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1)


课例来了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2)

授课教师:浙江省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王芸老师。高级教师,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全国外研之星优秀教师,北京奥鹏教育中心青田县初中英语培训班首席专家,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讲师,衢州学院外国语学院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讲师,浙江省丽水青田伯温中学教学顾问,浙江省宁波慈溪育才中学教学顾问,2008年参加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球盖普项目,赴英担任对外汉语教学一年。


- 课例来了 · Vol.021-

《阳光英语分级读物》 The Three Wishes


“第二届播种阅读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一等奖获奖课例


01

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主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本文讲述了一个伐木工人去森林砍伐柴火,因为应允了一个小个子男人的请求,没有砍伐他的荆棘丛之家,这个小个子男人十分感激伐木工人,他承诺可以满足了伐木工和他的妻子三个愿望。伐木工回家后,三个愿望都实现了,最后却只有一根香肠。妻子刚开始很气愤,觉得丈夫浪费了三个愿望,他们本可以十分富有。但最后还是和丈夫开心地手舞足蹈,吃着他们认为世界上最大、最圆、最好吃的香肠。伐木工妻子最后的表现充分展示了人性善良的本质,他们的知足体现了农民淳朴的特性。本人体现了“人与自我-优秀品行,正确的人生态度”的主题,全文共532字。


写作意图

该故事中呈现的三个人物各有特点,个性鲜明,通过图片与文字对不同人物的解读,读者体会到了的小个子男人的感激之情;面对三个愿望巨大的诱惑前,妻子的情绪变化,伐木工的淳朴善良。故事的结局看似出乎意料,但细细体会,则发现符合情理,意义非常。启发人们接受既有的事实,善良知足的人才可以得到幸福,没有什么比一个夫妻恩爱、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


文体结构和语言修辞

全文使用的是一般过去时,本文的故事背景:一个伐木工和他的妻子住在森林的小木屋里,这里暗示了他们过着比较贫困的生活,面对突如其来的三个愿望,他们的反应和心理活动是什么?他们能合理地、明智地去使用这三个愿望吗?故事的这条隐藏的线索为学生创设了阅读期待。故事中的三个愿望都用 I wish… sausage would/was… 的句式展开,三个愿望都与一根香肠密切关联。在表述三个愿望时,他们分别用了不同的口吻,said, shrieked, shouted, 表达了说话者当时惊讶、震惊、恐惧的心理。故事中还用了一些动词过去式和动词短语精准地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或动作,涉及的动词有:lifted, imagined, cried, flew up, stuck firmly, grabbed, pulled, started to giggle, turned into a laugh, hugged。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基于七年级的学生观察能力强,善于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本节课充分运用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看”的技能,训练学生通过看图片,预测、推理、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七下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本解读能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阅读,加工文本信息,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信息作出评价判断和运用创新;七下的学生对人性的真善美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见地。他们对文本中出现的以下主题词汇较为熟悉:wish, sausage, woodcutter, fire, cut, bush, hungry, come true, 且已经会使用 I wish…would/was…这一句式。


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达到:

  • 在学习理解方面:通过运用看的技能,学生能够解读图片显性和隐性的信息,通过梳理、概括故事情节,建立情节之间的关联,感知并理解故事承载的意义;
  • 在应用实践方面:学生能够推断读物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物进行分析与评价;
  • 在迁移创新方面:学生能够预测故事结局,探讨主题意义,评价作者的写作意图并能解决生活中同类情境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学生能理解该故事读物的主题意义和价值取向,能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伐木工和他的妻子的愿望,表达他们的情绪。


教学难点

能在无干扰状态下自主阅读,加工信息,理性地表达作者的写作意图;迁移运用,解决生活中同类情境中的问题。


教学资源

多媒体录播教室,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3)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4)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5)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6)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7)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8)

文本信号如何训练(如何锻炼学生看)(9)


教学反思


课堂小结

通过对该读物的学习,学生不仅仅习得了语言知识,同时学会了在绘本阅读中如何运用“看”图片这一项技能对故事主人公、主要事件进行预测、对故事情节概括梳理、分析对比,以此获取故事中的表层和隐含信息,并理解其意义。在阅读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时间和空间,主动思维的机会和平台。故事中三个愿望都围绕着一根香肠展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独立预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和认知主动提问关于香肠的信息,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思考者的身份成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无干扰的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概括信息、辨析语言现象、分析和推理文本信息,最后交流分享阅读成果。

整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充满了快乐,一系列的问题与活动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学生积极主动、评判性地创造性地思维,大部分学生做到了。最关键的是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文本的主题意义得到了深入的探究,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启发,迁移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升,真正实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变,最后到素养的形成。


拓展建议:

1、如果课堂中能够再多一到两项小组合作活动,能够体现对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参与面会更广;

2、学生在读封面的时候,教师若能引导学生思路再打开一点,对文本做更深入的独立自主预测,这样的课堂导入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思考者身份成为课堂的主体。


02

专家点评


优点:

该课例教学设计思路清晰、内容完整,文本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和深入的阐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课件简洁明了、内容和语言突出,体现了想重点培养学生”看“的能力的意图。教学过程流畅,层层深入,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获取、再现和思考文本的内容和意义,推断作者的创作意图,重点突出。教师个人素养良好,语言优美,板书精美,善于引导学生而不限制他们的思维,学生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积极参与回答问题和讨论。


建议:

鉴于学生基础还不错,教师可以选择略难的文本,在活动形式上略加丰富,除了读看听说之外,适当增加写的活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