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

拟态化设计即将替代扁平化设计?

文章来源:青年老陈
ID:young_oldchen
作者:青年老陈
编辑:卝生

01

拟态化设计一时兴起

最近,很多朋友都在讨论拟态化设计(Neumorphism、Soft Design)。

有人称,拟态化设计是继拟物化设计、扁平化设计,下一个界面设计的趋势。

而什么是拟态化设计?它起源是一位 Dribbble 上,名叫 Alexplyuto 的设计师抛出来一些概念稿的风格。这些作品之一,一路飙升至Dribbble 2019 年 POP 排行第一热门。

同时,这种「微立体按钮」、「单一背景板」的新风格引发了大家广泛的借鉴,形成了一股新的风向标。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3)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4)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5)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6)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7)

甚至你可以在最新的 iOS 13 中,看到拟态化设计的影子。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8)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9)

实际上,我跟拟态化设计还有一点小缘分。在2012年,感觉拟物化与扁平化设计都比较极端时,也做过一些偏拟态的 Redesign。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0)

02

从拟态化设计说起拟物化设计

然而过了这么多年,回来看,对于拟态化设计是不是下一个设计趋势?我觉得不得不回溯一下当年拟物化设计演变成扁平化设计的一些背景。

当年iOS抛弃了拟物化设计,拥抱扁平化设计。最大的原因是,拟物化设计的最大价值——「用户教育」已经过时了。

那时,大部分用户已经上手智能触屏手机并能熟练掌握。而界面设计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变成了最大的内容呈现与设计的扩展性。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1)

拟物化设计与扁平化设计的图片体积之差

这恰好就是拟物化设计的短板。

这时扁平化设计反而可以很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它的优势是没有过分的多余样式,往往这些样式会干扰内容本身,分散用户的注意力——样式用来教育用户操作,然而现在用户均已上手。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2)

扁平化设计使用户注意力更集中于内容

但扁平化设计也会带来两个副作用。

一个是操作的可见性问题。因为界面元素扁平化,用户很难分辨哪些是可操作(opp),哪些是单纯的信息(info)。

而苹果相信可以用内容 颜色去解决。因为操作本身也是信息,「下一步」这个文字本身已足够表达这是一个操作,只需要用高亮色稍微强化一下即可。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3)

但不得不吐槽说这种设计并不具有完全的可用性。随着操作文字越来越抽象,很多用户反馈并不理解这是一个操作(opp)还是链接(link)。所以近期苹果又在新系统里加入按钮边框的选项。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4)

一个是层级的问题。颜色无法表达层级关系的问题,苹果的做法是用毛玻璃(背景动态模糊)这个老旧的设计语言(微软在Windows 7 中早就使用)来解决。

当然在智能机,毛玻璃效果极度消耗性能,也是苹果对性能的一种炫耀。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5)

而 Android Material Design 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它统一用阴影来解决操作可见性与层级的问题。

它认为按钮也是一种信息层级,只是说它能被「按下」。

当按钮按下去有阴影的变化,其实就暗示了用户此处为操作。用户只要多训练几次即可掌握。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6)

按钮附带阴影更利于用户理解

而阴影的大小本身传达的是层级的高低。所以也解决了表达层级的问题。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7)

Material Design 用阴影表达层级关系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8)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19)

拟态化设计或不是趋势,但它解决了一个问题

好,说到这,首先我对拟态化设计的态度是包容的。

而且我很认同之前和一位胡同学交流时,他的看法。「不管怎么样,我们不应该急着去否定它」。因为界面设计主流风格已经停留有7年之久,有新的事物出现总是好事——只要它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很多设计师说拟态化设计不实用,只是 Dribbble 设计师们自 High 的飞机稿。

很多领域用不了这种小而美、纯粹的设计语音。特别是在中国,很多领域比如电商金融 ToB 等大而全的应用上,很难有英雄用武之地。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0)

国内应用的特性:信息量之庞大

但我反而觉得,重要的不是它能不能用得起来,而是它有没有那么一些价值让我们重新思考。

如果我们这个专业的人,一看到新的事物就否定它,导致整个专业都不去思考,更新自己的思维,那才是专业的悲哀。

我们更应该去想,拟态化设计有没有什么值得去学习的地方。如果电商金融用不上,但在一些工具性的领域,比如电视遥控器,可能拟态化设计就是一种很好的设计语言。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1)

比如区块链,比特币或许是一个洗钱工具或骗局,但它的确引发了全球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中国也是因此发明了区块链发票等新的应用。

说完了个人的态度,说回拟态化设计自身。究竟拟态化设计是不是下一个设计趋势?个人认为并不是,但拟态化设计能很好地解决了操作可见性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 Apple和 Android 都解决得不太好。

Apple 是乔布斯的风格,「你不会用,就是你落伍了,你应该多问问你朋友怎么用。」Android则是安慰你,「这么简单的东西,你多试几次就会了。」

而拟态化设计,可以通过微立体按钮,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2)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3)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4)

一些网传拟态化设计的「设计规范」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5)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6)

拟态化设计能强调部分按钮,让其更有点击欲望与反馈

但随着智能机的高度普及,工具不会使用,这个已经不是用户主要痛点。

更多用户体验的重点,会演变成内容的筛选、组织及推荐上。界面设计,已升级为注意力设计。视觉流、动线至关重要。

所以,拟态化设计并没有解决此类问题,而且在内容设计上,微立体按钮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它很依赖一体化的背景来营造层级。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7)

拟态化设计,按钮与背景板须为一体

所以你也看到,大多拟态化设计作品,都是选择简单的工具,比如音乐、控制面板等。清一色具有简单的视觉重心及用户操作动线。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8)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29)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30)

但,如果你试着用拟态化设计去 Redesign 游戏(吃鸡)、微信、视频等,就会知道其局限性有多大了。

设计趋势不是靠一种风格来定义的

所以,这也是我近年很少去看所谓的设计趋势的文章。因为它们大多脱离了对时代与行业变迁的分析,只是单纯在讲一种新风格(每年如此)。

这个与时尚不同。时尚需要更新风格,区分年度新旧产品,为的是可以多赚点钱,滚动整个行业,与身份认同有关。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31)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32)

但界面设计多一种风格,并不会让一台手机多涨价1000块。这点老罗的锤子手机经验已经很丰富了。

拟态环境下的个人思考(拟态化设计是下一个设计趋势吗)(33)

至于未来设计趋势会如何演变。个人认为在互联网及IT领域,设计趋势是关于整体的重点,而这个重点会不断地塌陷收缩。

外层设计会逐渐平面及品牌化,用高度成熟的容器做识别性设计。此类设计,成本与收益会趋近于零,变成传播的工具,也就是广告。相关的设计知识,会越来越靠近平面、建筑与广告设计,变成设计的基础知识。

而内层设计逐渐内容化,采用的设计技术越来越高级,逐步靠近电影等高度分化的设计领域。

注意:本文含有投票,请到设计癖官网(shejipi)参加投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