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

北京法院在疫情防控中

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自4月22日以来

全市法院共有382个党支部的干警

以下沉、“双报到”等形式

参加各类疫情防控工作10 000余人次

成立50个临时党支部、115个党小组和137个

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青年突击队

他们在隔离点、机场、社区、胡同……

身影遍布在各区的大街小巷

今天,与您分享他们的战“疫”地图

怀柔法院

隔离专班先锋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

“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通知,需紧急抽调法院干警参加集中隔离酒店专班工作!”面对紧急任务,怀柔法院迅速响应号召,选派政治素质高、责任能力强的8名党员干警,本着“红色堡垒、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攻坚克难”的精神,组成“隔离专班先锋队”参加专班工作,并在专班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旗帜作用

在专班工作中,先锋队不仅对接隔离点“三区两通道”的改造、完善隔离工作机制、协调安保人员,还要按照要求保证八小时之内将限位器、隔离门、医疗废品回收箱等硬件物资投入使用。最忙的时候一天最多接了60多通电话和近千条群消息,从早上6点到晚上11点一刻也不停歇。后半夜情况稍微缓一点就临时在桌子上趴几分钟,有电话声响起又赶紧投入工作。由于隔离点“红区”和办公点“蓝区”相隔近3公里,先锋队需要在两点间往返对接,有时等不及转运车来,就直接一路小跑前往,最多时一天曾来回往返9趟。

披星戴月,争分夺秒。隔离点闪烁着的,是专班先锋队的坚守与担当,是毅然决然冲向前线的勇气与信念。面对防“疫”不退缩,守护一线我先行,怀法隔离专班先锋队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

东城法院

隔离专班先锋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3)

同心党员工作队成立于今年3月,是一支跨行业领域、跨单位支部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由东城法院党员和来自行政机关、行业协会、调解组织等调解战线的党员代表组成,携手为群众办实事。

面对首都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新形势,“同心”党员工作队迅速集结。4月25日以来,先后委派46名党员干警下沉至东城区3个街道5个社区,支援朝阳区2个街道2个社区开展一线抗疫工作,配合核酸监测点开展检测折管、扫码核检、身份信息录入、物资搬运、测温登记等工作,服务群众30000余人次,多名党员全家齐上阵支援抗疫,与社区一道创新开通学生专检绿色通道、优化检测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这是一场守卫家园的时间接力,一种战疫有我的青春历练,一次党心民心的双向奔赴。党旗所指便是行动所向,同心党员工作队队员在一线主动亮身份、迎难上,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身着防护服的他们,与医护人员、社工志愿者一起,在大街小巷共筑抗疫钢铁防线,打造核酸检测的温情“服务圈”,在场人员纷纷称赞“同心”彰显战“疫”统战力量。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4)

“西法前线”先锋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5)

西城法院立案庭“西法前线”党建项目依托全国首家多元解纷诉调对接中心和诉源治理直通车等特色品牌,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智慧精准、便捷高效的诉讼前端服务。“群众需要,法官来到”的使命担当,不仅体现在司法审判中,也体现在疫情防控中。

疫情当前,党支部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化身“大白”,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用初心使命呵护人民生命,用担当作为共促社区和谐。自3月20日以来,立案庭派遣干警下沉到德胜街道、百万庄街道、什刹海街道、展览路街道等多个社区160余人次,支援10轮大规模核酸检测筛查工作;安排44名干警作为储备力量,随时听候派遣下沉社区防疫。在穿短袖的炎热天气里,防护服下是晒的通红的脸庞、浸透衣衫的汗水,干警们毫无怨言,认真登记检测群众的身份信息。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守护家园、守护群众是“西法前线”司法为民的延伸。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6)

密云法院

青年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7)

密云法院抽调26名青年干警成立“青年突击队”,平均年龄28.75岁,为疫情防控工作储备充足的后备力量,时刻准备出战。

5月4日,在接到区委组织部关于“协助排查大数据”的任务后,“青年突击队”闻令而动,半个小时内完成集结,在迅速投入到与时间赛跑的“跑道”上。争分夺秒、熬夜奋战,紧急一对一电话排查2000余条数据,拼尽全力与病毒赛跑!

