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

"苏湖熟,天下足",里面的湖指的就是浙江的湖州,它和江苏的苏州共同撑起"天下粮仓",可见地位之重要。两地分别位于太湖北面和南面,蟹肥虾美,盛产大米,都是江南水乡,鱼米之乡。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

湖州,位于浙江省西北部,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一太湖南岸,杭州和嘉兴西侧,国土面积5820平方公里,人口303万人,地区生产总值3122亿元(2019)。目前下辖吴兴、南浔两区和长兴、安吉、德清三县。战国时期为吴越属地,隋朝仁寿二年(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众多。是我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2)

湖州,同江苏省的苏、锡、常山水相邻,文化相近,人缘相亲,同属太湖流域和长三角城市群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后苏、锡、常进入加速发展期,而同期的湖州发展缓慢,太湖南北两侧的发展差距渐次拉大,为了迎头赶上湖州引进了很多高污染,高消耗,低效益的企业,由此南太湖及市内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此后为了治理环境,湖州先后淘汰了落后产业,拒绝污染企业,进行水体和生态修复,成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诞生地和践行地。随着环境的日趋改善,这里重新成为了一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美丽城市。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3)

2019年6月2日,为把湖州建为践行"两山"理念示范区,长三角区域发展重要增长极,浙北高端产业聚集地,南太湖美丽宜居新城区的目标,成立了南太湖新区。规划总控面积225平方公里。是在合并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湖州国家高新区的基础上建立的多功能,综合性,创新型,以绿色优先,产城融合,和谐共生为理念的滨湖宜居城市新区,被寄望为"浙江浦东"。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4)

南太湖新区,是湖州当前投资兴业的热土,也是宜居休闲,旅游度假的理想之地。北宋元丰三年(1091)五月起,苏轼曾短暂任职湖州太守三月,此期间为湖州写下70余首诗词和多篇文章,可见他对湖州风土人情,自然美景和环境优渥的赞许。南太湖是一个不仅有众多人文和自然景观的地方,还有山珍湖鲜美味,有地方传统戏曲,有民间手工艺品,有大量的土特产品,是一个不仅能看饱,吃饱还能购饱的地方。

南太湖美景

黄金湖岸

湖州有太湖南岸65公里的湖岸线和近300平方公里的水域,南太湖湖岸长,湖水清,湖面宽,犹如在大海之畔。这里有漂亮的建筑群、景观带和亲水平台。其中滨湖大道如"巨龙"在岸遨游,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和太湖相得益彰,站在湖前,水天相接,微风拂脸,白帆微动,一身疲惫尽去,令人舒心陶醉。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5)

弁山

弁山的主峰云峰顶海拔522米,为环湖第一峰。弁山蕴涵了丰富的温泉资源和吴越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有石膏温泉、法华寺、金井、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石、黄龙洞等景点。历史名家王羲之、杜牧、苏轼、赵孟頫都曾来此游览,留下诸多名篇。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6)

法华寺

位于弁山南麓,又名白雀寺,湖州四大名刹之一,传说湖州为观世音出生地,法华寺观音“真身殿”声名远播,历来香火鼎盛。建于南朝梁代梁大同元年(535)年,号总特。现已成为江浙一带著名佛教旅游圣地,苏南与浙北一带的善男信女,更是崇拜至极,每逢佛圣节,人山人海。

长田漾湿地公园

长田漾湿地,东起太湖路,西到弁山,北起丘城城门,南至奥体公园,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比杭州西湖还要大。湿地内生态优良,候鸟成群,空气清新,是临近闹市的最美湿地。

月亮广场

位于小梅口综合服务区,由喷泉轴线、大草坪及10000平方米商业建筑三部分组成,通过月亮桥与月亮酒店连接,面积6.5万平方米。是一个人造现代景观,晚上霓虹闪烁,梦幻耀眼,已成为南太湖的地标和打卡圣地。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7)

太湖温泉水世界

太湖温泉水世界位于月亮酒店西侧,面向太湖,拥有众多温泉池。水资源性状好、无色、无嗅、无味、透明,水质细腻,发现的地热资源温度全部在25至45摄氏度之间,属低温地热资源中的温热水,非常适宜开采,不用加温,直接用于沐浴疗养、康体养身。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8)

南太湖特产

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为白虾、银鱼和白鱼。白虾,亦称脊尾白虾。素有“太湖白虾甲天下”之说。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银鱼,传说是孟姜女眼泪化作而成。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而且是极富钙质的鱼类,被称为长寿食品。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9)

