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知(儿童相见不相识)

“儿童相见不相识”,出自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全诗是:

儿童相见不相知(儿童相见不相识)(1)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作者】贺知章 【朝代】唐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经查百度文库和百度汉语,译文大意均为: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已经疏落。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这是目前普遍的译文,但个人认为对“儿童相见不相识”的译文与诗意不符,不足以表达诗人当时的情感。理由是:诗人从小就离开了家乡,几十年后回乡,儿童当然不认识诗人,儿童对其他不认识的人,也可能会问从何处来,诗人作为饱读诗书和有几十年社会经验的国家高级官员,应该有心理准备,不会因为儿童天真烂漫的问话而伤感。

个人认为对“儿童相见不相识”,应译为:儿时的童伴见面,已然陌生不认识我了。[微笑][微笑]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外打拼若干年,期间时常想起小时候穿开裆裤一起玩的伙伴,心理想着大家若干年没联系了如果相见应该格外亲切,突然回乡,没想到伙伴已然不认识自己了,才会非常伤感。

按此理解,全诗应译为: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自认为乡音没有改变,即使鬓角的白发已经疏落。儿时的童伴见面,已然陌生不认识我了;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个人见解,供大家探讨,不足之处请海涵![作揖][作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