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1)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95站:五女店

许昌奇闻:十里长街名气大,咄咄怪事真有吗?‖老家许昌

文·图‖梁耀国

过去,五女店号称东西十里长街,就在311国道路北,今老店村的位置。当时,烟行粮行、饭铺药铺、染坊油坊以及干店杂货店等等,五行八作,一街两行,比肩皆是。由于这里地处许昌到开封的官道上,一到晚上,灯红酒绿,人山人海,其热闹程度一点不比许昌城差。尤其这里染坊染出的红绿布,远近闻名,远销大西北。听说生意最红火时,光染工就有好几百号人。(想看看上一站老梁逛了哪儿?欢迎点击以链接:许昌本土“酿酒之乡”:啥地在许昌喝酒圈小有名气?)

在他记事时,五女店还有五座庙宇,分别是最北边的土地爷庙,中间的关帝庙、七星庙、火神庙,最南边的南庙,即现在的云集寺。据传,七星庙原来不叫这个名字,宋朝的时候,杨继业佘太君久不生育,一次夫妇二人领兵打仗途经此地,正好天黑,晚上在庙里住了一宿,结果有了杨大郎,随之又有了杨二郎到杨七郎,这之后改名七星庙。

方圆圈十里八乡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请走了原来的神胎,把杨继业佘太君的神像请了进去。每月初一、十五,祈愿的、还愿的络绎不绝,目的只有一个,都是为了延续本家的烟火。庙上的香火越旺,收的香火钱越多。每月初一、初二,七星庙就会请香客们吃整桌菜,大白馍随便吃。

上面高保停老先生说的神奇故事,引人入胜,且按下不表。

去年尚建兄就说,五女店是个历史悠久的古镇,特别有东西可写,让我抽空去瞅瞅,挖掘挖掘。我呢,一是没上心,二是觉得这东西太大,一时半会不知从哪儿下嘴,故一拖再拖。

上上个周六,从花沟村出来,顺路一趟成去的五女店。

五女店是镇政府所在地,地盘蛮大的,竟分了南街、西街和北街三个村委会。因为我从西南方向斜穿过来,自然先到的南街。正骑着,见路东门楼下坐一老者,忙停车打听关于五女冢的传说。老者听罢连连摆手,说他老家是陈曹乡的,搬过来没几年,对此还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

就在这时,一小伙子路过身边,警惕地问我打听这干啥。我说我打许昌过来,是个文史爱好者,想写点这方面的东西。小伙子放下戒心,说他家里放有《许昌县志》,上面写得可全面,一看啥都清楚了。

下图:赵阳先生提供的《许昌县志》。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2)

热心帅气的小伙子叫赵阳。我被他领到位于二楼的书房,他从书架上取下红色硬皮的地方志,翻到介绍五女店乡的页面,摊在写字台上让我看。上面仅简略记载:乡政府所在地五女店,以村西有五女冢得名。一看这情况,我失望,赵阳也失望。

下图:地方志上关于五女店的介绍。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3)

送我下楼时,赵阳依然抱有希望地说,要不这样吧,你一直往北翻过311国道,往西拐不多远就是老店村,那个村的老年人应该知道得更清楚。他补充说,现在的五女店,仅仅是沿用了这个名字,其实这边是设为公社所在地之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所以基本都是搬迁过来的新户,自然对过去的传说故事知之甚少,而你要去的老店,才是正儿八经的老五女店。

谢过赵阳,我骑上车子,朝老店村寻去。

去年翻修的311国道,现在又有了一个时尚的新名字——许(昌)鄢(陵)快速通道,它宛如一条彩练,舞动于中原大地的莽莽林海间。

等绿灯的功夫,让我想起二十年前骑行这条路时的境况,当时真是又窄又脏,路面仅有两股机动车道,且到处是破损的窑窝子,偶有大车经过,卷起的漫天尘土立刻把人吞噬。如今看着宽阔平坦的大路,川流不息的车队,让人眼晕的同时,不得不佩服国家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

走一路,问一路,很快就进了老店村。

说来也巧,我刚拐出一条偏僻的小巷,74岁的高保停老先生刚好从家里推车出来,正准备去附近的茶馆打麻将。一听我想了解关于五女店、五女冢的历史过往,老先生马上扎下车子,说他平时也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家里多多少少也存了二三十本,其中就有专门写五女店的。他要我原地等着,他去去就来。

下图:高保停老先生。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4)

功夫不大,老先生拿着两本书从家里出来,我接过去翻了翻里面的内容,感觉和其它书目中看到的东西大差不差,并不是我想要的。我合上书,说这样吧,你把你知道的大概说一下就行了。你说的,最有真实性。

听我这么说,老先生顿时放下了思想包袱,说他所知道的,还真没在书上看到过。

提起五女传说和五女冢,老先生思忖片刻,说老早以前,这里住着一位桑员外,身边五个闺女一个孩儿。闺女个个美貌如花赛天仙,员外不舍得她们离开自己,就把着不让她们出嫁。俗话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人到了一定年龄,思想上就会有想法,搞不好就会得相思病。桑员外这几个闺女也不例外,她们看她爹如此固执不近人情,感觉人生无望,碰头一合计,跑到老潩河跳河自尽了。

