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类公司市值排名(没有工厂却成最大服装类企业)

2016接近尾声,但这一年,实体关店潮一波接着一波。

  • 传统鞋王百丽,保持每天关店3家的速度;

  • “每卖出5双女鞋就有1双来自达芙妮”,但在过去21个月里,这家老牌鞋企净关店1562家,平均每天都有2~3家达芙妮的店消失在街边,2015财年亏损达4.3亿人民币;

  • 服装大王美特斯邦威,仅今年上半年净亏损达到了6019.08万元,年度亏损超一亿元,3年间关店1500余家。

就在大家惊呼实体店要亡,纷纷转型时,突然发现有一个品牌正在大步前进。

每月保持100家店的扩张速度,2016年前三个季度营收过百亿。

它就是有“国民男装品牌”之称的海澜之家。

服装类公司市值排名(没有工厂却成最大服装类企业)(1)

四句话了解海澜之家:

  • 1.海澜之家凭借“一年逛两次”、“男人的衣柜”定位深入人心;

  • 2.创始人是曾扬言要跟优衣库拼了的周建平;

  • 3.三个季度营收过百亿,位列2016前三季度全国服装零售业上市公司总营收榜首;

  • 4.没有一家工厂,却逆势开店972家,99.8%为加盟店。

30万到800亿,躺着数钱

2001年,三毛集团正式更名海澜集团,周建平希望集团“以海阔天空之博大,创波澜壮美之事业”,海澜一名也因此得名。

转折点在2002年,周建平到日本考察,日本服装品牌丰富的品类、平民化的价格和量贩式的购买方式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类似的品牌连锁店在中国还没开店,周建平希望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回国后,周建平即成立了江阴海澜之家服饰有限公司,同年9月,男装服饰“海澜之家”第一家门店开业。

这里,插播另一个非常有名的服饰品牌——优衣库。

服装类公司市值排名(没有工厂却成最大服装类企业)(2)

优衣库成立于1963年,当年只是一家销售西服的小服装店,自1984男柳井正董事长上任后,首次引进大卖场式的服装销售,由此引发了优衣库的热卖潮。

优衣库为何能成功,除了产品丰富、量贩式的自选及平民价格备受消费者欢迎外,品牌建设及门店统一化经营带来的低成本更是为重要的因素,品牌带来客户流量,门店统一管理有助于成本下降及品牌深化。

正是借鉴了优衣库的模式,周建平依靠海澜之家不断跑马圈地在,到2003年年底海澜之家即拥有了50家专卖店,销售收入达2亿元。

除了借鉴优衣库的模式,其他方面也异于其他品牌,别人家的服装品牌大都是自己做产品设计,委托代工厂进行生产,再和经销商以及加盟商一起搭建销售渠道。

而海澜之家基本不设计产品,绝大部分产品都是从全国数百上千家供应商那里赊账订货而来。所有的产品都由供应商自己设计生产产品。

这招狠毒啊,对于供应商来讲,采购的钱没到位,那么我就必须生产足够潮且质量又合格的产品。同时,海澜之家只做卖衣服的平台,销售压力推给了供应商。

因此,28年过去,这个“毛纺厂”的市值已经翻了26.7万倍,成长为市值超800亿元的A股市值最大服装类企业。

2016年前三季度归属净利润24.14亿的海澜之家同时疯狂扩张门店数量。目前,海澜之家的品牌门店已达到4962家,遍布全国31个省,覆盖80%以上的县、市。

同时,创始人周建平的身家也是水涨船高,在2016胡润富豪排行榜上,周建平又一次以51亿美元的身价跻身全球富豪榜第293位,也是服装行业的首富。实际上,自2014年海澜集团旗下主体公司海澜之家借壳上市以来,周建平在富豪榜上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这家以商务服装零售为主业的公司给周建平带来了数以亿计的财富。

逆势开店972家,99.8%为加盟店

除了上述提及的只做平台外,海澜之家还有一绝招——“加盟模式”。

公开资料显示,海澜之家的加盟条件是加盟商需缴纳100万元保证金,加盟店由海澜之家总部统一直接管理。海澜之家可向加盟商提供保底回报,确保加盟商5年累计税前利润不低于100万元,加盟商须缴纳加盟费为6万元/年,不需保底则无须缴纳加盟费。

