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最近状况(最近特朗普腹背受敌)

特朗普最近状况(最近特朗普腹背受敌)(1)

资料图:美国总统特朗普(图源:东方IC)

美国当地时间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启动了对特朗普商业和政治生活的更广泛调查;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科亨上周的爆料已经引起美国舆论“炸锅”,6日,他还将为众议院情报部门提供更多证词;与此同时,特检官米勒的“通俄”调查报告也呼之欲出……刚从越南空手而归的特朗普,将面临一场新的政治风暴?

“通俄”调查的阴影

“老臣”公然“打脸”,民主党人趁他出国开会“闹翻后院”……特朗普最近可谓“腹背受敌”,而这一切还要从“通俄门”说起。

自就任总统以来,“通俄”调查始终是笼罩在特朗普心头的一块阴影。2017年5月,特别检察官罗伯特·米勒受命主持调查特朗普竞选团队是否曾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串通”俄罗斯,以及特朗普就任总统后是否试图妨碍司法。此后,调查不断取得进展,特检组迄今提起30余项刑事指控,并与多人达成认罪协议。多名跟随特朗普进驻白宫、组成总统顾问班子的“老臣”因受牵连离职,包括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弗林在内的多名相关人士认罪,并向检方提供了不利于特朗普的证词。

不过,目前尚无诉讼触及调查核心,已公布并获证实的信息还不足以对特朗普构成致命打击。2018年4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通俄”调查报告,称未发现证据显示特朗普竞选团队曾在大选期间与俄罗斯“串谋”。当时,其他条线的“通俄”调查仍在进行。特朗普则多次否认“通俄”,抨击“通俄”调查是针对他的“政治迫害”。

由于米勒团队一直刻意保持低调,外界并不完全清楚其调查方向、范围和深度。与此同时,一群虎视眈眈的民主党议员呼吁米勒团队公开调查报告。据报道,耗时将近两年以后,米勒主持的“通俄”调查几近完成,米勒预计会在未来几周内向美国司法部长汇报调查结果。届时,特朗普究竟会摆脱“紧箍咒”,还是身陷法律深渊备受关注。“通俄门”之火将烧向何方,成为美国政坛一大变数。

科亨还会爆啥料?

“通俄”调查尚无“实锤”,却有一块又一块多米诺骨牌倒下,特朗普的前私人律师迈克尔·科亨正是其中之一。上周,特朗普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在越南相会举世瞩目,但美国民众更关心的是科亨在众议院监督和政府改革委员会听证会上说总统“坏话”,内容涉及特朗普早就知道竞选对手希拉里可能身陷“邮件门”,他还指使科亨安排艳星“封口费”等等。

现年52岁的科亨长期负责打点特朗普的商业、私人和政治所涉司法事务,深得老板信任。在两人密切交往的十余年里,科亨因其使命必达而被称为“首席灭火队长”,他也因此成为“通俄”调查的关键人物之一。

但从2018年4月开始,事情开始发生变化。当时科亨在纽约的办公室及住处遭到联邦调查局突击搜查。但特朗普随后竭力撇清干系,曾经宣称“愿为特朗普挡子弹”的科亨日渐觉得孤立无援,承认自己“愚忠”,并配合了米勒团队的“通俄”调查工作。

2018年8月,科亨就违反联邦竞选资金相关法律、逃税和银行诈骗等8项指控向检方认罪。当时,科亨还与检察官达成认罪协议,供认他按照特朗普指示在2016年大选期间向两名自称与特朗普有染的女子支付“封口费”,“意在影响选举结果”。

同年11月,科亨又承认曾向国会撒谎,隐瞒自己直至2016年大选期间仍就莫斯科特朗普大厦建设计划与俄方谈判的情况。同年12月,科亨因向国会撒谎、违反联邦竞选资金相关法律等罪名被判3年监禁,原定2019年3月6日起入狱服刑。如今,科亨宣称“我不再保护特朗普”。

至于备受关注的“通俄”内幕,科亨称自己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特朗普或其竞选团队曾在大选期间与俄罗斯方面“串通”。此外,“特朗普没有直接让我对国会撒谎。这不是他做事的方式。”科亨说。

资深政治顾问、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的“元老”埃德·罗杰斯近日在《华盛顿邮报》撰文分析,科亨的证词对特朗普的人格形象造成打击,虽然大部分都是旧指控,但他也加入了一些新元素。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分析,尽管科亨没有给出总统违法“实锤”,但他在某些方面让特朗普的处境变得更糟。3月6日,科亨还将为众议院情报部门提供更多证词。

民主党人趁他出国开会“闹翻后院”,有气必出的特朗普当然“窝火”。这不,他刚从越南回家就像“火山爆发”。3月2日,72岁的他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一口气“吐槽”两个小时,全程脱稿,时而跑题,民主党人和“通俄”调查统统“躺枪”。

