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得十三爷赏识(为了压住对手威风)

“我有旨意,奉圣命而来。”

钦差鄂尔善开头就一句话。

不过李卫这人疲赖惯了,最讨厌这种道学先生,所以李卫回答:“我知道,我也有旨意,也奉圣命办事,你看我官衙前挂的旗,钦命两江总督,所以只能和你鄂大人平礼相待。”

第一回合,平手。

这个时候,李卫可已经是大官了,两江总督,俸禄不少。戴双眼花翎,穿锦鸡补服,还套个黄马褂。

李卫得十三爷赏识(为了压住对手威风)(1)

鄂尔善奉雍正皇帝的命令,来主持南京贡试,简单说,贡试就是一个普通人做官前的最后一步,考上了就是朝廷安排你当官,考不上就得自己花钱买官做。

所以贡试很重要,主持贡试的人都必须是有才学的大官。

鄂尔善来南京,有两件事,这么大的官员去到地方上,要办的肯定都是大事,贡试就是其中一件。

鄂尔善是文官,这表面功夫要做的好,才能不失礼,所以对李卫说,雍正皇帝钦点他做为学差来主持考试,这个通知书朝廷已经发给你了,你应该看过了吧。

李卫这人有能力,但书读得不多,所以就拼命的来拉低两人的平均智商值。

李卫说没事没事,咱们都是替皇帝办事的狗,再怎么“汪,汪”叫唤,还是一个窝里的狗,有事老总你尽管说话。

李卫得十三爷赏识(为了压住对手威风)(2)

李卫官做到了两江总督,封疆大吏,当然不会这么粗鲁说话,他是故意的,因为这个鄂尔善来的目的还有一件事,是在检查他的账本的。

对于来找茬的人,谁也不会开心的对吧。

鄂尔善主持大考试,自然要大壮声势,组织人把贡院的孔子牌位请出来弄一次游行,让秀才,孝廉们装扮成孔子,还有孔子的三千弟子随着牌位一起游行。

这是几百年前的官府组织的化妆大游行,民间喜闻乐见的节日,超级大爬梯啊。

可李卫不开心啊,他才是两江总督,在这南京城,要出风头也是得由他出才行,怎么能让一个外来人抢了风头呢。

就命手下去查探对方出什么牌,得知鄂尔善是抬孔老夫子的牌位出游。

中国的读书人都知道孔子。

这是中国的第一位圣人,儒家的创始人,民间还封王,有一个叫宣圣王的就是这位夫子。

孔子的家族很大,受历代君王尊崇,大家长有个官名叫“衍圣公。”一直到民国的时候都还有。

总之一句话,孔子是封建社会读书人心目中的男神,宇宙超级大IP。

两支游行刻意相遇,谁给谁让道,就成了出风头的关键。

李卫得十三爷赏识(为了压住对手威风)(3)

李卫发了狠:

我们把玉皇大帝抬出来,昊天玉皇大帝一出,管着天上人间,孔子也没办法了吧。

雍正夺嫡的第一跛脚师爷邬思道一口茶刚入口,听到李卫这话,忍不住笑茶都喷了出来。

对李卫说:没用的,历代治理国家都独尊儒术,以帝王之尊,康熙皇帝见了孔子牌位,还得行叩拜大礼呢。

别说一个玉皇大帝,你就是把如来佛祖也一起搬出来,还是得给孔子让道。

人家鄂尔善虽然不招人待见,可这一招堂堂正正,占了上风。

可李卫是谁啊,虽然大字不认得几筐,一篇一千字字的奏折能错三百多个字,可架不住人家鬼主意多。

虽然是封建大吏,总督一方,但江湖上还有个外号叫“鬼难缠。”

李卫说不行,这个鄂尔善跟我打擂台,不挫挫他的威风心里难受,不通透。转眼间就有了主意:

让匠人做一面一丈二的特大幡,上面就写四个大字:孔子他爹!

孔子再牛,再厉害,看见爹来了,让不让路。

邬思道笑得眼泪都出来了:都做这么大的官,出门坐轿子都要八个人抬,学小孩耍小性子。

不过直接写孔子他爹,未免不礼貌,不体面,你把四个字改成三个字,字就更大更显眼了。

这三个字写“叔梁纥”,这是孔夫子令尊的大名,孔子随便在哪里遇到,也只好三揖让道了。

读书人的主意真损!

问题来了,孔子不是姓孔吗,怎么他爹姓叔?有高人知道怎么回事吗?

读书真是能长见识,这是我从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里摘编,改编的一段。

就这么一千多字,让我记住了孔子还有个王号叫宣圣王,孔子他爹姓梁。

对了,孔子他爹为啥姓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