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

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专家说出了实情,难道还没修好

众所周知,目前的中国史学研究被公认为二十四史的参考书,其中包括《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共有《元史》、《明史》等24部史书。这些史籍属于官方史籍,其他史籍往往被视为非官方史籍,不为主流学者所采用。

时间跨度约为公元前2550年至公元1644年底,来书写从传说中的黄帝到崇祯十七年的结束。

既然二十四史不包括清史,那么在我们现在的史书中,清史的记载从何而来?

一方面,它来源于清代实录,即清代实录。它是对皇帝行为、言行、纪念、神谕、经济、军事、政治等的一系列记载。也有一些地方志,包括省、县甚至一座寺庙,如灵隐寺志。还有一些文人书。清代文人墨客写的书太多了。编撰《艺文志》时,光书名就数十万字。

二十四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1)

当然,国外有很多关于清朝历史的记载。毕竟,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清末时期,无论是战争还是贸易,一些史料都会被记录在外文书里。

自古以来,修史是一件大事,基本上是由新王朝为旧王朝修史。这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如明朝的历史,从顺治皇帝统治开始,到乾隆皇帝统治结束。这说明工作量很大。

目前,《清史稿》是清史的草稿。我们使用“草稿”这个词的原因证明它只是一本草稿和一本未完成的历史书。因为这本书大部分是清朝遗民写的,所以里面有美化清朝、反对农民起义、弘扬清朝正统的思想。

而且,这本书过于零散,作者混杂,内容不统一,存在很多错误。因此,《清史稿》不被承认为官史,只是一个草案。

但是,清朝已经死了100多年了。为什么官方的历史还没有写好?

二十四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2)

一是,之前的朝代编写史书,大都设立国史馆,设一个总管,配很多史官和记录员。由总管统一协调指挥,这样才能保证史书的统一性,然而民国时候编史,是各位学者在家里编的。这样就造成了大量重复,以及零散,不统一的状况出现。且各位学者的学识水平又不统一,所有的稿件凑在一起,内容参差不齐,并不完整。

二是,由于清史稿并没有完成,且存在人为的美化清朝情况,后来的蒋同志也想修书,奈何国家不稳定,战乱不断,最终未能实现。

就这样,民国时候,编史的人拿着工资,却在说着旧朝的好,这样的史书自然无法成为正史,直到结束也没有编出正史。

那么民国至今也有七十多年了,为什么清史还是没有编写出来呢?

二十四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3)

实际上这项工作,在2002年的时候就已经启动了,预计是10年时间。但是大家也看到了,快20年了,还是没有面世,到底遇到了哪些困难呢?

首先,清朝的史料实在是太多了,除了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除了汉文的,还有满文的,除了宫廷的,还有地方的,数不胜数。一方面要全部整理出来,另一方面还得判断真假,筛选内容,单举一个类别,比如《清代诗文集汇编》,一间屋子不一定摆得下。

其次,二十四史都是纪传体史书,且是文言文,现在编史书再用文言文,一方面不太合适。另一方面,这个时候再找会用文言文编史书的人才,也是可遇不可求的。往往文言文几个字就能表达清楚的内容,用白话文要写满满一大段,别说编清史了,就算是翻译明史,字数也会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这样就导致,清史的编写,字数太多,而且是越写越多。导致清史编到一半后,又开始压缩字数,弄得白话不白话,文言不文言,这整体的统一无疑增加了大量时间。

二十四史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二十四史都有了为啥没有清史)(4)

除了工作量巨大以外,客观严谨也是最重要的因素,之所以民国时期没有编写完成,跟遗老遗少还存在有关。有些事情需要盖棺才能定论,这也是很多前朝史往往历经百年才能编好的原因所在。

对待清史更是如此,一方面赶进度,另一方面又得保证质量,所以很多史料需要反复论证才能写入。毕竟史实来源太多了,筛选起来非常费时间,同时也导致编史进度一直拉长。

不管怎么说,所谓慢工出细活,毕竟历朝编史,都有刻意抹黑前朝的成分在里面。朱元璋编《元史》,大都通过参考《元实录》,不到一年就编出了这部《元史》。与其这样不够严谨且详细的编出一部史书大纲,不如像现在一样,认真考证,编出一部符合事实且严谨的清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