由于数据排查任务十分紧急,每分每秒都很宝贵,十多个小时的时间里,这些密法青年始终保持着歪头打电话的姿势,一边用耳朵和肩膀夹着电话,一边用手指敲击键盘录入信息,耐心解答居民的各类问题,安抚群众的紧张情绪。就这样,500条、900条、1500条、2000条,最终圆满完成了大数据排查任务,为辖区群众纾困解忧,展现了“青年突击队”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的优良作风。

石景山法院

“战疫先锋”临时党支部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8)

本轮支援核酸检测工作以来,石景山法院10支“战疫先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178名干警在辖区苹果园街道共10个社区点位投身防疫一线,亮明身份、发挥所长、同心战“疫”,用担当实干铸就坚实屏障,让防疫“安全线”变为社区最温暖的的“安心线”。

临时党支部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各支部书记带头参加下沉工作,带领干警坚决服从工作安排,每天早6点按时到岗、规范言行、周到服务,积极开展整理物资、入户排查、宣传政策、环境消杀等各项工作,配合引导社区居民安全有序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累计服务时长达5.6万小时。该院党组书记、院长朱春涛逐一慰问各临时党支部下沉干警,鼓励大家以更坚定的信心、更顽强的意志、更精准的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以实际行动践行“为群众办实事”的使命担当。苹果园街道党工委来信感谢,称赞石景山法院干警“关键时刻顶的上、危难关头立得住,栉风沐雨中知重负重、坚守初心”。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9)

通州法院

“防疫复工·法治护航” 青年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0)

为充分发扬“关键时候站得出,紧急关头用得上,危难时刻起作用”的精神,通州法院曾评为“北京市青年突击队”的“防疫复工·法治护航” 青年突击队再次整装出发。这次,他们分成了两支疫情防控队伍。由院团委书记张晓玲任第一青年防控突击队队长,统筹协调7个团支部团员和35岁以下青年干警,法警大队团总支部书记柴浩任第二青年突击队队长,统筹协调法警大队中团员青年。各部门青年干警闻“令”而动,立即报名奔赴通州牡丹园社区、京贸家园等任务较重的管控区,轮流化身“大白”和“小蓝”协助完成排查管控、服务保障等工作。

两支突击队成员有的化身“战斗员”冲锋在前,负责扫码测温、核酸登记、秩序维护等工作,有的化身“保障员”全面做好保障支持,负责物资接收分发、买药送水等日常服务工作。第一青年突击队的成员黄薇、杨夏倩、金新等人,早晨不到六点就到达社区,穿上“大白”开始核酸登记工作,并协调腿脚不便的老年人、需要上网课的学生的排队顺序,保障检测顺利进行的同时安抚好群众情绪。第二青年突击队成员刘英奇、崔玉出、李毅、郑静、王博等人下沉牡丹园小区期间,收到隔离在家的居民的紧急用药需求后,立即开车前往医院购买,及时收到药品后的居民非常感动。战“疫”还在进行,青年干警们继续在疫情防控中彰显使命与担当,为人民群众织密疫情防护网,为副中心疫情防控贡献青春力量。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1)

大兴法院

“新国门护卫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2)

4月29日,大兴法院接到区委支援大兴机场防疫工作的通知后,迅速成立“新国门护卫队”,奔赴机场,为严防境外疫情输入贡献力量。胡建明,一名拥有21年党龄、33年院龄的法院老将,率先垂范、冲锋在前,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和奉献,守好新国门防控第一关。他负责夜班值守,每日晚21点到次日早9点,有条不紊地陪伴新国门度过每个漫漫长夜,迎接每个回家的游子,道一声“欢迎回家,晚安!”“勤消毒,注意安全,多喝水,注意休息,晚上多穿点,别着凉了…….”作为老同志的胡建明,更像是这个护卫队的大家长,不仅守护着新国门,也用自己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守护着这些年轻的小伙子们。

杨凡,一名新晋奶爸,主动请缨,第一时间下沉到首都新国门、战疫最前沿。“之前单位考虑到我爱人就要生了,几次下沉名单中都没有我,现在孩子平安出生,我就更有底气了,这次说什么我也要先上!”两年前,他作为大兴区首都国际机场入境进京人员转运工作专班成员,曾参与过首都机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工作。如今,接待境外输入人员、登记人员信息、及时联系所属街道社区、转运境外输入人员至集中隔离点、对现场环境定时消杀,“活力满满”的杨凡总是冲在前面。“孩子还没满月,对家庭而言,我好像一个逃兵,但是对国家需要而言,作为党员,我们是理所当然的先锋部队!”杨凡闲暇时翻翻妻子发来的孩子照片,开心地笑了。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3)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4)

北京金融法院

“融光青年抗疫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5)

