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相见不相识别有幽愁暗生恨 小儿常作惊人语

2016年8月31日星期三

儿童相见不相识别有幽愁暗生恨 小儿常作惊人语(1)

儿子突然问我:爸爸,我和妈妈,算是忘年交吗?

不用问,估计儿子刚刚看了某一部书或者手机上的某一篇文章,遇到“忘年交”仨字,正在琢磨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拿身边最方便、最顺手的例子来找我进行验证。或者另外一种可能是,他早已遇到“忘年交”这个词,虽然大概知道意思,但并没有十足把握,想找个合适的对象进行求证,于是就在最亲近的人身上先用一下,看看到底什么效果。

说到底,儿子之所以有此一问,不过是对某一个偶尔碰到的词的“用法”的习惯性质疑。但这个世界上的好多事情,往往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轻飘飘的一句话,在我听来,却大有深意:忘年交的本义,通常是指彼此之间不拘岁数、辈分的差距,但有深厚的友情、交情,思想相似、脾气相投,大多数时候都是指老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友情,比如武侠小说中的令狐冲和风清扬、少年郭靖黄蓉和洪七公等等。给人的一般印象,所谓“忘年交”,在年龄和辈分上至少相差两辈才算“成色十足”;而在亲疏关系上,通常认为“与家庭之外的人才能构成忘年交的关系”,所以一般不觉得父母子女之间存在“忘年交”的基础。但反过来,谁又能说,一个家庭的上下两代之间,就一定不允许、或者压根儿就不存在“忘年交”的交情呢?非但如此,就心灵相通的程度而言,父母子女之间,甚至隔辈之间,都理所当然应该属于广义的“忘年交”才对——这个词本身,并没有任何排斥任何亲属关系的含义吧!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当时给儿子的答案是:你和妈妈当然算是忘年交。不但如此,你和爸爸也是忘年交!不过我们也不是真正的“忘年”,因为我们都清清楚楚地知道彼此的年龄,想“忘”都忘不了,有点名不副实罢了。也不知道儿子对这个绕来绕去、云山雾罩的模糊答案,有几分满意。也许他听了之后,反而更糊涂了也难说。

话说回来,在所有的爸爸妈妈眼里,孩子都毫无疑问应该是、必须是也永远是自己一辈子的“忘记交”。只是反过来,子女是不是一直把父母当作忘年交,那可就有些说不准了。一般的规律是,孩子在尚没有多少独立意识和反叛思想的年纪,会自然而然地把供吃供喝陪玩陪读的老爸老妈当作忘年交,或者说把爸爸妈妈排在所有忘年交中的最高优先级。一旦翅膀硬了或者“自己感觉”翅膀硬了,悄悄地把“忘年交”修订为“老顽固”的概率,则十之八九矣。直到自己也被子女“供奉”为忘年交,才恍然大悟当年的荒腔走板和年少轻狂。可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年少的荒唐,都是无法省却的环节,只有少数情商极高的高手,才能设法规避。但除却这种至亲关系下的广义忘年交,对于没有亲属关系的所谓“正版忘年交”们,却没有这种“反目成仇之虞”,一般都会“善始善终”,成为佳话。为什么?大概越是亲密无间的人,就越容易互相伤害吧。这么说起来,似乎“忘年交”的生命力,与彼此之间的血缘关系成反比。

当然,这些就是我一个人的胡思乱想了,并没有再向儿子灌输,因为担心他年纪轻轻,顶不住世间真相如此残酷的摧残。只希望我已经给他的解释,不会让儿子犯糊涂,就阿弥陀佛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