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

山西省大部因据太行山以西,故名山西,简称“晋”。据古书《山海经》记载,在太原市西南方的悬瓮山,晋水“东过其县南,又东入于汾水”,即晋水是汾河的一条支流。时过境迁,据说晋水依然还在流淌,只不过流量很小;也有人讲晋水只存在于古书中,已经被人为地破坏而看不到了。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1)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2)

太行山

西周朝代周天子大行分封制,周成王的同姓弟弟唐叔虞受封于如今的山西南部。后来,传说唐叔虞的儿子燮父迁移到晋水边上,改国号“唐”为“晋”,史称晋国,是春秋时期比较强大的几个诸侯国之一。历史上著名的晋文公重耳就是春秋五霸之一,退避三舍这一成语就是出自他城濮之战的典故。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3)

晋国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4)

城濮之战示意图

西周奴隶制王朝实行分封制,有着严格的等级安排,由上往下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和奴隶。庶人没有政治权利,只是接受统治,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就已经逐渐发展不平衡,同时爆发了多场重要的战斗,从而为霸主地位奠定了基础。那个时候打仗虽然还讲究仁义礼法,如宋襄公“不击半渡之兵”,但稍有雄心的霸主都旨在问鼎中原,图为一霸,因此所爆发的战争都是夹带私货的,所谓“春秋无义战”。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5)

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三晋”一词来自于春秋末年,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开篇记载了“三家分晋”的重大历史事件,史学界也常常将此作为春秋和战国的分界线。司马光写道“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换句话说晋国的卿大夫上了一个等级,变为诸侯,还得到周室天子的认可。

倘若发生在春秋初期,这会被认为是僭越,会受到联合讨伐。但春秋末年的周天子已经逐渐名存实亡,无力调和诸侯的矛盾,即人们常说的礼崩乐坏。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6)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晋文公时期,晋国设立六卿掌管军政大权。晋国依靠异性卿大夫完成内扫公室异己,外安诸侯列国的目标。但与此同时,六卿凭借难得的机遇趁机做大。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7)

晋文公重耳

说是六卿,但一开始并非六家,而是共有11家,分别是先氏、狐氏、赵氏、魏氏、胥氏、郤氏、栾氏、荀氏(中行氏)、范氏(士氏)、智氏(中行氏别支)、韩氏。经过几百年的内部争斗,到晋景公时期,11卿最后只剩下六个,分别是赵、魏、韩、范、中行和智。

六卿继续改革、屠杀公室,最后以至于架空了国王。除了扫除公室障碍,六卿内部也争权夺利。最后,经过晋阳之战,韩、赵、魏瓜分智氏,为三家分晋奠定基础。等到剩余土地完全被瓜分完后,公元前375年,晋国彻底消失,从此韩赵魏被称为“三晋”。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8)

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标志着中国历史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新兴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霸权政治结束了,战国兼并战争拉开帷幕。

历史上的“三晋”长时间建都在如今的三个省。彼时的三晋包含了今天的山西省、河北省南部中部、河南省中部北部。韩国建都于阳翟,灭掉郑国后迁都新郑(河南省新郑市),赵国建都于邯郸(河北省邯郸市),魏国先是在安邑(山西运城),然后梁惠王时,迁都到大梁(河南开封)。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9)

战国七雄

战国七雄,三晋独领风骚。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魏国吴起变法得魏武卒。尽管他们后来都为秦国做了嫁衣,但无法阻挡他们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灿烂的光芒。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10)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如今的“三晋”虽然代指山西省,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一段历史时期的祭奠。它时刻启示着我们,早在几千年之前,这片土地上就曾经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历史的传承不断加深着文化的滋养,这是三晋大地发展的后劲,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为什么山西叫三晋大地(山西为什么叫三晋大地)(11)

太原市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