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孩子应该看什么书(养娃之路不再一地鸡毛)

1.父母与子女,只相约在这辈子

很早以前就听说过龙应台的“人生三书”,其中之一就是这本《孩子你慢慢来》,很多人像我一样,被书名误导了,以为这是本要孩子凡事不要着急,一切慢慢来的书。品读之后才发现,它更像是写给母亲自己的:蒲公英年年有,孩子那样幼小却只有一次。好希望时间能慢一点,再慢一点,让自己好好体会做母亲的快乐。

作者龙应台的大名听闻已久,我也曾在脑海中勾勒她的样子,知性优雅美丽……一切有关美的词汇,当我真正从书中看到她的样子,确切的说是她年轻时的样子,很普通,甚至过于普通。从照片和文字记录来看,她像我们一样,就是个不修边幅,整日与孩子的屎尿屁交战的普通人。不过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她的内心是那么强大和丰富。如果你是一个母亲,并为自己的全身心付出和自我嫌弃而难受,一定要看这本书,她能给你很多启迪和抚慰。

养孩子应该看什么书(养娃之路不再一地鸡毛)(1)

龙应台真的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不足8万字,薄薄的散文集把生活琐事娓娓道来,各种哲理和家庭教育方法散落其中,让你不知不觉慢下来,更让你明白,绝大部分女子都会步入婚姻殿堂,而在这个殿堂里等待的还有个小小的生命。作为母亲,你势必要结束一段人生,也开启一段人生。正如作者所说,有了孩子,才开始有了人生,开始了“人生之课”,从此人生不下课。你的“人生之课”预习了吗?已经上课了吗?

2.母亲是一段与子女相伴的忙乱旅程

每一个单身的女子,不管美丑都可以做到干净利落,可做了母亲,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会损失一部分过往,迎接一部分崭新。我们一边全心全意的养育孩子,一边对自己的付出和自我放弃深恶痛绝,仿佛都是孩子耽误了自己的“远大前程”。琐碎和凌乱恰恰是一个母亲的日常,自己的理想因孩子而耽搁,甚至永久搁浅,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当孩子趴在我胸前,那种爱,那种内心的满足,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的。这种彼此的需要就是养育。

养孩子应该看什么书(养娃之路不再一地鸡毛)(2)

养育,是个全心全意的过程,你为孩子竭尽全力付出,但孩子并不是你的附属品,而是个独立而庄严的生命。纪伯伦说;“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每一个母亲都希望孩子永远在身边,但这是个假设。从作者儿子华安写的跋中,我们可以看出,受到母亲潜移默化的熏染,孩子像作者一样热爱生活的点滴,不过我们也从中看出,孩子与作者却持有相反的观点。作者认可这种相反存在,孩子也没有觉得这种差异存在有什么不可。这种差异的存在,来自于母亲的教导。她是“爱的独裁者”,却温暖又理性。

母亲是孩子的第一养育者,担负着教育的责任,我们像净化设备一样过滤一切有害信息,教给孩子的知识想做到是是非非黑白分明。每一个母亲都惧怕危险,怕孩子接收到暴力,所有的充斥着暴力色彩的绘本都被束之高阁。从家门口到游戏场400米的距离对孩子来说简直是劈荆斩棘,唯恐孩子不安全……

试想,哪一个母亲不是如此呢?

3.二胎妈妈如何平衡这份母爱

现在是二胎兴起的时代,作为父母,从经济上和心理上准备好了老二的到来,家里的“老大”是否准备好了呢?作者也遇到这个问题,只因亲吻二儿子,老大蒙在被子里无声哭泣,觉得妈妈更爱弟弟。试问,哪个二胎母亲没有遇到这个问题:老大占据着父母第一份独一无二的爱,却要被迫去分享,如何解决,作者在书中给出了教科书式的方法。

养孩子应该看什么书(养娃之路不再一地鸡毛)(3)

这本《孩子你慢慢来》算上作者自己写的序,还有两个儿子写的跋,总共23篇短文,篇幅不长,非常适合宝妈们在睡前醒后短时间的看上一段。每一篇都是琐碎的日常,有时候读来觉得很无聊,可是细品之后才发现,这不就是一个母亲享受的时刻吗?

蒙氏教育创始人玛利亚·蒙台梭利说:“妈妈必须同时喂养孩子的身体和精神,且精神上的需求更重于身体上的需要。”龙应台做到了。而我们很多人嘴上说着爱孩子,却总是气急败坏,因为焦虑和急躁。殊不知,这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

4.这辈子做母子,下辈子不会再相遇,要好好珍惜

我们不能一边享受着做母亲,一边伤害着孩子。透过龙应台这本书,要学会慢慢来,细细体会做母亲,毕竟孩子的成长真的太快了。

因为太快,所以总是舍不得。然而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却想快点离开妈妈的臂弯。就如作者的大儿子华安(安德烈),在写给本书的跋中写道:你可以说“孩子你慢慢来”,可是有时候快快的“放手”或许也是必要的。我知道这很难,难极了,但是如果你记得我们儿时的甜蜜时光,如果你知道你在我们心中永远的位置,或许,它就会容易一点点。

养孩子应该看什么书(养娃之路不再一地鸡毛)(4)

薄薄的书,汇聚了作者从有了孩子一直到孩子读小学的时段,最是“熊孩子”的阶段,作者却没有一次催促,没有一句“快点儿”,就那么闲庭漫步一般,怡然自得,乐在其中。所以,每一个妈妈,轻松感受孩子带给你的短暂快乐吧,因为它真的不会再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