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巫山县高唐街道(巫山高焕发风采)

重庆巫山县高唐街道(巫山高焕发风采)(1)

蓝锡麟

中唐以降的三峡地区,不仅文人竹枝词蔚然兴盛,标新领异,而且兴于齐梁、振于隋唐的传统诗题《巫山高》,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皆有生机,焕发出了新的风采。从皇甫冉、戴叔伦、卢象、孟郊、李贺到罗隐,无论是否在三峡上下留下履迹,都以《巫山高》为题留下了个性华章。

皇甫冉作的《巫山高》写道:“巫峡见巴东,迢迢出半空。云藏神女馆,雨到楚王宫。朝暮泉声落,寒暄树色同。清猿不可听,编在九秋中。”首联由峡及山,凸显山的高峻。颌联化用典故,描绘峡的幽深。颈联进一步挑出泉声、树色两个特点,渲染四时变幻的峡间胜景。尾联收结到猿啼凄清上,由景入情,声情并茂。神女、楚王和朝暮、清猿,固然都是传统《巫山高》的不二素材,但都融入了极富质感的峡江声色,又都是新的气象,新的格调,丝毫没有因袭之弊。而且改用为五律,起承转合都语词婉转,意象明朗,流畅自如,浑然天成,更突破了本初樊篱。传说刘禹锡过巫山时,见有千余首题诗,特挑出这一首及他人的另外三首称作翘楚。明代胡应麟《诗薮》评论那四首诗,认为“当以皇甫冉为最”。

戴叔伦32岁时,曾在时任吏部尚书兼盐铁转运使刘晏幕中任秘书正字,押解钱粮过云安,曾从三峡经过。他的《巫山高》是一首歌行:“巫山峨峨高插天,危峰十二凌紫烟。瞿塘嘈嘈急如弦, 洄流势逆将覆船。云梯岂可进,百丈那能牵? 陆行巉岩水不前。洒泪向流水,泪归东海边。含愁对明月, 明月空自圆。故乡回首思绵绵,侧身天地心茫然。”前四句写眼中景,山突出高和危,水张杨急和险,一气呵成了七言四句。后九句抒胸中情,情尽从景出,景亦共情迁,交错使用五言句和七言句,急促铿锵,不避直白,甚至用了俗语“那能”。从结尾的两句看,很可能同他那次押解公干过程当中,曾在云安遇劫相关。

比戴叔伦小九岁的卢象,曾被贬官为果州(今四川南充)长史,也有机会从三峡经过。他的《巫山高》为:“高唐几百里,树色接阳台。晚见江山霁,宵闻风雨来。云从三峡起,天向数峰开。灵境信难见,轻舟那可回?”论情真意切,论情景浑融,都与戴叔伦所作不在同一级次上。但变五古为五律,整首诗确也写得文辞清丽,开阖自然,殊非村学究强讲工对所可以比拟。首联用“云树接阳台”以状巫山之高,并且暗用典,以与尾联的“灵境信难见”前后相呼应,结构相当巧。

孟郊与贾岛齐名,都以“苦吟”著称,世有“郊寒岛瘦”的说法。他的《巫山高》是一首七古:“巴山上峡重复重,阳台碧峭十二峰。荆王猎时逢暮雨,夜卧高丘梦神女。轻红流烟湿艳姿,行云飞去明星稀。目极魂断望不见,猿啼三声泪沾衣。”内容基本属传统老套,但在形式上追求瘦硬奇险,的确堪称历历可见。一是平仄平,一诗三换韵。二是盘空作硬语,如“碧削”,如“泪滴衣”,尤其如五六两句峭拔警奇,力图造成出人意表的物象刻画。三是真有“目极魂断”的意境呈现,足见下足了苦吟功夫。与前三人相较,他是别具一格。

李贺比孟郊小三十九岁,他作诗的呕心沥血更为著名。其《巫山高》也属七古:“碧丛丛,高插天,大江翻澜神曳烟。楚魂寻梦风飔然,晓风飞雨生苔钱。瑶姬一去一千年,丁香筇竹啼老猿。古祠近月蟾桂寒,椒花坠红湿云间。”与孟郊所作小同而大异。小同在于,用语造境都尚警奇,道人之所不能道,状人之所不能状。大异在于,用“神曳烟”比喻江水翻腾,江雾缭绕,仿佛神女的裙裾在风烟当中摆动,充盈如同《楚辞》的浪漫主义的想象,由“楚魂” “瑶姬” “古祠”领起的三重描写,同样是《楚辞》般的植物喻人,浪漫主义情致十分秾艳精绝,似屈原之后独李贺一人。与之相匹配,每句都押韵,也是汉末曹丕以后极罕见的。

罗隐在李贺身后才出身,为晚唐人。其《巫山高》有十二句:“下压重泉上千仞,香云结梦西风紧。纵有精灵得往来,狖轭鼯轩亦颠陨。岚光双双雷隐隐,愁为衣裳恨为鬓。暮洒朝行何所之,江边日月情无尽。珠零冷露丹堕枫,细腰长脸愁满宫。人生对面犹异同,况在千岩万壑中。”前八句用仄声韵,借鉴屈原《九歌·山鬼》的浪漫手法,描绘出神女灵异的活动。后四句转平声韵,质疑楚怀王爱恋神女,显示出了批判精神。

五位中唐诗人,一位晚唐诗人,各写出一首独显个性、独具特色的《巫山高》来,标志着《巫山高》这一系同题诗,与时俱进地有了创造性发展。它们一起焕发出新的风采,除了给中华诗山增添光彩而外,还可以启示后人,题材只是创作的引子,能不能出新出彩,关键在于具体人的审美创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