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

胖子喝白水都胖,瘦子吃多少都胖不了,同样是人,差距咋就这么大?其实谁也别羡慕谁,谁也不比谁身体好多少,都是半斤八两,你是否真的“瘦够了”呢?今天就跟着我来深度剖析瘦子的“真面目”吧。

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1)

过胖导致的的危害,不用多提,都众所周知,那么身体过瘦的危害可不比“胖子”的少:

1.首先表现在整个体质及免疫力方面,比如身体虚弱,体力不足,容易疲劳,重则还会引起内脏下垂。

2.其次还很容易骨折,因为你缺了可以保护你的那层厚厚的脂肪,而且骨质疏松几率也会增高。

3.说真,尤其是太瘦弱的女性怀孕都会有困难,因为你现在身体的脂肪就是怀宝宝后宝宝的干粮,你把宝宝的“军粮储备”都整没了,如何为宝宝提供充足的养分。

1.基础代谢

是导致两种不同体重结果的的重要原因,干吃不胖的人,基础代谢率高,不管吃多少,都能够把这些食物代谢掉,而喝水都胖的人群,即使吃的不多,可代谢慢,体重也很难瘦下来。这除了跟遗传的关系外,还与后天的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2.肠道菌群

肠道内的菌群重量高达2—3斤的重量,其数量是人体细胞的十倍之多,人很有意思的开玩笑说,从数量上来说,我们并不能称之为人,称为细菌应该更合理。

科学家为此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对一胖一瘦的双胞胎姐妹体内的菌群提取出来,分别移植到几乎相同的小白鼠体内,再以相同的食物喂养,结果移植了胖菌群的小白鼠长成了体态臃肿的胖鼠,而移植瘦菌群的小白鼠仍维持了瘦瘦的体质。

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2)

tip:

说真,随着年龄的增长,饮食中不可避免的摄入有害物质,加速肠道的衰老,肠道菌群平衡也在不停的被打破,所以我们有必要通过服用益生菌来调理肠道菌群。同时多摄入益生菌的食物——膳食纤维,通常存在食物的皮和籽中,加工越精细的食物基本损失净尽,所以要多摄入“全食物”,如全谷类的糙米,小米,黑麦,燕麦、豆类等,绿叶蔬菜、还有百合、山药、菌菇等等的食物。

3.健脾养胃

中医认为跟脾胃虚弱有关,中医说的肉归谁管?归脾管,脾是干嘛的?脾是主运化的。也就是说食物当中的养分经过脾的运化才能补益到人体,简单说脾是人体和食物之间的“桥梁”,人之所以瘦,说明他的肉里没有血才瘦,缺营养。可是吃得也不少,怎么还这么瘦呢?那证明他运化、吸收差,吃得挺多,但是“桥梁”脾胃不吸收,都拉出去了,自然胖不了。

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3)

tip:

如果以上原因导致的瘦,从中医上的健脾养胃入手吧,五谷类熬粥可以健脾胃,比如黑米、红豆、小米、高粱、燕麦、薏仁、山药等做粥; 蔬果类,如南瓜、扁豆、桂圆,姜黄,熟白萝卜、莲藕、核桃等,以上食材都可以经常光顾到你精力汤里。

4.情绪

相信你都有这样的体验,就是当你压力大的时候,特别容易饿,那是因为你的能量消耗也在也增加,更严重的是而当你生气的时候,你会不想吃饭,虽然你能量消耗量增加而又无法获得能量,长期只出不进,恐怕很难长肉肉。所以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也有良效。

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4)

5.运动

人体的肌肉是“用进废退”,如果长期不运动,肌肉纤维就会萎缩,自然也就显得瘦弱。尤其是对于那些长期坐办公室的瘦人来说,有必要每天抽出时间来运动,不仅有利于增进食欲,男士能使肌肉强壮、体魄健美,女士也能亭亭玉立,凹凸有致。在运动方式上,慢跑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人在慢跑的时候肠胃蠕动次数明显增多,在进餐时胃口更好,也利于身体肉肉的增长。

6.饮食结构

长期挑食会导致饮食结构失衡,所以在保证蛋白质充足的摄入下,可以适量增加健康脂肪的摄入,这样可以保证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皮下,比如平时可以常备健康的零食如综合坚果,天然蔬果干、栗子、及各种自制的健康零食。对于素食者,容易缺乏某些营养素,除了注意以上要点外,有必要额外添加高营养食物的摄入如小麦胚芽,啤酒酵母,螺旋藻,甜菜根,蛋白粉等食物的摄入,才能保证充足的营养供给。

光吃不胖是为什么(狂吃不胖是因为)(5)

如果以上都做到还是胖不起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你很可能是隐性肥胖,何谓隐性肥胖,就是体重不高,骨架很小,肌肉也不发达,但是脂肪含量却很高,脂肪代替了肌肉,而同样体积的脂肪重量则轻于肌肉的重量,所以整体体重不高,脂肪却不少,建议可以买个体脂仪检测一下,看自己是否是此类型。

坏消息是你的身体出现了状况,建议检查一下肠胃及整个消化系统,也要检查一下内分泌是否有甲亢,糖尿病等病症。

本文原创,转载请联系本人

17090051139

作者:赵波

医学营养学专业

国家高级营养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