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

前不久看了2019年上映的电影《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蒂莫西.斯波和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的精彩演绎让我不禁惊叹,实在是太不可思议。

电影描述了一位热爱作画并且一生为母亲而作画的画家在母亲生前一直遭受母爱的PUA式掌控。儿子罗利在母亲洛瑞太太的精神折磨下一边继续作画一边期望得到母亲的认可和赞许。最终在母亲去世后才成名,然而他却认为一切已经失去了意义。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1)

大家对这部电影的评论基本就是在吐槽洛瑞太太的强势对她儿子影响有多大。

而从电影中我看到洛瑞太太的强势之余,还感受到她失去安全感最终没有了自我成为一个可怜执着的女人的发展过程。

01.这部电影让洛瑞太太把她的强势表现得淋漓尽致,除了演员本身精湛的演技之外,各种方式的设定都恰到好处。

①影片从洛瑞太太要求儿子做各种事的对话中正面表现洛瑞太太的强势。

儿子罗利每天一进家门都会受到洛瑞太太的各种指示——要求儿子把雨衣挂好不要让它滴水、把脚擦干净、把雨伞的水甩干、把门锁好,还要求儿子要及时回答她的话,否则她会认为儿子对她态度差。如果当天儿子回来得晚一些,洛瑞太太便会质问他到哪里去了。

有一次,隔壁的太太要来家里做客,洛瑞太太认为她需要隐私,便强烈要求儿子不能留在家里,必须出去外面散步,当听到儿子想去博尔顿——一个离家比较远的地方时,她却不赞同,表示自己只是希望儿子在附近散散步。

洛瑞太太跟儿子聊天时盛气凌人的语言透露着一种让人窒息的控制欲——儿子的爱好、想法、行为都必须在她的控制范围内,而每当儿子稍微有点反抗她的意思她便会抓狂。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2)

②影片用儿子的对待母亲的态度和丈夫的懦弱无能从侧面体现了洛瑞太太的强势。

儿子收到一封来自伦敦画评师的信件,内容是对他寄去的画作的赞扬。但是儿子开心激动之余,便寻思着要把信放在哪里。最后他用废弃的牛皮纸把信件包起来藏在厨房储物柜一堆罐子里面。

儿子瞒着洛瑞太太把她不喜欢的画作《从工厂回来》一并寄给学院参赛。被发现后洛瑞大发雷霆使儿子愤怒把阁楼的画作烧掉。,太太发现过。争吵中儿子因为一再得不到母亲的认可,之下全都最后在洛瑞太太去世后,虽然儿子成了知名度很高的画家,但是他反而觉得一切都没意义了。

儿子在洛瑞太太的打压下显得事事小心翼翼,而他的人生就像他烧画时哽咽着说的那样: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母亲,都是为了爱。他一生的目的就是想要让母亲快乐,尽管他已经并不快乐。

洛瑞太太回想丈夫去世前收租时被租客泼一身水最后没收到租金而觉得丈夫没用,跟儿子谈到丈夫向她的亲戚借了很多钱留下一身债务,并且让她搬到这个不尽人意的地方居住时更是咬牙切齿责怪丈夫让她丢脸。

从洛瑞太太的言辞间透露着痛心和不满可以看出,她的丈夫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让她对此没有期待,所以势必让她在家庭中变得更加强势。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3)

02.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洛瑞太太强势的行为背后藏着一颗失去“自我”的心。

①害怕儿子不再听从于她并且离开她。

洛瑞太太在与儿子争执中因为无法说服儿子不要继续作画,因此她告诉儿子:“放弃吧,罗利,就当是为了我。”

一次谈话中,当洛瑞太太问起儿子是不是永远不会离开她时,儿子向她保证永远不会离开她,这时的洛瑞太太表现出难以压抑的开心,她因此感到非常欣慰。

失去丈夫的洛瑞太太只剩下儿子跟她相依相伴,她害怕儿子不在乎她感受、害怕儿子会离开她,于是她需要儿子的服从和“不会离开她”的保证,以此来增加自己的安全感。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4)

②非常在意别人对她的看法。

一点都不喜欢儿子画作的洛瑞太太看到报纸上画评家丹比先生对儿子画作极低的评价时更是觉得很丢脸,因此强烈要求儿子放弃作画。但是后来因为史丹霍普太太喜欢《帆船》这幅画,让她开始在意且仅在意这幅画。甚至强烈要求儿子把《帆船》寄到学院参加画展,随后又因为在报纸上找不到丹比先生对《帆船》的赞扬之语而开始感到不解和懊恼。

