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的正确使用(关键看你如何用)

在中医的世界里,有很多不传之秘,一般人都难以参透,比如很多人经常说的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的确,中药的剂量变化万千,就拿黄芪来说,用多用少,那个药效是各不一样的。除了剂量之外,还有一个不传之秘,那就是配伍。

中医在用药的时候,对配伍是极其讲究的,比如吴茱萸与黄连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左金丸;又比如滑石与甘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六一散;还比如人参、茯苓、白术、甘草按照一定的比例配伍,就成了四君子汤。

在中医的方书中,最经典的莫过于《伤寒杂病论》,而这本书中,其实在第一章中讲到的方子中,就有一味很独特的药,它的名字的麻黄,听起来感觉怪怪的,好像这个药不宜轻易使用一般,怕出什么麻烦。事实上,麻黄这个药,堪称经典的中药,只要配伍得当,就能发挥它独特的功效,一点也不麻烦。

麻黄的正确使用(关键看你如何用)(1)

麻黄与石膏的配伍,也堪称经典。因为麻黄辛温,石膏大寒,如果重用石膏,轻用麻黄,这样寒热对消,麻黄就只用到了它的辛,而不用它的温,联合起来就具有辛凉宣泄、清肺平喘的作用。而石膏在其中的作用,正如《本草经疏》中所说,“麻黄得石膏,则发散不猛”。

麻黄这个药被很多人认为是虎狼之药,殊不知附子也是。这两味药要是组合在一起又会怎么样呢?它们两药合用,尤其适用于素体阳虚,复外伤风寒的病证,为只是单纯仅用麻黄开腠,而没有附子以固元阳,就会有大汗亡阳之虞,所以附子与麻黄并用,既可以保证寒邪可散,又可保证阳气不亡。

古人对麻黄的使用很慎重,对细辛也很慎重,从它们的名字谐音就可以略知一二。麻黄使用要谨慎,避免有麻烦;细辛要细心,以免出问题。麻黄与细辛两药的配合,比较适用于太阳少阴两感证,用麻黄发太阳之表热,细辛散少阴之浮热,二药相须为用,一汗而解。

麻黄的正确使用(关键看你如何用)(2)

麻黄与熟地似乎没啥关系,但是它们配伍在一起,也是颇有深意的。一般来讲,熟地滋肾,温补营血;而麻黄辛温,善于发表。熟地与麻黄相伍,主要是麻黄随熟地而走,麻黄之辛,辛能通滞;麻黄之温,温能散寒;一方面温补营血不足,另一方面解散阴凝寒痰,使其阴破阳回,寒消痰化。适用于阴疽寒凝之证,如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证。

对于麻黄这个中药来说,已经运用了几千年了,尤其是在《伤寒杂病论》中被广泛使用,后世医家对此也是屡试不爽。但凡药材,既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而医者的作用就是要把药材的好处尽可能的发挥出来,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本文为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欲转载,请联系我们获得授权。欲了解更多中医健康养生资讯,请关注微信号jinlanzhongyi)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