狭窄部位,达到扩张下肢动脉管腔、恢复肢体血流的治疗目的。

走路多了有一条腿发凉什么原因(一走路腿脚就发凉)(3)

腔内治疗后只在腹股沟处留下一个2毫米左右的针眼,对血管以外的组织不造成伤害,24小时后即可下床活动。

手术治疗

病变严重以致无法通过微创介入进行治疗的患者,需要开刀手术,通过剥除内膜斑块,或使用自体血管/人造血管“转流搭桥”,将下肢动脉血液通过新建的“桥”重新输送到病变远端的血管。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和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我们已形成了规范化的诊治流程,大大改善了患者肢体的症状,并提高了保肢率。

中老年患者只要注意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明天同样精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