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

疫情当前,线上开课在即。

从化区,一个位于广州这座一线城市,而农村面积超八成的特殊地区,区教育局结合此特殊区情,迅速反应,发布详细线上教学指引,协同学校、企业等力量,强调学校要“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落实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指导和关爱保障,确保每位学生的线上教育需求,一个也不能落下。

一人一策一个不能落下

3月1日,广东省教育厅等四部门印发做好中小学校线上教育工作的紧急通知,下了铁一般的命令——确保中小学校线上教育顺利实施,确保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同日,从化区教育局发布六条详细指引,指导区内中小学进行按照“五育并举”、家校协同、因地制宜、线上线下相结合、统筹与个性兼顾的原则开展线上教育。

结合从化区农村面积超八成的区情,区教育局特别强调学校要“一人一策”做好托底方案,要落实对农村边远地区学生、困难家庭学生、留守儿童、学习困难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习指导和关爱,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落下。

区教育局牵头,各所学校组织排查线上上课存在困难的学生,核实情况之后,实行“一人一策”的方式协助学生上网课。面对解决网络终端缺乏的问题,有的学校修好教师自己的旧手机,有的学校利用暂时闲置的电脑,有的学校主动联络社会力量捐赠设备……记者从区教育局了解到,截至3月7日,全区共为149名困难学生解决了没有线上学习终端问题。

此外,区教育局还积极联系企业与社会团体,发动社会力量,为困难学生解决网络不通畅的问题。在区教育局联系下,中国电信从化分公司、中国移动从化分公司通过开通限时免费宽带网、赠送手机流量卡等方式,为231名遇到网络不通畅问题的学生解决了网络方面的难题。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

一根网线连接山上孩子和山下课堂

午后,天未放晴,烟雾袅绕,位于海拔185米的从化区良口镇北溪村,常住人口只有230人左右,其中大多是老人,安装了网络的家庭并不多。中国电信广州从化分公司装维工程师拉了一根网线进晓芳(化名)家,这根网线将连接山上的孩子和山下的课堂。

网线拉好后,良口中学副校长李浩明抱着从学校电脑室带来的电脑踏进晓芳的家门。晓芳在电视机柜子后面的杂物间里打扫出两平方米左右的位置,支开那张一平方米的四方桌,放上电脑,插上网线、开机、连网,电脑屏幕即可显示出直播课的画面。

事实上,晓芳在从化区良口中学读初三,有一个在外读大学的姐姐,和一个在良口中学读初一的弟弟。平时上学,姐弟俩住在良口镇的亲戚家里,假期回家。68岁的父亲在村里务农,母亲一个月前丢了帮别人做饭的工作,此前2000块收入是一家五口唯一固定的经济来源。

2月17日,学校网上复习课开课,因家里没有电脑,晓芳和弟弟便都用手机买流量包上课,她不知道具体要缴多少电话费,但爸妈让她先用着。有时遇上网络不通畅,她会拿着手机跑到村委旁边的废弃小学听课,“那里可以搜到村委的WiFi”。

3月1日,从化区教育局即日发布指引,学校落实“一人一策”做好排查,对五类特殊学生进行学习指导和关爱,做到一个不漏,一个不落下。同日,学校进行排查,安排老师通过网络问卷、电话联系家长、联系村委统计学生在上网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统计结果显示,全校11名学生上网课遇到困难,有的学生没有上网课的终端、有的家庭孩子多,终端不够用、有的家里信号不好……

当天,学校便讨论了几套方案——送教到家?有些学生家里距离学校路途遥远,加之处于疫情期间不方便串门;让学生到有设备的亲戚家住?疫情期间也不好操作……最后,学校主动联系了良口镇电信局,看看能不能给学生家里加装网线。

2个小时左右,良口镇支局同意给晓芳家装宽带,确保网络畅通。但晓芳家住在良口镇,而电信业务却属于吕田镇支局管理,中国电信为此进行沟通。其间,李浩明想到孩子一直对着手机学习,对眼睛不好,便想着可以从学校电脑室拿电脑,“反正空着也是空着”,加之学生之前用这批电脑练口语,比较熟悉。

3月5日,中国电信从化分公司工程师带着网线,李浩明抱着电脑驱车上山。在此之前,校方让信息技术老师调试好机器,下载相关学习软件,“只要一插电源和网线就能用了。”李浩明说。

接通了网络,晓芳迫不及待戴上耳机,打开下午的直播课,“可以听到了,可以听到了。”她激动地拉着一旁的弟弟,让他的耳朵贴近耳机。一根网线、一台电脑走了一个半小时山路,拐了数不清的弯,如今将山上的晓芳姐弟和山下的直播课堂连接起来了,杂物间那空出的两平方米的位置成了姐弟俩的教室。

良口中学校长李礼昌告诉记者,这次排查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很多学生有终端,家里信号也好,但是一直用流量上网课,消费太高了,学校已和镇党委政府等联系,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更便利地上网课。

【从化区优秀教师介绍】

梁巧容

从化区河滨小学三年级级长

亮点:积极面对,寒冬终会过去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2)

疫情当前,梁巧容提前下载网上资源,结合本班学生情况,线上给学生辅导功课。此外,她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做好家长的情绪安抚,鼓励孩子适应当前的学习模式,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节奏。她常教导孩子要做一个“眼中有光,心中有爱”的人,要相信,只要积极面对,寒冬终会过去。

李建华

从化区城郊街黄场小学四年级英语老师

亮点:父亲和孩子都是重要的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3)

李建华线上开课的同时,他年迈的父亲重病住院,医生给父亲下了病危通知书。但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李建华坚持不休假,按照课程表上课,课后还在线指导、答疑。在他心中,父亲和孩子都是重要的。

