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1)

山沟儿农村小王原创作品,打击抄袭狗

这是2019年12月13日,我发表在百度的一篇文章,现发出了供大家讨论!

近期一篇名为《村子已死》的农村评论文章在全国引起巨大的轰动,作者表示:如今的农村已经是名存实亡成为“空壳”,“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死去。”作者称这是一场悲哀。

青年大批离开村子,空心校园和空心村越来越多;传统的农耕被除草剂所替代,农事岌岌可危;年味越变越淡,人情逐渐淡漠,乡愁不再;人们急功近利,拆迁可以一夜暴富;人们不再互相敬畏,村民开始钻营,“家长制族长制被击溃得体无完肤”……“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死去。”作者称这是一场悲哀!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2)

我走过涉县的很多古老的村庄角落,不难发现,进入村子之后几乎没有几个人,偶然出现的也只是几位年过六旬的老人,年轻人大多都在外地上班,村子里剩下的也只都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名存实亡的“空壳”农村即将消失? 有人称“村子已死”!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3)

涉县王金庄村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4)

涉县江家村

舒适的院落,古老的建筑,无不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淳朴、自在的农村生活真的会逐渐消失?我们一起来讨论!

“时代产物”——农村的没落

正在逐渐消失农村古村落

悠闲的时候我喜欢去人少安静的农村里转转,在涉县有不少的原生态古村落,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扶贫工作的进一步推进,据统计中国平均每天有20古村落消失,很多原生态的村子已经得到了改造变成了洋楼,农民着实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但那些淳朴、承载着历史年轮的古建筑也逐步地消失殆尽!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5)

涉县石井沟村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6)

涉县西涧村

如今,涉县多处还保留着传统的古老建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间的推移,这些古老的村落也一定会不复存在!

村子只剩老幼,农村成为“空壳”?

我曾经去过很多涉县的古村落,这里虽然环境优美、舒适自在,但也挡不住社会地进步,时代的变迁!印象深刻的就是涉县辽城乡的西涧村,这个村子不是一般的山沟沟,在很深很深的大山深处,需要经过跋山涉水一路艰险才能达到。这个村子居然只有六七位老人在居住,村子的人大都搬迁到靠前一点的新村里,只剩下几位不愿意搬迁的老人!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7)

西涧村担粪的老人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8)

涉县郝家村宁静的夜晚

我也时常回到老家居住,每次回去都会感觉到村子越来越冷清,这是给我的直观感受,年轻人几乎找不到一个,大都是一些看孩子的妇女和老人。

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赚到更多的钱,为了走出所谓的穷沟沟,青壮年大部分都已出门在外长期不回,城里人成了农民,农民成了工人。故乡还在,村子的魂已渐渐死去。

如今,年味儿越来越重,临近过年,出门漂泊的故乡人都要一窝蜂地回到老家了,许多人漂泊在异乡,或许成了老板,成了白领,甚至成了异乡人,或者成了文化人,一谈起故乡,就用无尽的想象,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无限思念和眷恋以及不可磨灭的故乡情怀。每到春节,返乡潮在全国涌动,怎们也要赶在年三十回家,似乎童年的记忆在那时又回来了,家家蒸包子,户户包饺子,杀猪炖肉欢欢喜喜过大年。

故乡还在,但古老的乡规风情都已经消失殆尽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过年的场景吗?村子里那真是热闹啊,有街道上跑着放炮的小孩,有聚在一起炸油糕、做豆腐的家人,有提前穿上新衣服到处炫耀的小朋友,还有……街坊邻居串串门,打打牌,唠唠家常,走走亲戚,而如今……总之,那时候的过年,才是真正的过年。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9)

小时候过年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10)

现在过年

一些古老的民俗风情再也找不到了,如今的过年跟平常的日子没什么两样,就像是完任务一样,赶紧过去那一天就算了!而那一天一过,村子的人再次渐渐少去,人去村空,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自己是城里人,没有固定工作;自己是农民,没有庄稼可种

虽然很多很多的村民都在大城市工作,但是跟没有工作也没啥两样,在中国没有“铁饭碗”那都不叫工作,表面上看着像个城里人,整日生活在城市中,却没有固定的工作。而作为农民却没有庄稼可中,如今荒芜的土地到处都是,谁还愿意再次面朝黄土背朝天,土地搁着出去赚钱成为如今的大形势!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11)

涉县后峧村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12)

涉县大洼村

现在种庄稼跟以前也完全的不一样了,再也没有什么犁地、锄草,都被除草剂、农药等替代,多年以后,土地板结,甚至土壤中毒,庄稼减产甚至发生病害,望土地而兴叹,老人哀叹而力不从心,年轻人无心于此。村庄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那些懂乡礼,知农事的真正农民和乡绅逐渐消失殆尽。

在时代变迁中,守护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村落,或许终将难逃消逝的命运?

农村自然消失的村庄(名存实亡的空壳)(13)

当然,在城镇化地快速发展过程中肯定存在一定的弊端,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变多,村庄被拆迁,乡土意识淡漠……但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今后农耕传统方式必将被科技所代替,而民俗风情文化也将逐渐适应现代文明理念,保护传统文化是好事,但是传统中也会存在一些糟粕,“落后”不是乡愁,保护不是止步不前。

对于名存实亡的“空壳”农村即将消失? 有人称“村子已死”这样的问题还是需要理性分析看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