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的历史文化(邯郸之谜3)

下一篇《西楚霸王项羽与邯郸有关系吗?》

邯郸的馆陶县,位于邯郸市东部,农业古县,拥有四镇四乡,耕地面积48万亩,总人口36万人。是大大有名的唐朝名相魏征的故乡。成语“路不拾遗”就出自这里。官方认为自西汉初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馆陶县春秋时期为晋地,战国时归赵国。秦始皇统一后,馆陶才隶属邯郸。馆陶得名,据《元和郡县志》:春秋时晋地冠氏邑。陶丘在县西北七里。《尔雅》曰:再成为陶丘,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其后历代志书对馆陶之名的解释大都袭此说。

馆陶的历史文化(邯郸之谜3)(1)

馆陶的历史文化(邯郸之谜3)(2)

馆陶粮画小镇

馆陶的历史文化(邯郸之谜3)(3)

驰名全国的馆陶黑陶产品

馆陶的历史文化(邯郸之谜3)(4)

曾有“先有黑陶砖,后有北京城”之说

对于前述的“陶山”,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历来众说纷纭,已无从考证了,成为千古之谜。不过人们一般还是认定《大明一统志》所定的陶山方位,在馆陶故城(今山东冠县东古城)西北七里处。

馆陶在西汉建县之初,县治所设置在冠县的东古城。晋及十六国时,馆陶县属司州阳平郡,至后赵时徙阳平郡治于此。金代县城北徙40里,在北馆陶建立了新的馆陶县治所,并大规模营建了城池。这座馆陶县城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1955年才搬到南馆陶,即现在的馆陶县城址馆陶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