五一假期前夕,北京金融法院紧急在全院范围内抽调20名青年干警,组建“融光青年突击队”,分别奔赴西城区、石景山区、房山区多个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在下沉工作中,“融光”青年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维护现场秩序、查验健康宝、做好宣传引导等工作。其中,立案庭干警刘畅因为身着红色的防护服而成为了居民眼中的别样“小红”;政治部干警原晓斌因连续下沉成为了社区群众中的“熟面孔”;综合办干警赵振波化身“快捷扫码员”,一天扫描身份证信息百余次;执行局干警王奇很快进入角色,熟练地接打电话,核查信息……疫情之下,融光青年突击队听指挥、敢冲锋、勇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觉悟,诠释了北京金融法院“金一代”的优秀品质和风采。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6)

昌平法院立案庭党支部

以“金字塔” 党建工作模式引领战“疫”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7)

昌平法院立案庭党支部“金字塔”党建工作模式旨在以支委班子为金顶,头雁领航当先锋;以党小组组长为塔身,群雁奋飞显担当;以青年党员筑塔基,雏雁丰翼释活力,切实形成“头雁领飞先飞、群雁跟飞齐飞”的雁阵效应。

“各位党员,现接到紧急通知,城南街道核酸检测工作需要人手支援。”4月25日,昌平法院立案庭党支部工作群里的一声号令打破了平静。“我报名”“我可以”“让我去吧”……提前认真完成核酸检测培训的党员干警们迅速响应,纷纷请战。支委班子率先出战。在党支部书记李雪莲的带领下,支委委员纷纷穿上层层叠叠的防护服,化身暖心“大白”,次日凌晨5点半火速上岗,结束时已是晚上10点。但他们没有休息片刻,而是第一时间总结经验,以“金字塔”党建工作模式为依托,安排全体党员分批次有序前往多个指定社区支援疫情防控工作。

党小组组长们也以身作则,从信息登记、发放证明到秩序维护、群众答疑,长长的核酸检测队伍里,他们不知疲倦地穿梭奔走,每个人都努着劲与病毒赛跑较量。五四青年节当天,青年党员们挺身而出,从凌晨到深夜,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他们挥洒汗水,毫无怨言,始终“战”在群众最需要他们的地方。他们说,“今天是我们过得最有意义的青年节!党支部全体党员支援社区疫情防控已累计69人次,协助完成核酸检测工作7轮,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8)

朝阳法院

“薪火雷锋岗”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19)

朝阳法院民二庭党支部积极响应上级和院党组号召,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审判工作,依托特色党建“薪火雷锋岗”,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中,为筑牢首都防疫屏障贡献力量。5月1日,民二庭党支部书记崔立斌在接到下沉支援的统一号令后,作为六里屯街道在甜水园街和姚家园路交叉口核酸检测点的牵头人,与20余名朝法干警组成下沉支援突击队,值守检测点的4条通道为附近居民进行常态化核酸普检,在完成一天的定点支援后,突击队成员又立刻投入了各自所在社区的志愿服务中,默默践行着党员挺在前的承诺与担当。他们或走街串巷入户通知,或化身“大白”扫码采样,或严谨细致排查流调,后背的大字、心中的火焰,诠释了法院人的奉献与担当。大家纷纷表示,“劳动过节”“社区战役”是最生动的主题党日,也是最受教育的实践党课。相关抗疫志愿事迹被《北京日报》予以报道。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0)

门头沟法院

“志愿力量应急服务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1)

为高效阻断疫情传播,以快制快,门头沟法院从各部门选派百余名青年党员,迅速集结,成立三支“志愿力量应急服务队”,提前做好防疫人员力量的储备,并将三支“服务队”详细划分为大数据派单核查、大规模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社区管理等多个工作小组,遇突发情况随时上岗、按任务分工迅速响应,深入周边滨河西区、承泽苑、德露苑、临镜苑、葡东小区、绮霞苑、新桥南大街、月季园东里等八个社区增强基层一线防疫力量。

自4月28日起,三支“志愿力量应急服务队”便开始启动,大规模核酸检测组的同志们每天早晨6点30分便前往社区报到,开启一天的“信息员”与“指挥员”工作。大数据派单核查组的同志们虽然足不出户,但却时刻绷紧了工作神经,常常半夜接到需要核查的人员信息,需要晚上联系居民,每次收到信息他们就会立即拨起电话,“就算再晚,电话也要打,早点打通居民们的电话,就早一点核查好流调数据,就会让居民们更多一份的安心。”

在连续的下沉支援中,每一名门法干警都始终发扬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展现出“勇担当、勇开拓、勇争先”的优秀品质,他们用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他们以奉献展现青年担当,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平谷法院

“战疫志愿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2)