太湖蟹和鲚鱼

太湖蟹,个大,蟹肥,肉嫩,味美。各项主要营养指标居一般水产品之首,且能入药,更具有散淤解毒之功效。太湖鲚鱼,又名湖鲚,体扁,腹润,尾长,色白。只生活在太湖的南岸与西岸,这一带是天目山诸水下泻之处,浮游生物特多,鲚鱼在这里繁衍生活,年产量在15万担左右。明朝曾作为贡品,故又称"贡鱼"。

弁山杨梅

弁山朝太湖一面的山坡上,小气候湿润,土壤适宜,杨梅生长迅速。一般在六月二十日左右采收,流传着“夏至杨梅满山红”的农谚,果实大而甜。

太湖百合

南太湖地区人工栽培百合已有400年历史。湖州百合具有鳞茎肥厚,个大心实,质地细腻,清香微苦的特点,它养阴润肺,理脾健胃,清心安神,有"太湖人参"之誉。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0)

南太湖美食

蟹粉狮子头

蟹粉狮子头,口感松软,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红烧,清蒸,脍炙人口。主要原料是蟹肉和用猪肉斩成细末做成的肉丸,斩肉有油炸的,水汆的,有先炸后烩的,有用糯米滚蒸的。所谓狮子头则是菜肴造型——大而圆,夸张比方为狮子头。

烂糊鳝丝

烂糊鳝丝,湖州特色传统名菜。是以鳝鱼、火腿、鸡胸脯肉、虾仁、柿子椒、蚕豆淀粉、酱油、香油、黄酒、胡椒粉、白砂糖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相传,乾隆下江南时路过湖州品尝后,发觉味道鲜美,回味无穷,因此把烂糊鳝丝列为宫廷菜肴,这道菜因此成名。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1)

花鲢头滚豆腐

花鲢头滚豆腐,准备花鲢鱼头、鱼丸、做鱼丸剩下的边角料,辅料是豆腐、葱姜蒜、料酒、生抽、盐、八角。是一道肉嫩汤白,微咸味鲜,老少咸宜,营养丰富的特色美食。

周生记馄饨

周生记馄饨湖州著名面食小吃,周生记馄饨煮熟后,白嫩细腻,光润晶莹,遂被誉为“水晶元宝”和“双羽鸟”。其馄饨制作精良,具有“皮薄滑润,馅大饱满,入口汁长,回味久鲜”的特色。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2)

诸老大粽子

湖州著名传统小吃,湖州“中华老字号”之一,属于端午节节日美食。品种有传统鲜肉粽、豆沙粽、蛋黄鲜肉粽、栗子鲜肉粽、香菇鲜肉粽以及排骨粽、蜜枣粽、鸡翅粽、赤豆粽各种精品粽。具有清香扑鼻、肉质鲜嫩,油光闪亮的特点,还有开胃,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深受百姓喜爱。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3)

丁莲芳千张包

丁莲芳千张包是一种湖州特色小吃。清光绪四年( 1878 ),由湖州菜贩丁莲芳所创,以千张和猪肉为原料,裹成长枕形千张包子,配细丝粉,名曰千张包子丝粉头。著名湖州籍书法家费新,曾写"鲜而精,名乃扬"的匾额赞美千张包。丁莲芳千张包子已成为湖州的传统名点,名扬四海。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4)

震远同玫瑰酥糖

湖州四大地方传统名点之首。是中华老字号震远同“茶食四珍”中的一珍,玫瑰酥糖是由“屑子、酥心、骨子”制作而成,极富江南传统风味。玫瑰酥糖“香、细、甜、酥”,它的特点是色泽乳白,嵌以粉色玫瑰酥心,香味醇郁,甜而不腻。

浙江湖州 南太湖新区(湖州南太湖浙江)(15)

关于南太湖新区文旅融合的建议:
  • 湖州是"两山"理念的提出地和实践地,这一理念不仅是指导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思想,也可以把理念发源地作为湖州旅游发展的金字招牌和名牌,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继续擦亮南太湖新区绿色名片。
  • 南太湖在旅游发展上要注重旅游设施和体验设施的硬件建设和完善,也要注重管理、服务、策划的方面的人才建设。
  • 充分挖掘南太湖的美食文化,利用本地独有食材创新特色菜品,给每道菜取个有内涵的名字,讲一个有趣的故事,传播文化,记住美味。
  • 保护和传承好特色手工艺品技艺和戏曲文艺,拓展工艺品的个性化需求及文艺体验需求。
  • 邀请和发动国内外知名作家、导演、摄影家,文人及本土作家、文人深入南太湖采风,纂写作品,拍摄电影,风物图片让"南太湖"的美丽和底蕴浮出水面;也可以广泛征集普通游客拍摄的图片作品,定期举办"美拍南太湖"短视频和摄影大赛,让它成为游客分享快乐盛宴。

#绿水青山处 魅力南太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