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拳青龙拳(少林象形拳龙拳)

龙拳是嵩山少林寺传世之“龙、虎、豹、蛇、鹤”五拳之一。相传为金元时期少林寺僧人秋月禅师所创。少林龙拳是少林拳中的象形拳。相形拳多见于鸡猴、燕、马、牛、虎、兔、蛇、龙。龙在人们的印象中灵活多变,远近皆易,隐而忽现在无形中变化;无定法即为法,此拳体现了禅宗的法无定法,禅入武式,突出了中华武术的特色。

象形拳青龙拳(少林象形拳龙拳)(1)

少林拳

据《少林寺志》、《少林拳术图说》、《少林内功五形拳》等资料载,秋月禅师俗名白玉峰,山西太原人,大约生活在金元时期。他家境殷实富裕,自幼喜练武功。凡有过路侠客,有一技之长者,必请至家中,敬养求教。后又到处访师学艺,终有大成,名动四方。但这时的白玉峰也因学武把家财耗尽,于是就四海为家,以授徒传武为业。白玉峰尤精通气功,擅长剑术。他身躯虽然不大,年过五十后却仍健壮非常,精锐之气逼人。

当时嵩山少林寺觉远和尚经师父桓温法师同意后离寺云游,欲访天下武技高手,切磋讨教,以完善、发扬少林武功。觉远和尚在兰州遇到了武功高手李叟、两人切磋数日后,李叟向觉远和尚推荐了他的朋友白玉峰。两人同去洛阳,找到了正在那里逗留的白玉峰。然后觉远和尚、白玉峰、李叟父子四人回到嵩山少林寺。四人在寺里交流所学,切磋印证。尤其是白玉峰,毫不保留地把自己一生所学传给觉远和尚及其他寺僧。白玉峰并且同觉远和尚一道对少林寺所演练的数百个拳械套路进行了系统整理。觉远和尚把少林寺镇寺之宝罗汉十八手由原来的十八手发展到七十二手,再增加到一百七十三手,这才有了后来名动天下的少林寺十八路罗汉拳。白玉峰则在觉远和尚的协助下,结合自己的习武心得,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白玉峰认为,人之一身、精、力、气、骨、神五者,必须交互修练、武功始可臻上乘神化之境。为此,他创立了五拳,并指出“龙拳练神,虎拳练骨,豹拳练力,蛇拳练气,鹤拳练精”,系统地阐述了少林龙、虎、豹、蛇、鹤五拳的不同特点及练法。白玉峰后来皈依少林寺为僧,法号秋月。少林寺后世僧人为纪念觉远和秋月二僧中兴少林武技的功劳,分别尊称二人为“觉远上人”、“秋月禅师”。

据流传下来的有关资料看,秋月禅师所创的龙拳,招法简朴,注重调息内练,真正体现了“龙拳练神”的特点,当然,这可能和秋月禅师精通气功有功。

龙拳的指法有抻、攮、抠。掌法有:砍、攮、抻、推、扇。腕法有勾、挑、缠,肘法有顶。拳法有点、冲、勾、摆、鞭。腿法有铲、截、绊、踹。

龙拳的呼吸练神。龙拳练习时配合以呼吸之法,方能收练神之效果。要求呼气时唇齿微闭,经由鼻腔缓慢、细长、匀、无声地吸气,逐渐收缩腹腔而腹部凹下;呼气时,唇齿微闭,舌顶下腭齿龈,经由口腔细、长、慢、匀、无声地呼气、呼气时腹肌自然放松而腹部逐渐隆起。呼吸时且忌勉强、用力。

龙拳的步法讲究前进步法,途中也有躲闪的步法,少林拳讲究拳打一条线,大开大合,刚劲勇猛、爆发力强,动作古朴大方、攻防合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文/卞青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