黄泽池

从化区第二中学高三语文老师

亮点:多练习、多沟通、多变化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4)

黄泽池是从化区第二中学的老师,担任高三级语文教学,同样是高三级级长。他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备考的经验十分丰富。从面授课转为网课,他迅速适应。在他看来,上网课要有三多——电脑操作难,多练习;学生不适应,多沟通;授课形式单一,多变化。

郭嘉新

从化区第七中学总务处主任、七年级级长

亮点:带领学校教师优化网上教学模式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5)

疫情来势汹汹,线上教学迫在眉睫。面对线上教学,郭嘉新敢于接受挑战。此前他对网课不了解,通过探索,他逐渐熟悉网络直播软件的具体功能和操作。如今,他还带领学校教师优化网上教学模式,使网上教学更加贴近面授课堂。

朱海燕

从化区第三中学初三数学老师、班主任

亮点:课堂简明易懂,作业暖心高效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6)

朱海燕从教24年来工作勤恳、主动,成绩斐然,是学校教师学习的好榜样。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她迅速地执行了学校布置的各项防疫任务,主动学习各种直播工具,精心备课,课堂简明易懂又生动有趣,作业暖心高效。

利晓玲

从化区第四中学高三语文老师、班主任

亮点:每早打电话,叫学生起床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7)

线上教学隔着屏幕,对毕业班的师生来说是一种挑战。她时刻关注自己的直播课堂,经常进入科任老师的直播课堂,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每晚,她会把当天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分享在学生群和家长群。对于经常迟到的学生,她每天早上七点半准时打电话过去叫他们起床。隔着屏幕但不隔断爱,她期待和她的学生一起共创6月新精彩。

潘燕红

从化区流溪小学五年级语文老师

亮点:不管课堂模式如何变化,一如既往认真对待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8)

在线上教育期间,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潘燕红把闲置了多年的手提电脑重新启动。每一节课,她都提前练习,把要说的话打在文档上,上课时再粘贴到对话框上,遇到学生有需要,她会打电话耐心指导。不管课堂模式如何变化,她都一如既往地认真对待。

黄有芬

从化区太平中学班主任、初三英语老师

亮点:探索归纳,“八条网课指引”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9)

在原定开课前一周,黄有芬就开始着手研究如何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她为全级学生分别探索和归纳“八条网课指引”,并且利用网络直播为全级学生上了第一节网课——网课开学测试课,为全级的直播课打定了基础。从“三尺讲台”转移到线上课堂,虽然是半路出家的“18线主播”,但黄有芬说“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殷碧玉

从化区西宁小学五年级科创与实践课老师

亮点:电脑手机全天开,协助他人上网课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0)

线上教育前期,殷碧玉扛起管理员的责任,在自己也开课的同时协助其他老师上网课。作为网课新手,她自己提前学一遍操作,再给全校老师做培训。要是遇到同事跟她请教时,她会用手机录制好操作视频对他们进行指导。疫情期间,她几乎全天都在线,随时给有疑问或不熟悉操作的老师指导或配合他们演练课堂。

徐丽霞

从化中学高三生物老师

亮点:做好分内事,储备教育“粮”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1)

徐丽霞是从化区第一位走上云端课堂开展直播教学的教师。疫情期间,她及时开设了与“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的知识专题课,录制知识胶囊发给学生学习。虽隔着电脑屏幕教学,但隔不住教师的责任。三月初,屏幕前,徐丽霞愿耳畔暖鸟声脆,静待校园喧闹声。

陈嘉欣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小学三年级英语老师

亮点:待春暖花开时,校园必定欢声笑语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2)

疫情期间,学生停课不停学,老师离校不离教,这对于师生都是一种挑战,但陈嘉欣相信她能与学生一同克服困难,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待春暖花开之时,校园里必定欢声笑语。”

邓绮纯

从化区第五中学高三地理教师、班主任

亮点:一个人返校,开展线上教学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3)

网课在即,因为课本和学习资料都在学校,邓绮纯便主动返校,开展线上教学工作。疫情期间,整间学校只有她一名老师;课堂上,面前也没有坐满的学生。她对着屏幕,通过网络,尽己之力协助学生备战高考。

张林

从化区流溪中学高三物理老师

亮点:内容动画展示,提前录制数百个微视频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4)

疫情期间,张林充分利用“互联网 教育”技术展开网络教学。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她给每个课件都设计了精美的动画,板书内容也尽量用动画的形式展现,为防止网络卡顿,她提前录制了数百个微视频;当学生学习中遇到疑惑,她在线进行答疑。在她的努力下,整个班级的教学活动高效有序。

邱依桦

从化区鳌头镇岭南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师

亮点: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5)

备课、听课、课后研讨、修改导学案、批阅作业、反馈作业、给学生答疑……邱依桦的工作如同往常一样,只是如今面对的不是学生,而是电脑屏幕。夜里十一点多,她依然坐在电脑前梳理第二天的各项工作要点。正所谓“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邱依桦老师用认真和勤奋诠释着为师者对教育和学生的热爱!

陈静

从化区龙潭中学初三语文老师、班主任

亮点:中考学生的“护航人”

上小学缺一位好老师(名师集结从化)(16)

线上学习对师生都是一种新的教学、学习方式,而对于初三毕业班的师生,更是一种挑战。“不能耽误学生”是陈静常挂在口头的话。疫情期间,陈静精心组织班级,突破技术难关,实施直播授课、批改作业……每一环节她都做得一丝不苟。她是学生们中考的“护航人”。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何钻莹 通讯员 任慧

广州日报全媒体图片记者:苏韵桦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陈雅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