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故事连载 生活仍将继续连载之二十

————献给50后 这样亦医亦农的日子大概只过了大半年,在这期间,我还是心有不甘,觉得这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不是我要的生活,老师说的如果好好读书会读出出息的,难道我的出息就是这样?难道这荒凉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属?我的命是不是就该这样?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靠门路,我没有,靠关系 ,除了赵医生,还有谁能帮忙?思来想去,觉得还是靠自己可是靠自己,自己能做什么?一条条路设想,又一条条被否定我的长处在哪里?好像除了读书没有其他路,但书已经读到头了,因为当年大学一律靠推荐,即使乡里有十个八个名额也轮不到我啊?,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我的人生故事连载 生活仍将继续连载之二十?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的人生故事连载 生活仍将继续连载之二十

我的人生故事连载 生活仍将继续连载之二十

————献给50后

第二十章 再遇贵人 爱上文字

这样亦医亦农的日子大概只过了大半年,在这期间,我还是心有不甘,觉得这不是我追求的目标,不是我要的生活,老师说的如果好好读书会读出出息的,难道我的出息就是这样?难道这荒凉的地方就是我的归属?我的命是不是就该这样?但是不这样又能怎样呢?靠门路,我没有,靠关系 ,除了赵医生,还有谁能帮忙?思来想去,觉得还是靠自己。可是靠自己,自己能做什么?一条条路设想,又一条条被否定。我的长处在哪里?好像除了读书没有其他路,但书已经读到头了,因为当年大学一律靠推荐,即使乡里有十个八个名额也轮不到我啊?

真是人到绝处有生机,正当我认为绝望的时候,突然想到了高中语文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姚庚荣的作文写得好!”说这话的是后来当上金坛政协主席的孟济元老师。我忽然脑洞大开:我何不学着写文章?!写什么,无巧不成书,当时农村到处都挂着高音喇叭,家家户户有小广播,每天从早到晚播放样板戏,早中晚还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同时每天还三次播报金坛县人民广播站的新闻,这给了我极大的启发:我何不学写通讯稿,给金坛广播站投稿?

主意一拿,我当晚就开始注意听金坛广播站播报的内容,听了几天,觉得这些内容中有些我们村也发生过,因为我当赤脚兽医几乎每天在大队里跑,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的,捕风捉影的,胡说八道的,我就学着广播里播报内容的写法尝试着写。那时没有钱买稿纸,就问母亲要八分钱上街买一张白纸,回来把它裁成32张,把自己认为有新闻价值的内容如实地写出来,然后拆一个香烟壳糊成信封,在信封上写上“金坛县人民广播站收”,同时在信封右上角写上“稿件”两个字,(因为当年给新闻单位投稿是不需要贴邮票的,这事我在当赤脚医生时问过邮寄员),往乡邮局的信筒里一放就开始焦急地等待。

真是天帮忙,就在我写了第三篇稿子投出没几天,突然收到了写有金坛县人民广播站字样的信封,打开一看,是一位名叫尹伏元的编辑写来的信,他向我介绍了他和广播站的情况,向我详细介绍写新闻的一些要素,比如消息和通讯的区别,比如新闻的真实性等等,更让我高兴的是随信还寄来了两本方格稿纸,这是我平生第一次看到稿纸,并鼓励我不要恢心继续努力。尹老师的来信无疑给我打了一针强心针,如同黑夜里给我送来一缕光明。

我立即根据尹老师所说寻找新闻素材,反复修改后第一次用稿纸给他投稿。稿件投出后第三天晚上,我们村头的高音大喇叭在播报新闻时突然传出女播音员那动听的声音:“唐王乡爱武大队abcdefghijklnm”(我们大队在文革中的名字)的新闻稿。因为那时播报稿件是不播作者姓名的,但我知道那是我写的,当晚全生产队的人都在我们家,高兴得不得了,说“庚荣的稿子上广播了”。我那个得意劲啊,没法形容。因为广播稿要连续播三次,全大队所有社员几乎都知道我们大队上广播了,第二天出诊,听到其他生产队的村民们在议论,我便告诉他们这稿件是我写的,哎哟,真是羡慕煞人啰,当年的喜悦至今难忘。

我们唐王乡真的是穷乡僻壤,一年到头根本听不到县广播站播报唐王的新闻,更不要说一个大队了。可因为我的努力和尹老师的相助,高音喇叭和每家的小广播便会经常听到县广播站播报我们爱武大队的新闻稿件,这对当时闭塞的我们村乃至我们乡都是巨大的新闻。为了写好稿,搜集到更多的新闻线索,我十分珍惜每一次出诊,到了哪里都会问生产队长,你们队里最近有没有什么事,什么人值得写的,大家也知道我会写稿,一有好的素材,只要我一到,人们就会像报喜一样告诉我什么什么,我越写越得心应手,用稿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冬闲时修水利,农民们挖土挑担干重活,我则拿个笔记本在全大队的工地上到处转搜集新闻素材,走到哪都受欢迎。

能有这样的成绩,我必须在此再次感谢敬爱的尹老师,因为他的出现和相助,让我真正有成就感,更重要的是让我觉得自己找到了新的生存方式。虽然那时写稿没有稿费,但我觉得只要坚持写下去,就一定会改变命运。那时尹老师几乎每个月都会给我寄几次信,每次都会随信寄两本稿纸来,以至我积余到很多稿纸,后来在南京读了三年书,所用的纸都是当年尹老师寄的。1993年我调到常州日报社工作,尹老师已在常州日报驻金坛记者站当站长多年,我们终于有更多见面机会,每次见到他,他总是拎一只小包,一见面就笑嘻嘻地从包里掏香烟问长问短,我每次也都向他致敬问候,如今他已进入耄耋之年,我衷心祝愿我的贵人加恩师健康长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