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道之动反者道之用意思(天道反者道之动)

《道德经》的智慧,无为不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周而复始地变化,变化是永恒的,规律才是真理,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绝对的强弱,阳中生阴,阴中生阳,阴阳对立统一;一而二 二而一。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

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不可思议。

用道德经的思路解释,强弱是相对的,是对立统一的,如何理解强弱,不仅是对立面,除了对立面还有很多面,首先,强和弱的关系,强中有弱,弱中有强,强弱不是固定不变的,强弱是相互转化的。

强者和弱者的界线是什么?不是物质多寡、权力大小、资源分配能力,而是道,弱者有弱者的道,强者有强者的道,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而文化属性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最大差异。

强势文化是按照客观办事的文化,是实事求是的文化,是顺势而为,遵循天地之间运行的规律的文化,有规矩、规则、规律、秩序、法。所以相对概念的变化是人的立场变化、观念变化、甚至是习惯变化。

弱者道之动反者道之用意思(天道反者道之动)(1)

万事万物都一个规律,对立统一,有对立的一面,有统一的一面,而道就是一而二 二而一的存在,无法单纯只说对立不说统一,无法只说天不说人,无法只论道不修德,能量是守恒的,万事是有因果的,因果也是规律。

同样,主流价值观还是接受西方的哲学思辨和逻辑运算,并不认为老子《道德经》中的智慧,会让我们强大起来,因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自卑,我们从闭关锁国到鸦片战争,老祖宗的智慧没有让我们走出迷局,不是没有智慧,是没有时间和机会修行智慧,外国列强的船坚炮利,以及知识分子对于改革迫切的需要,要压制传统文化对于观念塑造和这种反方向的作用力,所以属于折衷的方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

单纯解读道德经很容易入玄,以为是神秘学或者不可测的力量。所以结合案例能好一点,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就好比钱,弱小的人把钱当命根子,是不是一种道之用(被钱本身迷惑,使之不能出离钱这个相本身)。强大的人可以利用规律去掌控、操控、甚至通过经营和流动,变成抵御风险的手段,来获得一种自由,财务自由,不会因为缺钱或者缺少某种资源来浪费生命。(绝大多数的工作和劳务,很多人心知肚明,是不足以养家糊口的)所有当代的人都有兼职和被动收入。

不妨我们再换个角度,不纠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本身,就从上帝视角来看,道到底是如何运行的,道无处不在,万千世界都是道的化身,连人类;以及我们自己都是道的一部分。

弱者道之动反者道之用意思(天道反者道之动)(2)

道法自然说的不是什么都不干;也不是无为,也不是玄妙,而是一种境界,一种智慧,分天地人,天道就是规律,如来,不可思议,地道就是万物生长的规律,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品德发展的规律,)厚道的人命好,好就好在厚道。那么人道呢,就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对于家庭来说,生儿育女,对于企业来说,忠诚可靠,对于国家来说,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统一。

那么问题来了,重新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阴阳是运动的、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矛盾的、甚至是相互的,任何一个相反的概念或者连体的概念,都不能单纯从语言和文字去解释,因为词不达意;其实汉字本身并不是一种符号文字,和英文、希伯来语和拉丁语系一样,是字母,而中国汉字是象形文字,是有特殊含义和意境的智慧。

就还比太极拳,看起来威力不大,是因为我们连读一开始是当体操练的,而不是武术练习的,武术是杀人的格斗艺术和技能,既包括套路和散打,同样讲内功和心境。为什么我们打太极拳看起来和跳广场舞一样,甚至没有拉丁和天鹅舞有立体感,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拳势和拳意;太极拳就是四两拨千斤,隔山打牛,在于化劲和借力打力,让别人的力量没有着力点,而自己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对冲过来的势能,是敌不变我不变,敌欲变我随着变,不变应万变。防守是最好的进攻,只要有进攻就有破绽,进攻越多破绽越大。

返回之前问题的情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道教有这样三句话,顺成凡,逆成仙,抱元守一,负阴抱阳,天人合一。

我们看问题不要把问题看成线性的,要看成立体的,三维的,八卦、太极、无极,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图形,而是一种智慧,一种处理问题的机制,一种可以拥有上帝视角的能力。

三阶幻方,任何事物构建的基础模型☝️,都知道平面逻辑运算的勾股定理,勾三股四玄五,那么三阶幻方就是空间和时间上的勾三股四玄五。看事情不仅正面反面,不要做选择题判断题,而是空间运算。

可以把自己想成原点,以自己为单位,建立一个模拟空间运算机制,xyz,那么空间的相对位置就不仅正面反面,还有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正面反面(自己)一共是八个方位,加自己一共9个变量。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第一、自己本身,如何运用自如

第二、事物发展的规律

第三、人性发展的规律

第四、文化发展的规律

第五、两个物质、事物、之间的关系(除因果关系之外的关系)

第六、能量守恒定律

第七、因果律

第八、思维认知的规律

第九、宏观一体,事物本来的规律(先天道生,道外道)

所以就有画面感了,一个事情是否反正、是非、善恶、正邪、对错,跳出二元思维方式,到多维空间思考,至少三维,当然更成熟可以升维和降维,道理一样,看收集的信息和自己判断力和执行力。

有时候需要一动不动,有时候需要以静制动,有时候需要如如不动,有时候需要道法自然,有时候需要智慧,有时候需要悟,有时候需要禅,无极。

但有一条路相对不变,那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明心见性,如实观照,见路非路,即见如来,见相非相,即见因果,见路不走。

不仅要看到对立面的事于道,和见路不走,以及深层次的智慧,就是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天时地利人和,尽人事听天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学会思考其实很难的,要对抗的不仅是思考本身,还有传统文化观念,自己心中的妄念,以及我们迫切成功而荡起的涟漪,心中有魔,万千世界全是鬼蜮丛生,要修心,有道无术,道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别看别人解读如何,要自己心中有数,能够走的端行的正,而不在左右、前后、上下、踟蹰不前,浪费机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