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想着道歉后可以和好如初(原来有些道歉是在伤口撒盐)

小娜是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助理,那天下午,她捧着刚冲好的一杯咖啡,要给经理送去,她打开经理办公室的门,与刚要出门的经理撞了个正着,手里的咖啡被打翻,洒到了两个人的衣服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不要想着道歉后可以和好如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要想着道歉后可以和好如初(原来有些道歉是在伤口撒盐)

不要想着道歉后可以和好如初

01

小娜是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助理,那天下午,她捧着刚冲好的一杯咖啡,要给经理送去,她打开经理办公室的门,与刚要出门的经理撞了个正着,手里的咖啡被打翻,洒到了两个人的衣服上。

咖啡还蛮烫的,小娜的手被烫的火辣辣的,不过,比起烫,她心理的恐惧更多,她撞到的可是经理,他一不高兴,自己的饭碗可就不保了。小娜识趣地帮经理收拾,并不停地解释,道歉。

经理他有要紧的事情必须马上去处理,根本就没有留意小娜说了什么,收拾的差不多就匆忙的走了。

经理这样一语不发的走了,小娜的心态崩溃了,她觉得经理肯定生气了。

小娜是坐立不安,好不容易等到经理回来,她立马借口送文件,非常认真地跟经理道歉,不过,经理被突发事件弄的焦头烂额,根本就不想搭理小娜,眉头紧锁,敷衍了几句,打发小娜离开。

可小娜以为自己死定了,赶紧又一次道歉,她觉得自己道歉的态度再诚恳一点,可能不会被判“死刑”。

经理被她这样胡搅蛮缠,心情更糟糕了,他很严肃地说:“麻烦你出去,不要再打扰我工作。”

小娜觉得自己这么诚恳的道歉,可是经理却是这样的态度,她觉得有点委屈了。

小娜委屈吗?可能经理比她更委屈吧!

02

有的人做错了事,心里内疚,觉得有亏欠,于是拼命地跟对方道歉,看似为自己做错的事情负责,其实不过是为了减轻心里的负担,让自己心里不再那么难受,或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些私利。

做错了事,道歉是必须的,但对方要不要接受,你不能强加干涉,不能说对方一直没有说“没关系”,你就一直纠缠对方,让对方宽恕你。

要知道,对不起不是万能的,不是每一句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即使对方想要原谅你,恢复情绪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对不起”不是灵丹妙药,不可能让对方的情绪迅速恢复。

对方有权利保留意见,或者保持沉默,追根究底就是对对方的二次伤害。

真正有诚意的道歉是要尊重对方的感受,而不是把自己的情绪过多的表露在道歉里,道歉的一方要照顾对方的情绪,而不是给自己加戏,让对方为难。

道歉也需要看时机,对方不愿意听,不管自己有多难受,也应该忍着,等待合适的时机再道歉。

03

一而再再而三地道歉,本身就很惹人烦,“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刺激过多、作用时间过长,会引起不耐烦或者逆反心理。

据说,马克吐温有一次去听牧师演讲,刚开始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打算等牧师讲完要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还在讲,他有点不耐烦了,决定要捐少一点,再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不捐款了,等牧师终于讲完,马克吐温的心情已经非常不美丽,不但没有捐款,还从盘子里拿走了2元。

这就是超限效应引起的逆反心理,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触发超限效应,比如,因为某件事,不停地给孩子说教,孩子会突然发脾气,大声地回怼,这就是超限效应。

道歉要懂适可而止,像小娜那样,没完没了,脾气再好的人也会生气。

道歉,不是在对方的伤口撒盐,考虑的应该是对方的需求,而不是自己的需求,不要自以为是,自私自利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