见闺女们寻短见,桑员外伤心欲绝,忍痛厚葬了她们,起了五座大冢子。其基本布局是东边三座,南北一字排开。西南临古潩河两座。不久,他的宝贝儿子因思念姐姐,终日郁郁寡欢,得急病撒手人寰。桑员外将儿子葬在五个闺女的中间位置,坟头格外大些,之后,全家搬离了这个伤心地。时至今日,周围没听说有姓桑的。

听上几辈人说,从前村里谁家待客,到五女冢烧张纸许个愿,第二天桌子板凳就堆在坟边,用多用少随便拉。后来有人装赖用了不还,慢慢就不灵验了。

破四旧立四新时,公社派基干民兵把各村的地主富农抓来扒坟,场面相当壮观。老东乡去西山(泛指平顶山、禹县一带)拉煤的架子车,一排排停在汽路(公路的老叫法)上,人都跑过去看稀罕。

五女冢的穹顶是用刘秀砖(也叫公母砖)券的,公子冢却是用四五寸厚的青石条券的。墓门也是青石,上面刻有鸟兽,一律朝北开。挖开后,里面除了一地铜钱外,没别啥东西。

五女祠在五女冢的东北角,即今五女店南北大街东侧,离311国道很近。五女祠没毁之前,墙上的石雕小人大约三十公分高,衣着表情十分精美,跟洛阳龙门石窟的石人有一比,可惜都被毁了。另外,房檐下还嵌有一副石算盘,上面的算盘子能上下拨动,如果放到现在,肯定价值连城。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南庙旧址上挖土挖出一尊铜佛,村里几个虔诚的居士天天住在小庙里看着,文物贩子偷了几次都没偷走。

大概十年前,临近年关一个风大雪大的晚上,又来了一帮文物贩子,个个都是彪形大汉,他们分工明确,有抬铜佛的,有看看庙的。看庙的只要一开口,一竹板呼到脸上,满嘴流血,并威胁说,谁出声就要谁的命。居士们早吓蒙了,谁还敢吱声。

文物贩子临走,把几个看庙的手脚绑上,嘴里塞上东西,又从外面把庙门反锁上。第二天快晌午了,家人不见她们回家吃饭,来庙里找,才知道出了事,铜佛已经被盗走。

道上有个说法,说京广铁路以东的铜佛不值钱,因为这边穷,化了化出的金子少;而京广铁路以西的铜佛值钱,因为那边富,化了化出的金子多。尽管这样,铜佛到底还是没有找回来。

我问南庙还有没有,老先生说还在重建,规模挺大的,得闲可以去看看。

我以为,南庙既然是五女店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就应该去看看,有可能的话,将其写进这篇小文里,这样才算完整。想到这儿,我急忙告别老先生,掉头前往。

顺着五女店中间的南北路,走到已经废弃的许昌到郸城的地方铁路,路北归南街村管,路南归双碑周村管。云集寺(原南庙)紧邻铁路北沿。

对着山门是座拱桥,拱桥中央供奉一尊汉白玉观音菩萨像,两边放生池中间,各用上水石堆砌一假山,透亮的清水中,成群结队的红鱼,忽而东忽而西,悠哉游哉,逍遥得很。

下图:云集寺山门外的菩萨像。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5)

山门又叫天王殿,门口对联是:

大肚能容天下事

善心不染世间尘

从东侧门步入寺院,天王殿殿后的匾额为“三洲感应”,对联则是:

心生慈悲能化万物生灵

性纳慧海可明三世因果

两侧钟鼓楼皆为两层阁楼式建筑。钟楼前的对联是:

钟声警醒世间客

法音宣流悟禅机

鼓楼前的对联是:

法鼓震撼三千界

国泰民安风雨顺

大雄宝殿坐落于高台之上,属宫殿式建筑,巍峨壮观,气势恢宏。门口对联是:

净土莲花一花一世界

牟尼珠献三摩三菩提

下图:云集寺大雄宝殿。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6)

这副对联中的“献”写成了老写字,我没认出来,问看殿的居士,她说她也不认识。然后,我来到寺院西南角的老槐树下,看几通石碑上的字,由于风化严重,很难辨认出来。不过,一旁放的两扇青石墓门保存完好,上面的青龙白虎图案依然十分清晰。我估计,它们应该是从五女冢里扒出来的。就在我走到山门口,即将离开这里时,那位居士撵上我,说她刚问过人家,那个字念献,贡献的献。

虽说在五女店呆的时间很是短暂,但通过耳听目看,切实感受到它的历史厚重,这趟总算没白跑。

下图:云集寺收藏的古墓墓门。

河南许昌西部传说(十里长街名气大)(7)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