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

【编者按】

上海的日常,于细微处悄悄流淌。

城市的丰富,定格在奢侈新潮驻地转角,特色小店腔调悠扬,后街烟火味日夜不息。

城市的开放,在于高光人物背后,城市精神孕育的万千姿态,在进取,有守望。

澎湃新闻推出“浦江观察”系列报道,带你触摸上海城市肌理,捕捉都市变迁,看见奋进的光。

“到了2月初,我突然发现学校门口多了一个集装箱,我心中暗自激动,这该不会是援助复旦的口罩吧,走进一看,怎么还有个门啊?”B站UP主“殷尚墨羽”在视频中提到的集装箱其实是测温箱,安装了红外测温设备与配套监控设备。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1)

复旦大学校门口处的查证测温点。本文图片除特殊说明外,均由各高校供图

如今,该设备已安置在复旦大学所有通行校门口和多处重要管理场所。

4月27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理工大学等高校启动学生分批返校。从入校、入住宿舍、上图书馆、食堂就餐到进实验室,细微处的保障覆盖返校生活的各个环节。

首日返校学生:在家无法做实验

中午11点左右,澎湃新闻记者在交大闵行校区思源门看到零星有同学陆续拉着行李前来。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2)

4月27日,交大学生返校。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陈少颖 图

根据“平安交大”微信公众号消息,自4月27日起,返校学生可以从闵行校区北一门于上午九点至下午五点进入校园,返校学生需提前准备返校电子通行证和随申码绿码。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3)

交大校园内,学生排队等候。

核对身份信息后,学生需通过体温检测通道,队伍间隔为1.5米。完成测温后,沿着指定通道走到停车场,学生可搭乘校内短驳车回宿舍区。

硕士生余同学告诉记者,确有科研需要返校的非毕业生,经过审批后从思源门进入。余同学连夜坐火车返校,“在家完全没办法做实验,想早点回来。”

博士四年级生宋同学在前一天晚上就抵达了上海。她说:“申请返校获批后,同学不可以早于指定日期提前回来。”在入口处,保安员会对返校学生的身份信息与登记在册的资料进行核对。

宋同学回到学校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趁着好天气晒一晒宿舍里的被子,“明天就可以去实验室了”。

食堂用餐:上线就餐指数,鼓励网上订餐

结合各食堂实时消费数据情况,交大推出“食堂就餐指数”,实时发布各食堂就餐人数信息,引导师生错峰分时就餐。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4)

交大上线“食堂就餐指数”。

系统中,各食堂总座位数与当前就餐人数一目了然;系统按餐厅空闲状况排序,数据每隔10秒自动刷新,点击各食堂数据,还可查看详细的楼层区域分布情况。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5)

复旦大学食堂,排队处设置一米线间隔标识。

在复旦大学,食堂不同于以往多门出入的常态,如今,在所有食堂都可看到单向进出的标识和路线,进口处设置红外测温,提供免洗手消毒液,排队处设置一米线间隔标识。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6)

复旦大学测温点内部,该套测温系统可避免接触式测温导致的相互传染风险。

食堂开放时间延长的同时,学校鼓励校内单位集体提前网上订餐、错峰错时取餐,鼓励师生自带饭盒打包。

疫情之下倡导“社交距离”,在公共浴室也需要“洗浴距离”。

复旦大学邯郸校区的两个公共浴室通过网上预约,实现分时错峰洗浴,淋浴龙头数量减半后设置预约上限。在增设除湿设备和消毒用品的同时,浴室延长开放时间,每开放1小时后临时关闭1小时,对浴室进行消毒通风,每晚11点后彻底消毒。

“考场”式图书馆

图书馆是很多同学在校学习的“主阵地”,为了兼顾同学们的学习需求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实行“限流开放”入馆制。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7)

上海理工大学图书馆,师生可实时查看图书馆入馆流量。

“当前在馆人数59人,剩余入馆人数941人。”在图书馆的大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当前的入馆数据,数据也同步在线上更新,师生们可以在图书馆网站、官微或直接扫描二维码实时查看入馆流量。

“目前入馆人数上限是1000人,后续将根据防控情况及时进行调整。我们借助出入馆数据资源,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图书馆馆长陈世平介绍。

智慧校园里的科学管控不只是学习方面,该校还上线了体育场馆在线预约系统(试运行)。4月29日起,体育场馆面向在校师生部分开放,乒乓球桌要间隔2米,网球规定两人用一块场地,健身房也有人数限制。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8)

上海理工大学体育场馆在线预约系统。

“这些都在系统上提前预约就行,感觉挺安心的。网球、羽毛球、乒乓球都可以安排起来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生张翔说道。

多所高校提前演练

为迎接学生返校,4月26日,同济大学、上海大学分别举行了学生返校模拟演练和应急处置演练。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9)

上海大学进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演练。

同济大学图书馆制定了恢复开馆的工作方案。在入馆处,设立一米隔离线,学生要接受体温检测,刷校园一卡通进入。一间原可容纳90人的阅览室,现最多仅能接受30人预约,学生也分散就座。图书馆规定,学生对自己翻阅后的图书不可直接将其重归书架,而是要放入专门储书箱,工作人员将对这些书籍进行消毒。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10)

同济大学图书馆。

上海大学生封校生活(上海大学生陆续返校)(11)

同济大学实验室安全知识提示展板。

实验室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落实,也是模拟演练的重要内容。

同济大学要求各实验室全方位落实防控技术措施,每天对门把手、水龙头、实验台面等接触表面进行清洁消毒,对实验室人员实行限流。同时,学校还要求各实验室开展全面自查和仪器设备检测,对发现的安全隐患,立即予以整改。

在应急演练中,上海大学设置了多个演练场景,如集中隔离观察点、学生返校入园、食堂就餐、学生入住公寓等。

学生到达隔离点及隔离点的日常如何运行?

在大巴车上,工作人员向集中隔离学生宣讲集中隔离注意事项,安抚学生情绪;学生登记入住后,进行消杀工作,范围涵盖行李以及鞋底;接着,再由工作人员引导学生带好行李,乘坐专用电梯上楼进入各自的房间。

学生体温如果异常,则带行李到指定区域休息,由医生询问情况,复测体温,若耳温和腋温均高于37.3℃,即启动应急预案。

(本文图片除特殊说明外,均由各高校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