随着服装电商的兴起,在服装行业销售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海澜之家却再不声不响地在2016年前三季度新增了972家门店,疯狂进行渠道扩张。其中,“海澜之家”净增556家,“爱居兔”净增239家,“海一家”净增177家,门店总数由3990家猛增至4962家。

值得注意的是,海澜之家新增的这972家门店中,仅有2家是直营店,其余均为加盟店。上半年,海澜之家加盟店及商场店收入达76.7亿元,相比之下,直营店收入仅为1.42亿元。

加盟商为何纷纷被海澜之家吸引?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海澜之家的加盟商并不享有加盟店的经营权,仅仅需要承担房租和日常的营运费用的风险,卖不掉的商品可以退回总部。这就意味着加盟商不必承担商品滞销的风险,加盟的吸引力大增。

另外,据“财富十年”分析,之前2011-2015年,每年的净增门店数量分别为605,471,497,461及263家。在收取加盟保证金的情况下,由2011-2015年每年净增门店的数量是慢慢下降的,而从2016年开始,公司放宽加盟要求,不收或者减收加盟保证金,使得2016年前三季度净增门店达到了972家。

但据界面新闻报道,对于这种承诺收益的行为,有些律师认为海澜之家违反了金融市场管理规范,是一种变相的借贷行为,涉嫌非法经营、非法集资,如果资金链出现问题,加盟商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品牌营销意识强

与许多目前还活跃在资本市场上的服装行业领头者一样,“不挣裁缝钱”的周建平也属于品牌意识觉醒得较早的一位。上世纪90年代末,周建平就将“三毛”品牌改名成了“圣凯诺”,“有舶来品的洋气感觉更高档。”周建平称。当时,他还斥资700万元请来了梁朝伟担任品牌代言人。

在海澜之家的品牌打造上,周建平更是不遗余力,近年来,电视上不断出现一个耳熟能详的广告词,如“男人一年逛两次”、“男人的衣柜”、“打造男士专属”等,将品牌定位牢牢稳固在18岁以上的男性群体,且价格较为亲民。

海澜之家品牌成立十余年间,周建平相继聘请了香港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大维、影视新星印小天、新生代偶像杜淳担任形象代言人,2016年,集团开始走年轻化路线,又引进林更新、陈晓等当红小生加盟代言人之列,轰炸式的宣传使得海澜之家品牌形象得以确立。

此外,海澜之家还冠名赞助了《奔跑吧兄弟》、《最强大脑》等节目,品牌效应不断扩大。

“叫板”优衣库

2014年9月份,在海澜之家投资者见面会上,董事长周建平放话叫板优衣库。“我要和优衣库拼了!”

周建平所谓的“叫板”一说其实谈不上什么真正的意义,两家公司的主打服装种类并不相同,但是在周建平看来,“优衣库”式的发展模式是其学习和模仿的目标。

据最新的财报显示,2015年9月到2016年2月这5个月里,优衣库的营业利润约为38亿元,今年上半年海澜之家营业利润仅为24亿元,与优衣库还是相差甚远。

但周建平赶超优衣库还是有底气的,毫无疑问,周建平一手创立的“类直营”模式是公司的底气来源之一。

宣布进军女装

显然,周建平目前也面临着一些困扰,主要源于经济下滑、电商冲击及行业竞争等,公司上半年营收及净利润虽仍有上涨,但已呈现出明显放缓趋势。周建平也开始对主业做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如加大年轻型产品的比例,将目标客户由原来的成年、成熟男性扩大到更加年轻的群体中,据了解,2015年以来,海澜之家的时尚款式已经达到50%的比例。

业内人士称:“海澜之家的商业模式当下已不是独家的,更多本土男装品牌或其他品类品牌在模仿跟进,对于海澜之家而言充满紧迫感,变革的意愿强烈。”

但是相对于男装,女装市场显然更新换代更快,竞争更加激烈,周建平所引以为傲的轻资产运营模式,是否仍能复制在女装运营上还有待观察。

2017门店扩张变缓

此前,海澜之家内部高层人士预计,线下门店数量可能达5000~6000家左右。

而最新消息称,海澜之家高层方面认为:“2017年预计开店数量略为放缓,但预计门店增长也不少。海澜之家的开店战略是在消费低迷情况下,低成本占据优质商业资源,对以后发展有利,将来如果有跟品牌的合作,对新品牌扩张也更有利。

你们看好海澜之家的前景么?评论区见咯~

注明: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投资者报、亿邦动力,由创业邦小编整理发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