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

麻雀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对日作战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游击战法。山西地区多麻雀,这些麻雀有时三五只,有时十几只,机动灵活,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吃。在一次八路军总结战斗经验时,在我军中素有“谋帅”之称的第一二九师刘师长,把八路军用零星兵力袭扰日寇的游击战法,总结为“麻雀战”。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1)

在1939年9月后,日寇把防守邯长公路的老师团调走,日寇防守兵力开始捉襟见肘。在晋东南地区,邯长公路从邯郸到长治,连接着武安、涉县、黎城、东阳关,深入到太行山腹地中,是日寇重要的运兵通道。

彭老总得知日寇防守邯长公路的兵力减少后,决定灵活使用“麻雀战”,袭扰邯长公路上的日寇守军,让日寇不能堂而皇之的调动兵力,危害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彭老总下令,以八路军连排组成游击支队,下属多个三四位战士组成的游击小组,专门进攻日寇巡查道路的机动部队。

当日寇的机动部队出发巡查后,一会儿就会响起枪声,甚至日寇不知道哪里打的枪?即使日寇听出了枪声的位置,追赶上去,也发现早就没有了人影。然后,又听到另一个山头响起了枪声,日寇再次追过去,还是找不到八路军。

就这样,日寇疲于奔命,有时候跑得气喘吁吁,还是找不到八路军的踪影。而等他们累得半死,正准备停留休息的时候,他们寻找的八路军就出现了,对着他们开枪了。这种情况下,疲惫不堪的日寇常常来不及反击,就被八路军给击毙了。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2)

在邯长公路附近,利用“麻雀战”,先后日寇有几股机动部队,都被八路军用相同的方式给打掉了。随着八路军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大,日伪军惊恐不已,出了据点心就发慌。然后,伴随着一阵阵刺耳的枪声,更是让日寇心惊胆寒。

甚至发展到,日寇看到便于八路军隐藏的地形就害怕,他们见到山就要避得远远地,见到深沟就不敢靠近,见到树林更是不敢进去。彭老总认为:想要歼灭敌人,就要把敌人调动起来。在他们疲于奔命的时候,才能找到破绽,付出最小的代价,歼灭更多的敌人。

当然,在“麻雀战”中,还有较大规模的歼灭战,也体现了游击支队的作用。那就是日寇出动重兵,追捕一支游击小组时,其他游击小组迅速集合起来,进攻日寇兵力空虚的据点,常常能够取得奇效。

这种以游击支队为作战单位行动的战斗,也被称作端“老窝”。“麻雀战”一直让日寇疲于奔命,等到日寇气急了,要集合部队出击时,又会被端“老窝”。当然,以游击支队为作战单位的行动,还是少数。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3)

对于邯长公路沿线的日寇,最重要的作战方式,就是以游击小组为单位的“麻雀战”。在皮定均的回忆中,当时团参谋处每天都会更新歼敌数量,少得时候一天能够击毙日寇十几人,多得时候就能达到五六十人。

当然,这只是游击小组的战果,不包括八路军大规模的对日军事行动。游击小组最初都是由战斗经验丰富的八路军战士组成,三到四人为一组,常常一组几天就能歼灭日寇,缴获几支枪回来。老百姓最终只是看着,八路军游击小组击杀日寇,乡亲们从心里感觉解气高兴。

这时,因为日寇大肆烧杀淫掠,老百姓见到日寇就害怕。即使发给他们枪,他们也不敢拿枪,也打不中。但是,随着八路军游击小组,取得的战果越来越多。老百姓发现,日寇疲于奔命,追不到、抓不住游击小组的时候。

许多胆子大,身负国仇家恨的老百姓,就开始跟着游击小组行动。他们有的帮着捡子弹壳,送到八路军后勤部门手中,然后再做成子弹。这些胆子大的老百姓,和游击小组在一起行动多了,也明白了游击小组如何行动?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4)

在最初参加游击小组的老百姓的带动下,开始出现了老百姓单独组成的游击小组,都是以老带新。老百姓组成的游击小组,有八路军发给的枪,各个手持大刀。从最初配合八路军游击小组行动,到能歼灭几个日寇,缴获一把长枪,老百姓报了血海深仇,心里也都高兴。

老百姓比八路军,更加熟悉地形,因此发起“麻雀战”时,日寇更是追不上、抓不到。因此在邯长公路沿线,参与到“麻雀战”中的老百姓越来越多,甚至有时候长枪不够了,有的游击小组就用土枪大刀长矛战斗,也能斩获日寇首级。

这时的日寇不敢出据点,到了非要出去巡查时,也是战战兢兢。沿着邯长公路,这些日寇骑着三轮摩托车,总是能听到一阵阵枪声。他们去追赶,就会陷入重重埋伏中,直接把性命丢在高山深沟里。

后来,邯长公路沿线的日寇为了应对中国军民的“麻雀战”,只得增修小据点,减少外出巡逻。随着,邯长公路沿线修起了许多小据点,日寇很少出来巡逻了。彭老总敏锐地判断,日寇的兵力总数没变,据点多了,兵力也就分散了。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5)

针对这一情况,彭老总命令游击小组,组合成游击支队,趁着夜色攻打敌人防守薄弱的据点。有时候一夜间,数个游击小组就能端掉日寇多个据点。因为害怕八路军晚上袭击,每到夜里,日寇据点对四周无目标放枪,就像放鞭炮一样,邯长公路沿线日寇据点枪声此起彼伏。

八路军看到日寇改变战略,于是下令,到了晚上,在日寇每个据点安排一位同志,故意放火、打枪。日寇出来找人,人就不见了,等日寇要睡觉时,据点外面又响起了枪声,吓得日寇常常几夜都睡不着觉。

后来,日寇为了应对八路军夜袭,改为晚上警备,白天只留伪军看守,日寇睡大觉。八路军也改变了战略,就是趁着日寇午睡的时候,装扮成修路的、送饭的、送情报的维持会人员,进入日寇据点。

他们摸进碉堡的门,拉开手榴弹丢进碉堡里,就把睡得像死猪一样的日寇们,送到西天去了。而伪军听到爆炸声,一个跑得比一个快,常常这边刚爆炸,那边伪军就跑没影了。皮定均用这种方式,带领全团战士们,一连端了日寇好几个据点。

八路爬上2000米发现敌人机枪阵地(彭老总灵活使用麻雀战)(6)

彭老总灵活利用“麻雀战”,同掏“老窝”相配合,让邯长公路沿线的日寇苦不堪言,歼灭了日寇的有生力量,缓解了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的反“扫荡”压力。“麻雀战”的灵活使用,不仅八路军战士们可以杀敌,老百姓也能追着日寇打,报了国仇家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