众议院扩大调查

在科亨爆料后不久,就有媒体猜测,特朗普阵营内部可能会有大量人员曝光,包括特朗普集团首席财务官艾伦·魏塞尔贝格等等。果然,美国国会众议院司法委员会4日撒下大网,开始对特朗普的商业和政治生活展开广泛调查。据悉,该委员会将向81个对象发函索取资料,包括美国政府部门、总统的亲属和企业,调查内容关联总统是否妨碍司法。该委员会试图在两周时间内收到尽可能多的文件,但据知情人士透露,调查小组预计一些人会立即给出证据,而另一些拒绝的人可能面临接收传票。

该委员会主席杰罗尔德·纳德勒日前告诉美国广播公司“本周”栏目,这项调查关联“滥用权力、腐败和妨碍司法”。当被问及他是否认定总统妨碍司法时,纳德勒回答:“是,非常明显,总统妨碍司法。”纳德勒说,特朗普上任以来,国会共和党人一直庇护他不接受“适当的问责”,众议院现在只是在履行“捍卫法律的职责”。

《华盛顿邮报》称,毫无疑问,纳德勒迈出这一步,实际上是朝着启动正式弹劾听证会迈出了一大步。但是,民主党人最终是否会推进弹劾仍然不得而知。CNN称,如果民主党人选择对总统提起弹劾程序,这项调查将为他们奠定基础。

美联社称,这是一场来势汹汹的调查,触及特朗普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能会在2020年大选季给总统蒙上阴影,也可能对他的白宫、竞选团队和家族企业产生破坏性影响。此外,这项调查也被视为众议院扩大“通俄”调查的部分行动。据报道,还有三个众议院委员会主席4日致函白宫和国务院,要求其提供有关特朗普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信的详细信息,理由是“对于国家安全、反情报和外交政策的重大关切”。

白宫新闻秘书萨拉·桑德斯则称,这项调查是“对令人厌倦的虚假指控进行的可耻和不当调查”。她在4日晚间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纳德勒主席和他的民主党同僚们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关于‘通俄’的错误说法正在瓦解。”

弹劾进入视野?

随着调查人员和美国舆论对特朗普团队是否“通俄”穷追不舍,弹劾呼声逐渐进入舆论视野。特朗普真的会被弹劾下台吗?

对此,美国政坛“三号人物”佩洛西的态度和措辞一直很谨慎,但她也拒绝完全排除这一可能性。她日前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众议院的决定将取决于米勒“通俄”调查的发现。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纳德勒表示,现在考虑这一举措“为时过早”。“在弹劾某人之前,你必须说服美国公众这件事应该发生。”纳德勒说。

那么,美国公众怎么说?调研公司SSRS2018年12月为CNN进行的一项民调显示,一半(50%)受访者不认为特朗普应该被弹劾和罢免,另有43%认为他应该被弹劾和罢免。民调显示,2018年9月至12月,对特朗普的弹劾呼声有所下降。有分析认为,自2018年中期选举以来,美国国内党争持续加剧,民意呈现分裂态势,恐怕难以形成统一战线。

分析认为,鉴于共和党人目前依然掌控参议院,民主党人想要成功弹劾总统难度很大,想必不会轻易尝试注定徒劳之举。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袁征指出,目前有两件事情对特朗普来说比较有杀伤力:一是“通俄门”调查;二是特朗普是否利用总统特权妨碍司法公正,例如指示下属做伪证,但这两方面目前都无“实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认为,民主党人难以成功弹劾特朗普。这场注定铩羽而归之战将会打击士气,想必民主党人不会自找没趣,主动发起进攻。

新闻链接

“熊抱”国旗痛骂民主党

3月2日,特朗普在“保守派政治行动会议”(CPAC)上一口气“吐槽”两个小时,炮轰趁他出国开会“闹翻后院”的民主党人以及针对自己的“通俄”调查。

为了取悦在场的保守派观众,展现自己“特别爱国”,特朗普还“熊抱”了台上的美国国旗。

特朗普嘲笑说,“通俄门”调查是由一群没有获得过选票的人所主导的,而米勒的团队是一群“愤怒的民主党人”。“这件虚假的事情看起来要终结了。他们没有任何有关‘通俄’的证据。这些人真是病态。”此外,主动回避“通俄门”调查的前司法部长塞申斯也没能逃过特朗普的炮轰,而前联邦调查局局长科米则被特朗普形容为“一个坏人”。

线下“吐槽”完毕,特朗普3日又在线上自辩清白,顺道炮轰民主党人。“无辜的我被一些坏人和腐败分子加害,这种非法的政治迫害永远不该发生。这一切只是因为我赢得了选举!”特朗普还指认民主党人在“关键时刻”对一个“被定罪的骗子(科亨)”举行公开听证,这“可能”是“金特会2.0”无果而终的因素之一。“以前从来没人趁着总统不在干这种事。丢人!”特朗普写道。(解放日报见习记者 陆依斐)

原题:美国众议院扩大“通俄”调查,前私人律师将提供更多证词,特检官调查报告呼之欲出 刚回国就被“整”,特朗普迎来“痛苦一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