洛瑞太太时刻受别人的看法影响,她无法接受被人对她或是儿子负面的评价。而且只要是对劳工阶级抨击性的说法她都一致认同,对她认为的优雅中产阶级的态度却都是一致迎合。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5)

③自始至终走不出“阶层观念”的困境。

洛瑞太太多次说到害怕小偷进来他们家里,原因是她的邻居们都是劳工阶级让她感到不安全,除了刚搬来隔壁居住的史丹霍普太太——洛瑞太太从她优雅的穿着打扮觉得她跟自己一样是资产阶级。

而洛瑞太太直到人生最后一刻还说:“总有一天这栋房子会被拆掉,没人会知道我们住过这里。”她始终不想让人知道她居住在这一带。

在我看来,洛瑞太太是可怜的,她因为丈夫欠债而被迫搬到低级阶层的住处而一直深陷在“反感劳工阶级”里,但是她依然努力保持她心目中中产阶级优雅的穿着和生活品味,就如她的红鞋子和她对晚餐的要求。

洛瑞与妻子 洛瑞太太和她的儿子(6)

03.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女人甚至一个妈妈应该怎样活出精彩

从影片多次出现洛瑞太太和小罗利的温馨的画面,洛瑞太太也两次提到儿子当年好可爱,她好有福气。洛瑞太太最后和儿子谈起她对《帆船》的看法已经不是因为史丹霍普太太的喜欢,而是这幅画藏着她和儿子曾经开心的日子。

其实洛瑞太太是爱罗利的,只是她对过去处于中产阶级生活的执念太深,生活的压力以及她对生活的不满让她无从宣泄令她变成一个失去自我咄咄逼人的母亲。

那么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女人甚至是一个妈妈应该怎样才能活出精彩?

①安全感是自己给的,不要奢望从别人那里获得。

安全感是一种心理暗示,也就是所谓的心理作用。而当有一个人的行为或者表现让你产生一种安心的感觉,那就是你就从那个人身上得到安全感。这种方式其实会让人患得患失,最后更难得到安全感。

就像洛瑞太太因为儿子的画作受到她所羡慕的邻居——资产阶级史丹霍普太太的青睐,让她觉得自己依然是资产阶级的一份子,并没有因为居住的地方而沦为她不屑一顾的劳工阶级。所以在史丹霍普太太生气时,洛瑞太太也随之情绪崩溃。

因此,不要向洛瑞太太那样企图从别人身上获取自己的安全感,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②不要过于执着过去的生活,无论以前是好是坏,放眼未来才最重要。

沉浸在过去的生活往往会使人留在原地折磨自己而止步不前。每个人的后半生都很珍贵,一直回首过去还不如大胆面对现实,要相信自己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好和幸福。

洛瑞太太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恋恋不舍让她永远无法面对眼前的现实,而对丈夫的怨恨其实是在惩罚自己,这无疑让自己更加痛苦。

对于从前生活遇到的好坏、幸运和不幸都终将成为过去,而过去仅仅是一份回忆,证明你曾经真实地经历过。

③就算结婚生孩子也要活出自我,自己过得好才能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台湾心理学博士洪兰曾说:

母亲是家庭的灵魂,母亲快乐则全家快乐,母亲焦虑则全家焦虑 。

每一个女人都不是任何人的附属品,她首先是独立的女性,然后才是一位妻子、一位妈妈。所以女人无论婚前婚后都应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且一直坚持下去,只有变成更好的自己不一直依附别人,才有能力去维持家庭的和谐。

洛瑞太太一度抱怨丈夫和儿子没有按她所期望的那样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从她各种抱怨可以看出她的关注点总是在丈夫和儿子身上。婚前她是一位优雅且有钢琴梦想的少女,然而后来她生活的重心却一直是丈夫和儿子,这使她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期望。

总结:一个家庭的不幸可以是由很多方面组成,其中一方面就是拥有一位强势的妈妈。

而强势的妈妈却会让身边的人喘不过气来纷纷想逃离。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她想强势,是因为她内心或是所处之地有个软弱区,这个软弱区会让她失去自我。

我们应该给“强势”的妈妈多一些关心,让她明白我们是在乎她的,也让她走出对家人“强势”的牢笼,活出自己精彩的人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