“明天区里组织新一轮全区人员核酸检测,人手短缺,能派一些志愿者来支援吗?”,5月5日下午,平谷法院收到了来自滨河街道的电话,后勤服务中心王小梅、祁晓军,政治部王婷婷、贺依蓉、马群飞,立案庭王金一挺身而出,组成了本轮核酸检测战疫志愿突击队

5月6日早上5点,天色比往常阴沉许多,风很大。突击队队员们曾多次参与社区下沉、核酸志愿等服务,在本次疫情检测中也被委以重任,10人组成的临时检测点服务队中突击队的队员占了6位,承担了协助医生检测、扫身份证登记信息、引导保障秩序等工作,做好防护准备后,突击队队员们信心满满准备迎接新一次的挑战。

早上6:00,核酸检测工作正式开始,天空中也开始飘起了雨,到了8:00,雨下得更急,大风把临时检测点的检测牌都刮跑了好几次,突击队把仅有的伞全部拿给忘带伞的群众用,贺依蓉和王金一只能带上帽衫的帽子来避雨,贺依蓉不顾满脸的雨水,不断在雨中穿梭,引导群众们按照地上的标志线保持彼此间的距离,安抚大家再耐心等待一下。志愿服务一直持续了十多个小时,雨也断断续续下了十多个小时,突击队队员们的衣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一共为730人次提供了检测服务,结束时被问到下次是否还会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大家异口同声道:“当然还会!”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3)

顺义法院

“青春战疫”青年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4)

顺义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第一时间组建“青春战疫”青年突击队,36名队员入职前大多为退役军人,他们继续发扬军人服从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光荣传统,听党号召、闻令而动,主动放弃五一假期休息时间,分批多次下沉社区开展流调排查、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在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构筑起守护平安的青春屏障。

在下沉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期间,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各项防疫工作,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坐着轮椅来做核酸检测,突击队员及时发现,全程积极开辟爱心通道,帮助其安全快速地完成核酸检测。“五四”青年节当天下午,30℃以上的高温天里,大家穿着防护服,戴着医用手套、隔离面罩、N95口罩……下沉结束后,大家的衣服都完全湿透,但他们却说这是给自己最好的“五四”青年节礼物。热血满腔,微光聚爱,突击队将继续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用实际行动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5)

市三中院

听您“诉”说志愿服务岗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6)

三中院诉服办在诉讼服务大厅设立听您“诉”说志愿服务岗窗口特设党员先锋岗团员先锋岗,党员带团员,党团齐行动,是一支一专多能、技巧娴熟、互相补充的服务队伍,荣获“首都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称号。

五一假假期间,志愿服务岗干警积极响应号召,加入疫情防控队伍。本着“干部在岗、群众过节”的宗旨,诉服办党支部书记杨凡当起了社区核酸检测现场的“引导员”,协助社区居委会核查居民双码情况,确保现场检测有序开展;党员干警李宝福工作日在诉服大厅服务当事人,劳动节当天又成了住所小区的“守门员”,对出入小区人员、车辆进行核查、登记,守好小区“防疫门”。“90后”温宇辰下沉海淀区永泰东里社区支援抗疫,化身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认真记录每一位前来检测人员的信息,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核酸检测工作,共协助完成8000多人次核酸检测工作,成为了“大白”身边不可或缺的“小蓝”。

市四中院

“防疫复工·法治护航” 青年突击队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7)

四中院干警积极响应市委、属地号召,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成立“党员先锋队”下沉支援疫情防控前线。他们一个人就是一支队伍,一个人就是一面旗帜,闻令而动,冲锋向前,第一时间赶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高晶晶是其中一员,5月1日正式在海淀区羊坊街道小马厂社区“上岗”,主要任务是辨别居民“北京健康宝”弹窗类型,并帮助大家进行相应处理。“上岗”当天,刚好遇到周边小区临时管控,社区内大量居民出现了弹窗,但每个人的弹窗情况不尽相同,需要志愿者们一一仔细询问并作详细记录。彭林海下沉到卢沟桥街道广安康馨家园北区参与核酸检测服务,社区楼宇密集,居民众多,既要高效快速地完成检测工作,更要维护安全的检测环境,半天的工作过后,身上已是汗流浃背,但听到居民朋友们一声声的“谢谢”“劳累”“辛苦了”,又让他干劲儿十足……从“鱼肚白”,到“夜幕蓝”,从社区工作“小白”,到熟练工作的“大白”,这些青年干警们在这场与严峻疫情赛跑的阻击战中,发挥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精神,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8)

北京海淀区集中隔离地点(隔离点机场社区)(29)

来源:北京法官

编辑:牛犇 姚日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